联合参考制碱法氯化铵造粒有哪些参考文献

侯氏制碱法为何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氯化铵就能析出?
eeohfslm183
侯氏制碱法中得到是NH4Cl的饱和溶液,此时加入NaCl固体后,增大了溶液中的Cl-浓度,所以就会析出NH4C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就会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 278K ~ 283K(5 ℃~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 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扫描下载二维码含氮的化合物一般可用作氮肥.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①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氨气、水和CO2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NH4HCO3溶液;②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③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1)完成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NH3oH2O+CO2═NH4HCO3;②NaCl+NH4HCO3=NH4Cl+Na1CO3;③2NaHCO3Na2CO3+H2O+CO2↑.(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B.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解:(1)①浓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答案为:NH3+22O+CO2═NH1HCO7;②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表现为沉淀,所以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答案为:NH4HCO3+NaCl=NH4Cl+NaHCO3↓;③碳酸氢钠在受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2)A、生产过程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作为制碳酸氢钠的原料循环使用,所以A正确;B、副产品是氯化铵,其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所以B正确;C、步骤③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时需要加热,所以C错误.故答案为:(1)①NH3oH2O+aO2═NH4HCOf②NH4Cl、Na0CO3③rNaHCO3Na2CO3+CO1↑+H2O(2)A、B(1)①根据浓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进行分析;②根据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很小,以晶体形式析出,两者交换成分进反应;③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碳酸钠来判断.(2)A、根据生产过程的步骤判断;B、根据氯化铵的组成判断;C、根据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的条件判断.一种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联合制碱法-科研资讯-中国权威化工专家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化工网
&&                
& 您的位置: &
一种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联合制碱法
发布时间:-
申请(专利)号】  
【申请日】  
【名称】  
&一种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联合制碱法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主分类号】&
【分类号】&
【颁证日】  
【优先权】  
【申请(专利权)人】  
&段景山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道德中街54号 
【发明(设计)人】  
&段景山  
【国际申请】  
【国际公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代理人】  
&张守琪  
【摘要】  
& 一种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联合制碱法,是属于联合制碱法的一种新工艺技术.本方法的特点是以碳酸氢铵和食盐做原料,在反应液中加入一种中间盐,促使重碱和氯化铵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分离.这种方法既完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大型复杂设备;也完全突破了已知的碳酸氢铵与食盐的化合反应式在实际应用中不易分离出颗粒状重碱和优质氯化铵的技术难关,为简化现有技术,并为中小型企业大量利用碳酸氢铵增产纯碱和优质氯化铵开拓了新的途径.  
【主权项】  
& 一种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新联合制碱法,以碳酸氢铵和食盐为原料,经过化合反应和过滤分离,不断地制取重碱(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尔后将重碱煅烧制成纯碱,这种联合制碱法的特征在于所说的碳酸氢铵和食盐和化合反应,是在反应液中加入一种硫酸盐或硝酸盐做为中间盐,而后在一定的搅拌速度下均匀地加入碳酸氢铵。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化工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
兄弟站点:
服务热线:4知识点梳理
纯碱的制取【知识点的认识】纯碱的制取是指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又称为索尔维法)生产纯碱,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也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得到纯碱.该过程中的反应原理是:NaCl+N{{H}_{3}}+C{{O}_{2}}+{{H}_{2}}O=NaHC{{O}_{3}}\downarrow +N{{H}_{4}}Cl、NaHC{{O}_{3}}\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C{{O}_{2}}\uparrow +{{H}_{2}}O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知识点的认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就是指氧化物的具体辨析,也就是从氧化物的组成特点上,来分析判断一下某物质是不是氧化物.氧化物的定义: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能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知识点的认识】人体的元素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图表所示:;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Fe)、钴(Co)、铜(Cu)、锌(Zn)、铬(Cr)、锰(Mn)、钼(Mo)、氟(F)、碘(I)、硒(Se)等.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小,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人体中,除氧、碳、氢、氮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它们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促进身体健康.例如,钙元素: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如图所示:;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又如,钠元素和钾元素:人体内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g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K+和Na+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这对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为7.35~7.45)有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成年人每天的适宜摄入量,如表所示:.另外,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如表所示:.在我国人民膳食中容易缺乏的元素有钙、铁、碘等元素.当然,在一些地质条件特殊的地区,也存在因摄入氟或硒过多而发生的氟中毒或硒中毒问题.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保健药剂等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傍先生发明的,其氯化钠的...”,相似的试题还有: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涤剂生产、食品加工、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玻璃制造等领域.工业上以食盐、氨气(主要由合成氨厂提供)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其流程如下:已知有关物质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NaCl+NH3+H2O+CO2\twolinefrac{&&△&&}{&}NaHCO3↓+NH4Cl②2NaHCO3\twolinefrac{&&△&&}{&}Na2CO3+H2O+CO2↑③2NH4Cl+X\twolinefrac{&&△&&}{&}2NH3↑+CaCl2+2H2O④NH4Cl═NH3↑+HCl↑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2+等沉积,可以向其一和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_____;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_____试剂来除去.(2)氨碱工业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是:_____.(3)在氨碱工业的历史上.如何处理流程中剩余的氯化铵溶液,出现了两种工艺:一是“索尔维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物质X_____(填化学式),产生了可循环使用的氨气,和大量固体废弃物氯化钙;二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降低了氯化氨的_____,使氯化铵晶体单独析出得到另一种产品--氮肥.氯化钠溶液则可以循环利用.(4)在氨碱工业处理剩余的氯化铵溶液时.为何不直接蒸发结晶析出氯化铵固体?答:_____.
利用井盐和合成氨生产的氨气及二氧化碳生产纯碱的“联合制碱法”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傍先生发明的,其氯化钠的利用率高达96%.其原理流程如右图所示:(1)氨极易溶于水,向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可得到饱和食盐水和氨水的混合盐水(称为氨盐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2)写出氯化铵溶液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涤剂生产、食品加工、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玻璃制造等领域.工业上以食盐、氨气(主要由合成氨厂提供)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其流程如下:已知有关物质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NaCl+NH3+H2O+CO2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③2NH4Cl+X2NH3↑+CaCl2+2H2O④NH4Cl═NH3↑+HCl↑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2+等沉积,可以向其一和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试剂来除去.(2)氨碱工业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是:().(3)在氨碱工业的历史上.如何处理流程中剩余的氯化铵溶液,出现了两种工艺:一是“索尔维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物质X()(填化学式),产生了可循环使用的氨气,和大量固体废弃物氯化钙;二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降低了氯化氨的(),使氯化铵晶体单独析出得到另一种产品--氮肥.氯化钠溶液则可以循环利用.(4)在氨碱工业处理剩余的氯化铵溶液时.为何不直接蒸发结晶析出氯化铵固体?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铵对辊挤压造粒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