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母婴表达爱情的古诗词词

当前位置:
爱护书本诗词
爱护书本诗词
导读: 爱护图书诗歌200字来源:在线投稿0:21
世外桃源真美好, 层层大厦高处立。 校园风光真美好&& 教师明亮又整洁。 明耀显......
爱护图书诗歌200字来源:在线投稿&10:21&
世外桃源真美好, 层层大厦高处立。 校园风光真美好—— 教师明亮又整洁。 明耀显眼图书角, 五花八门各样书。 借来品读可益智, 利益熏心不可犯! 色彩斑斓好图书—— 增健体脑好帮手。 奉劝不可有歹心, 莫把图书书包藏, 爱护图书人人责! 把书放回悟性高。 图书又可现微笑, 重现明丽放光芒。 教室又回新时代, 洁白美丽无人攀。 世界再现和谐美, 人人高兴我心暖, 笑容又在脸上挂! 巨人网专稿,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 XZ????W??????????????????????????????????????????????????????????????????????????????????????????????????????????????????????????????????????????????????????????????????????????????????????????????????????????????????????????????????????????????????????????????????????????????????????????????????????????????????????????????????????????????????????????????????????????????????????????????????????????????????????????????????????????????????q` ?R??HbjbjqPqP8\::???????vvvvvvv?????$????????'))))))$?hL?M-v?????Mvv??z??v?v?'?'vv?? ???:??{?'?0??_??v???? ?????MMu
???????????D?D???????vvvvvv???? ?f[g ?b?N?S{Qb?N$N?yo?}Y?vf[`N`N?`?ZWc?Q?e?? 0 1r?b?VfN0 10
0p? ?b?N?Sih 0????-N?bh0?h?g?k\O?~r??]?S?T?~r??[?^ ??b?g?S?k\O?_PN?v?&{0vQ-N30405\??@w????Nih?v\O(u?TaIN0 20
0,{N5gOg?? 0???v/f??E\i[P[.^?z?Sbh??[,{N5gOg??_>e?v?e??vEe?N0?N?? b????v/f?|nx?v?e?0d?yf[xvz ?N??O(u 'Y?i  _N?? ?{|W[\?] N?eb??N?~?N?qP[?vYb_yr?p ?(uN*N??egb_?[?qP[?vYb_?;m?l:gup0?qP[?L??e?vyr?p/f?{?0?_0\O??bOo`(W5u?~
N?v?qP[?k\O?&{ ??b5u?~?k\O?N?~1?0kXzz?R??vI? ??~?v?? ?Tr???s? ?v?? ????Pv??e ? c8n?[?????????NL?S??v?e?l?[b?N?N?R0?Ee?NJT?b?N??S g
\?+R?N ?Mb???_0R+R?N?v???SN
\?0 70?6qLu?v?y?yuir/f?N{|?v ?^ 0?N?N9hnc??Yb_ Am?~SO ?vyr?p9e??N9?SO ?v????09hnc!?^?v ???X?~?g yr?p ??????Q??Y?e {??O?S w?e?v?^Q{ir0??f[??SZP?Nuf[0???SY??Q?Q?y?N{|Tuirf[`N?v?OP[?9hncY?`??Sf?N???? ?9hncLNN?N$N*N?N ??k!k???_??w%N?? ??N ??  Na? I{??S?N w?Q0(u?e-N?vN?S?^??Ay??? Y>NN??N ??Q>NN??N 0(u$N*Nb?eg^???N??Q?NlQ?_0Y?NlQck 0?e-N?v ?N c@g6r?N?N??r ? ?N c?Nu?QP[AyHS0 100
0lQ?NO?b6em?{?[?eg$Nag'Y??|? ??S/f?NtS?b6e?N0P[f??N?S?V ??N???Y?gb6e?N|? ?1\??gq?N?[?va`?R?N ??7h1\??MQ????r?V?[?v?l?~0?Y?gb?r?N?l ?b?Nj?N ?1\N??T?_
N|?0?`T|?1\??]pN ??7h1\N?v g|?T 0?S?? ?lQ?NO/f*Nnck?^m0?N??\OR?v?N0lQ?NO?b6e?v *B*CJKHOJPJQJ^JnHo(ph?tH5h4h?x?B*CJKHOJQJ^JaJnHphtH8h4h?x?B* CJKHOJPJQJ^JnHo(ph?tH;h4h?x?>*B* CJKHOJPJQJ^JnHo(ph?tH8h4h?x?B*CJKHOJPJQJ^JnHo(phtH D??  ? ? @Xh??:?J?l??\6?6?6B7?89x:???????????????????????????1$G$gd?x?
dh1$G$gd?x??H?? ? ? ? ? ? ? ? ? ? ? ? ? ? ? 
相关热词搜索:
1、“爱护书本诗词”由BB文章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BB文章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爱护书本诗词" 地址:,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子曰过:“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等关于“诗”,关于“学”的话题特别多,但是“子”说过“诗”指的是《诗经》,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指的“诗歌”。千百年来的“诗”的内涵和外延早就不仅固于《诗经》的含义了。但是诗教传世仍旧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专门为孩子们选编古诗词,其选编的目的则是“给孩子一部好作品”。书中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
  于是这样看来,本书的关键词一定是这三个:叶嘉莹、孩子、古诗词。
  从编者叶嘉莹来说,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七十余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其选编的古诗词一定是其多年来的教学成果的心血呈现。以“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唯一标准,用诗词启发孩子对文字之美、韵律之美的人生初感受。
  作为叶粉来说,叶嘉莹先生解析诗词的作品,非常喜欢,因为她用最为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方法,把各种诗词语境中文学知识及其背后的故事、环境等释义清楚明白,让一些对诗词基础不高的人可以容易的理解。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事无巨细,从源头处娓娓道来。将普及诗词的教学做的非常贴近人心,这也是本书最为吸引我的地方。而她作为选编一个当代适合孩子阅读的古代诗词集子,应该是十分恰当的人选。
  对于孩子来说,诗词启蒙在家长们有意无意的亲子交流中就开始了,慢慢加深中。到了幼儿园和小学,更是必学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到了小学,孩子们会有一本传统文化或是古诗文诵读之类的配套的书,要求课外每周背诵若干篇,其中的选编难易程度不一。到底选的诗词作品是否适合孩子,真是难以评判。但是家长们心中有杆秤,适合不适合自在人心。
  这本书拿到手,我家读三年级的儿子就特别喜欢,一直吵闹着要带到学校里去。我问他理由是什么?他说:很多诗我都会背,很喜欢,就想拿给同学们看看。于是晚上经常要做的活动就是我们娘俩,提问背诵的环节。他提问我一首会不会背诵,我提问他一首,如此来回反复。
  对于书中所选的古诗词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叶嘉莹先生选了一首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我更加喜欢了,心中突然有心灵想通之感,分外觉得惊喜。叶嘉莹选编本册书中经典诗词,音律美、形式美、文字美自然不必多说,毕竟是淘尽黄沙始见金,更贴心的是简单、易懂,容易记忆背诵。说起来要想练习孩子们的语感,背诵记忆是必经之路,需要打底的便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有本适合翻阅背诵好读物是最好不过的,本书便满足了这个条件。私以为要是本书中配有叶先生的简单解读就更加完美了。
  相信很多有娃的家长,不管本人喜不喜欢古诗,对于孩子咿呀学语时的启蒙也是离不开古诗词的吧?例如:床前明月光、例如:春眠不觉晓、例如:锄禾日当午等等,这些从小我们记忆中经典的诗词,一点点传授给孩子。相信也是有意,也是无意的行为。而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和其为我们的文化之根的缘故。逃不开,离不了,早已深入骨髓。
  另外本书所选的简单配图插画,出自《芥子园山水卷》,非常适合古诗词那种留白,悠长的飘渺空灵之感。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联系笔者或。
  作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240 定价:38.00
  装帧:精装 丛书:
  ISBN:8
  我是豆瓣亲子读书会【七彩童心悦读】的发起人之一:我们的小站与各大出版都有合作关系,每天都有新书免费试读,全国免费包邮,喜欢读书的爸爸妈妈们,欢迎加入一起讨论亲子读书的快乐。。
  豆瓣小站:【七彩童心悦读】
  新浪微博:@七彩童心悦读
  七彩童心悦读 试读群:
  微信公众号【七彩童心悦读】:kissreading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第七篇&非遗保护&&造福子孙
&&&&&&&&&&&&&&&&&&&&&&&&&&&&&第七篇&非遗保护
  &&&&&&&&&&&&&&&&&&&&灵秀边陲
&&&&&&&&&&&&&&&&&&&&&&&&&&&&&&&&&&&&&&&&&&&&&&&
  笔者上山下乡,走遍曲靖八县一区,接触各行各业,实想写一本具有历史感和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纪实作品,因此,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点。
  在这一篇章中,我们专门谈谈云南曲靖的非遗状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活动的载体和承载方式,也是城市特色和灵魂的体现。
  多年来,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3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非物质遗产工作加大投入,在全国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和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原则、方针和目标,对全面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近年来,云南省在全国率先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并通过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对促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珠源大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曲靖人民既创造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又孕育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曲靖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曲靖乃至云南文明的见证,更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根基和宝贵财富。
然而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现代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和强烈冲击,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世代相承的传统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面临严峻考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遭遇毁弃、流失。
  我们了解到:
  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传承工作。2008年,先后出台了《曲靖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和《曲靖市民族文化建设纲要》。
  同时,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关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曲靖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准,讲究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自2010年6月开始,从全市各县(市)区和市局抽调的文化工作者进山区、下田头、走街巷,寻访老艺人,了解、考察与挖掘各类民间艺术相关历史背景、人文资料,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拍摄、录音、记录和登记,全面系统地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普查。
  截止2011年10月,共挖掘整理了237项民间艺术项目,最终有139项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保护项目。2011年12月,曲靖市的会泽斑铜、陆良三大弦、富源古敢乡水族文化保护区、罗平鲁布革布依族乡腊者村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确定为省级保护名录。
  与此同时,曲靖市六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省级保护传承人。2012年元月,曲靖市的会泽斑铜被确定为国家级保护名录。总之,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正在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采访中,我们欣喜地看到:
  为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得通俗易懂,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藏在深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文化部门专门组织人员,撷取了首批有代表性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次采访,我们在乡下、在街巷,时常与文联主席老杨和文化局长纪爱华的人马相遇,他们搞非遗普查,我们也在采访非遗状况,大家在一起研究,一起座谈,皆大欢喜。
  时迁俗易,物有代谢,然追根溯源,返璞归真,不仅为人之常情,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现代城市和新农村不应该只用技术理性、砖头瓦块来堆砌,而更应该表现出有质感、有形体、有生命痕迹的精神印记,以此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乡土感和历史认同感。
  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而这一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显其价值的重要性,愈显紧迫!
  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将各种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示的时候,我们感受到这种优势不仅仅可以成为自身的财富,更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化多样化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贡献。
  曲靖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宝库,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去发掘、认识并加以保护。
  &&&&&&&&&&&&&&&&&&&&&&&&&&&&&&&&&&&&
  我们来到著名的西泽。
  西泽乡位于宣威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城31公里,旧称“溪寨”,彝语“昔寨”,意即“树林茂盛低洼多水之地”。
  据载,清雍正五年(1727年),宣威州在西部地区设沛泽里,即今日之西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两泽,以其悠久的文化教育而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由于西泽气候湿热,便于竹子生长,西泽早有“竹子之乡”的美名。西泽有较长的竹编历史,大约有400多年。
  长期以来,西泽乡戈平村、西泽村和石城村的很多农民就以竹编为主要家庭副业,主要编织背箩、背兜、簸箕、筛子、撮箕和粪箕等10多种日常生产生活用具。西泽的背箩是宣威乃至曲靖农村传统加工业的一大“品牌”,西泽的背箩在满足宣威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具的同时,还大量销往沾益、富源等地。
  西泽的背箩、背兜美观、独特、实用、耐用,具有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宣威乃至曲靖,影响极大,成为西泽地地道道的地方特色产品。
  现在西泽年产竹子约1万多吨,制售各类手工竹制品10万个(只),纯收入60多万元,年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农户有220户左右,全乡有上百户农民以竹编为主要家庭副业,有6户农民长年以收购和贩卖西泽竹制品(主要是小背箩和背兜)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
  戈平和西泽等村的上千农民都会竹编工艺,师承关系多以家庭为单位,代代相传,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骨干艺人。
  竹编的主要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为:选料、砍竹子,把竹子砍倒后,划篾(一般为2至4层),边划边晾晒,然后织筒子(即背箩的主体部分,扁箩和背兜都如此),在织筒子的过程中,要用小木棒从箩口沿箩底方向敲打,使之结实、牢固(减小篾与篾之间的空隙,使筒子紧密、硬板,他们把这道工序称为“摧”),然后锁箩口、安戗子(主要安设于箩底,用于加固的厚篾片)和箩手。
  所选用的竹子要求没有虫眼和疤痕,一般用成长3年或3年以上的竹子,要抽稍(即生长较高的要好一些,但并不是越大越好)。篾要划好,要薄要匀称,要晾晒于后,在编织中才不易折断,活的篾有脆性、易断。在编织过程中,篾与篾之间越紧密越好,织出的用具越耐用。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加之外出打工的人增多,在家以竹编为主的人越来越少;其次,竹编全部属家庭小手工业范畴,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培育十分不易。另外,编织的品种偏重于生产生活用具,质量的提升和工艺品、艺术品的开掘难度大,技术的改良和精巧工艺人的培养缺乏最关键的经济基础。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竹编工艺,已成为我们西泽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
  西泽竹编以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世代相传,在当地,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稳定发展的骨干队伍,应保护、发展好竹子,引进一些适宜本乡土壤、气候的品种。
  同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改进编织技术,提升竹制品的质量,主要以开发旅游产品为目标,完善工艺和造型设计,增加竹产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较好的工艺品而适应市场、赢得市场和占领市场。
  同时,加大宣传,以打造西泽生态旅游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增加竹产品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吸引力。
  &&&&&&&&&&&&&&&&&&&&&&&&&&&&&&&&&&&&&&&&&&宣威火腿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曲靖市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全市面积6062平方公里。民族有汉、彝、回、苗。辖榕城、来宾、倘塘、格宜、田坝、羊场、板桥7镇及17乡。
  宣威历史悠久。元十三年(1276年)设沾益州,属云南行中书省曲靖路总管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宣威州,隶曲靖府。
  民国初改设宣威县。1954年改名榕峰县。1958年复设宣威县。现隶属曲靖市。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县级)宣威市。
  宣威火腿是云南省著名特产,素以风味独特而与浙江金华火腿齐名媲美,蜚声中外。
  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市而得名。
  它的主要特点是:
  形似琵琶,身穿绿袍,三针清香无异味,且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其风味的形成,除以猪种、饲养、加工技术有关外,发酵过程是最重要的影响环节,经云南省微生物研究的结果表明:国内外种类的火腿,其主系列成份大同小异,但非主系列成份(营养成份及色香味),因发酵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其它外地人通过来宣威学习,可以利用其加工技术,但是所加工火腿不在宣威贮存、发酵或用外地鲜腿在宣威加工腌制、贮存都是形成不了宣威火腿的。
  我们查阅资料,见到《宣威县志稿》上如是记载:
“宣腿著名天下,气候使然”。
  的确如此,邻近宣威的其它地区用与宣威相同的猪种,相同的饲养方法,相同的腌制工艺,制作出来的火腿其味道与宣威火腿相差甚远。宣威火腿肉香馥郁,口感纯美的秘密,在于宣威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
  火腿得以传名,还是在清代雍正五年(1727)滇东地区的“改土归流”时期。“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明代永乐年间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清代雍正五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再度实行改土归流,设置宣威州。
  这样宣威就成了当地的经济、政治中心,扩大了集市规模,南来北往的客商日渐增多,很快商贸业就繁荣起来。当地百姓为了购买生活必须的盐巴或换取一些零用钱,就带着自家的火腿到宣威城里去交易。
  外地商人发现这里的火腿质量上乘,就大量收购,运到外地销售,标名“宣威火腿”,由此,宣威火腿才名扬于世。
  1921年,蒲在廷从广州引进新技术,开设宣威火腿罐头公司,开始制作火腿罐头。1923年,在孙中山倡导的广州农副产品博览会上,孙中山先生对宣威火腿大加赞赏,挥笔为蒲在廷的宣威火腿公司题词:“饮和食德”。
  从此,宣威火腿声誉更起,畅销东南亚、日本、西欧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宣威火腿具有鲜、酥、脆、嫩、香甜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以营养丰富,肉质滋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咸香回甜著称于世,被消费者视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而在竞争日渐激烈的食品市场中扎根开花,经久不衰。
  宣威火腿营养风味的形成,主要是在宣威特殊的地域气候环境条件下,经过风干、发酵成熟而形成的。宣威火腿的理化指标、外观形状、营养风味,决定了其质量特色。
  宣威火腿腌制时只用食用盐,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其理化指标优于国标,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很低,成为宣腿的一特异性。宣威火腿的精加工产品美观大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质量上乘,食用方便。
  宣威人民根据其特定的生产环境不断总结完善,依据消费需求,立足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学习引进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宣威火腿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更加精美而发扬光大。
  &&&&&&&&&&&&&&&&&&&&&&&&&&&
师宗县竹基乡——山歌之乡
  师宗县竹基乡竹基村民委员会,辖方家小寨、竹基小寨、竹基大寨3个自然村,全村960户3583人,面积约四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2.8亩,其中水田1046.5亩,旱地566.3亩,人均有粮267公斤,人均收入1163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锻打铸造业。
  竹基村原名“筑基”(彝语),“筑”为小野鸡,“基”为青松,意即经常有小野鸡出没的青松林。
  清雍正年间演化为竹基。由于人口多,土地面积少,自古靠锻打铸造维持生活,远销东南亚的“竹基吊锅”铸造工艺兴于明末清初,迄今近四百年。
  除吊锅外,还生产盆、锅、勺、链、刀、铲、犁、斧等铁制品,除在本省销售外,还远销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及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竹基村民间山歌产生年代已无法考证,据村民说山歌最初是放牛娃和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唱的,大多比较低级庸俗,只能在山坡和田间对唱。
  山歌制式短小,一般为四句七言式,表现内容有情歌、劳动歌、赞美歌、讽刺歌等。一般以对唱为主,可单对,也可群对,一问一答,生动诙谐。山歌在群众中十分普及,上至七旬老者,下至四、五岁稚童都能一展歌喉。
  有组织的山歌对唱始于1982年8月,原竹基大队文书陈发元及村民赵老槐、蔡绍才牵头在竹基中学旁举办,罗平、师宗和相邻村寨六千余人参加演唱和观看。
  二十多天后,再次在原地举办第二次山歌对唱,参加人数近万人。
  此后演唱活动源源不断,出现一大批优秀山歌爱好者和演唱者。
  目前,竹基村涌现出一批职业或准职业的民间歌手,他们出省跨县参加比赛,演唱收入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来源。
  不少歌手还录制了VCD光盘,分别由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成都音像出版社、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云南音像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我们在师宗了解到:
  歌手年龄最大的70余岁,最小的4—5岁,录制的光盘销往全国各地。收入最高的达十余万元。
  &&&&&&&&&&&&&&&&&&&&&&&&&&&&
罗平县鲁布革乡——五彩花饭之乡
  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东濒黄泥河、南盘江和清水江,分别与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八大河乡隔河相望;南与师宗县高良乡毗邻;西与大水井乡及师宗县五龙乡接壤;北与旧屋基彝族乡相连。乡政府驻地距罗平县城4.6公里,海拔800米,辖舌坡、多依、罗斯大坡、八大河、六鲁、六朋、当别、团坡9个村民委员会,有62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人,其中布衣族1323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4.2%;苗族235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3.2%;彝族24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l.4%,其余为汉族。
  1988年底,天生桥电站库区蓄水发电,三江口成为库区一部分。全乡森林总面积198394亩,覆盖率达72.8%。
  以云南松、杉木、栗捌为主,珍稀植物有安息香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厥)。经济作物有柑橘、甘蔗、蜜桃、芭焦、土烟(旱烟)、生姜、早冬蔬菜。
  境内有美丽的多依河风景区、鲁布革小三峡风景区、万峰湖风景区,布依族风情古朴浓郁、神秘诱人。
  五彩花饭的来源:
  农历三月三,是布依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从山中采集植物的叶、花、根茎,通过布依传统秘方,熬出汁液,取出红、黄、紫、黑等天然色素,放入盛有七等糯米的缸中,浸泡、洗净、蒸熟、搅拌、晾干后即可食用。据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很久以前,壮侗、壮傣、布依三兄弟在多依河畔过着幸福的生活,俗话说“树大分丫,人大分家”,大哥壮侗,二哥壮傣已成家,商定把土地留给三弟布依,带着妻儿寻他乡重建家园。布依兄弟不肯自己留下,壮侗、壮傣好说歹说留住弟弟,分手那天,正是农历三月三。
  以后,为了不忘骨肉之情,每逢农历三月三,三兄弟及子孙们都会干里迢迢汇集多依河畔祭奠祖先,家家筛选上等糯米,采集山草木叶,作成五彩花饭。煮花饭便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花饭原料主要是上等糯米、野生植物等。
  春暖花开时节到山上采摘,或到农户家收购、请人培植。糯米系当地生产。收购紫丁香1.80元/kg,黑色植物叶2.00元/kg,红色饰物根1.00元/kg,黄色植物根2.00元/kg。
  生产工具有甑子、簸箕、筛子、纱布、砍刀、泡缸、盆、碓、锅、蒸锅、粉碎机、真空包装机、烤箱。生产方式主要以家庭手工制作为主。厂家加工制作,仅有罗平多依河民族绿色植物制品厂。
  工艺流程及习俗:将各种植物用刀砍碎(黄色是花不砍碎),放人碓中舂出汁水,连渣一并取出。
  紫色、黄色植物用开水泡4—5个小时,黑色、红色植物用冷水泡4—5个小时,之后用纱布放在簸箕上过滤;将事先泡好的上等糯米(浸泡2—3小时),放入不同的过滤水中再浸泡4—5小时,捞出糯米到小河边或用自来水漂洗,直至出清水后,用蒸锅或甑子蒸1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大部分人家蒸熟后晾干送亲朋好友。景区周边的农户现蒸现卖,每年三月三,布依村寨男女老少人人动手,家家制作。
加工厂则将染色的植物分别放入粉碎机中粉碎(黄色不粉碎),紫色植物用开水泡1—2小时,黄色植物放在锅里煮涨后取出汁水,红色、黑色植物用冷水浸泡,其中黑色泡2.5小时,用纱布包渣用力揉。红色泡半小时即可,再用纱布进行过滤,(紫色、黄色汁水待温度降至30℃以下)将洗净的糯米、饭米放人过滤液中浸泡4—5小时,取出各种颜色的大米洗净直至流清水后放入甑子里蒸1个小时即可食用。蒸熟的花饭冷却后进行第二次烘烤,10分钟后取出冷却再第三次烘烤,8分钟后取出冷却,将各种颜色的花饭混合在一起,即可用真空包装袋包装。
  制作花米饭的各种染色饰物,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黑色植物地方语称:压章螂树。
  《本草纲目》记载,有活血、生肌、止痛、解毒之效,用于跌打损伤、牙痛、痈疽等症。
  红色植物布依语称:喇奔。科学术语称:虎杖。
  《本草纲目》记载,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痛、湿热黄疸、经闭、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止肿解毒、降血脂。
  白色植物的用途是补中益气、养元保身等功效。可用于消渴、尿频、自汗、腹泻等。
  黄色植物布依语,称:糯娅。地方语称:狗胡椒树。科学术语:蜜蒙花。
  用途: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
  用这五种颜色染成花饭,清香可口,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如今,五彩花饭的制作规模在不断扩大。家庭手工制作,平均每户人家制作30斤;景区周边的家庭小作坊制作500斤。
  2006年2月,八大河村布依青年陈克祥组建“云南罗平县多依河民族绿色植物加工厂”,开发生产布依族花米饭,日产500公斤。
  现有固定资产138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产品通过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质量检验,获得多项产品生产专利(有证书)。
  家庭手工产品大部分自用或送亲朋好友,景区周边村寨大部分卖给游客。
  2008年4月,布依花米饭首次在昆明国际旅游节上亮相,并于同年6月、11月、12月,分别在昆交会、上交会、首都民族商品交易会上展销。
  2009年生产105吨,国内主要销往昆明、上海、大连、沈阳、北京、广东等地,国外主要销往韩国(10吨)。
  2010年,昆交会上签定合同订单18万元。
  布依花米饭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加工,以优质糯米和天然植物染料为原料,无任何化学成分,是真正的绿色保健食品,有一定的治病强身功效。2010年4月,获第七届北京国际博览会推荐产品。2011年6月,被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营销企业”。
  &&&&&&&&&&&&&&&&&&&&&
富源县墨红镇鲁木克村——彝族刺绣之乡
  富源县墨红镇鲁木克村委会,北距富源县城78公里,东距墨红镇15公里,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自然村寨为单位,下设5个村民小组,人口350户1500余人,彝族村民小组4个1280人,占总人口88%,其余为汉族。境内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村寨座落在山腰上,台地上种植难米、洋芋、白芸豆等农作物,各村寨基本上实现“三通”(即:通公路、通电、通水)。
  服装、饰物刺绣是鲁木克村彝族传统家庭手工业,彝旅服装、饰物刺绣工艺,特别是妇女服饰至今保留完整,有“无女不习刺绣”之说。
  刺绣始于何时无史料可查,据年长者说:“彝家妇女心灵手巧、勤劳聪慧,刺绣是有史以来就相传的技艺,早先刺绣的图案是较熟习的花鸟等,现富有现代气息的图案也穿插在饰物上。”鲁木克的彝家姑娘(阿嘿汝),从十岁学习刺绣,嫁到外地刺绣不丢。
  师承关系均以家庭为主,邻里姐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代代相传。
  鲁木克彝族刺绣原材料均在市场上购买,以五种颜色的线(五色线)为主。红色居多,黄、绿、紫色常用,黑色少用。
  布料颜色多用门色、红色、菜绿色、黑色(老年人用)。工具有针、顶针、剪刀等。根掂服装的各个部位以及饰物的适用性刺绣出不同的图案或花纹。如头饰:手巾长1丈8尺,须长2尺,绣花部分长42cm,宽8.5cm,手巾绣花部分的花纹各不相同,有的两端石榴花,中间八角花;有的两端月亮花,中间拉拉花,有的两端八角花,中间八堂花;还有的两端八堂花,中间路兰花。头顶靠后露出两条刺绣串连花块垂至后肩,坠有花絮。
  前胸绣花部连接肩部,后背呈半圆形,两臂绣花部位相同。
  由大臂中部到袖口均绣上各种图案与花纹。腰部系围腰,围腰南腰带和腰布两部分连成一个整体。腰带由前向后系在腰上,后垂两条刺有各类花纹的花块飘带,下端连有三根花絮,长短与衣服后块同比,腰布呈长方形,由内向外由小到大呈三个长方形图案,各块间距12cm左右,上部间距隐去,腰带中部垂下一块长方形图案花块,内可装钱币和少量食物等。
  围腰下端缝有飘絮。脚上穿的绣花鞋分老年、青年、小孩穿,分为布鞋、凉鞋、草鞋类,其花纹和色彩老年人颜色深沉,青年人艳丽花俏,小孩颜色跳跃、活泼。背婴幼儿的花背兜式样繁多,品种各具。花背兜分领、叶、手(含索)三个部分,领:指上部较厚的部分。
  手:由领两端分出;末端连有一段布索;叶:是整个花背兜的主要部分,分左右直竖和上下横竖和心。
  1、领:三朵月亮花;叶:上竖小鸟戏花;下竖:月蝶采花;左右竖:桃花。心:月蝶采花;手:梅花。
  2、领:八堂花;叶:上竖小鸟月亮花,左右下竖拉拉花,内竖四瓣花;心:八堂花;手:八瓣花。
  3、领:八堂花;叶:上竖三朵七瓣花,左右下竖路兰花,内竖牡丹花;心:九朵八瓣花;手:八堂花。
  4、领:小鱼月亮花;叶:外四竖绿兰花,内四竖牡丹花;心:太阳花;手:草兰花。
  5、领:太阳花;叶:外竖绿兰花,内竖穿分格;心:歪桃花;手:穿分格。以及图案花纹稍作变换的花背兜等各种类型。
  围腰的图案花纹种类也较多。生活用挎包也很有特色,包括门帘、枕头,以及盖影碟机、功放机、电视机的装饰物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除了女子服装刺绣及装饰物,男性服装也别具一格,男孩服装鲜活可爱。
 &&&&&&&&&&&&&&&&&&&&&&&&&&
 宣威市倘塘镇——铜器、铝器之乡
  倘塘镇大小集市,铜器、铝器制品较多。品种有敞锅、火锅、大小盆具、大小茶壶、大瓢小勺、火钳、提锅、提壶等。用铜料制作的器具色泽典雅,用铝料制作的银光闪烁,样式新颖,图案精美,品质优良。大都是寻常百姓人家生产、生活用具的铜、铝边角废料,经过匠人们的制作,再生为美观大方、物美价廉的器具。
  铜器、铝器制作集中于倘塘镇建屏路民间工艺技术培训中心、旧堡村委会夏家箐和大罗汉树村民小组,世代打制铜器、铝器的匠人有秦庆锋、陆继乖、秦永平、陆家能、秦本顺等10余户农户。
  秦庆锋、秦本久等人介绍,夏家箐和大罗汉树村民小组陆氏、孔氏、秦氏居民,近20辈300余年世代沿袭传统制作工艺、工具制作铜器、铝器。
  近年来冲破“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发展家庭作坊式生产,工艺水平更为精美。
  大罗汉树村196户农户848人,有30余户农户70余人从事铜器、铝器制作,陆继乖、秦永平、秦本勋、陆家文、陆家海、秦本云、秦本稳、秦本强等20余人为主要骨干。
  秦庆锋带领家人把生产小作坊搬到倘塘集镇建屏路,成立了倘塘镇民间工艺技术培训中心,在培训残疾人掌握铜器、铝器制作工艺的同时销售铜器、铝器,在宣威市来宾、宝山、龙场等镇开设销售门市,年均收入4万余元。
  全村年均打制盆、锅、壶、勺、瓢、钳等铜器、铝器9000余件,年收入20余万元。
  铜器、铝器有非常专业的制作程序。
第一道工艺是熔液,用化罐装原铜(或原铝)放置炉火上,炉火用浆泥封糊,风箱助火升温至;对化罐中的铜(或铝)进行催化,催化中将少许锅铁点进化罐(原锅则不加锅铁),锅铁和铜发生化学反应,直至原料熔化成液。
  第二道工艺是倒坯:把纯液倒入油槽冷却成圆型坯子。
  第三道工艺是打坯:先烧坯接近熔点,取坯用坯钳夹紧,用爬锤初打压扁,多个便坯用少许煤灰垫底间隔,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包裹放入火中烧热后,用头锤、手锤、角锤、爬锤等打压成圆型坯。
  第四道工艺是开坯:烧热打压成的圆型坯子,用锤打压圆坯心,使内力外延,使圆坯渐自升高至圆柱型坯子。
  第五道工艺是拆坯收口,烧热生坯,使用变口钳由内至外逐个拆坯,再用锤子在生坯外沿打压收口。
  第六道工艺是清坯漂水,用规叉、钳子对收坯进行外形清理定型,倒置收坯放入炉火烧红,再翻置收坯装入米糖,取离炉火对坯子外围进行漂水。(铝器制品则烧白漂水方可)第七道工艺是精加工、上锤印:把漂水后的坯子放置砧子,先用弯锤打坯底,再侧翻坯子套入铁码上揽铁,人坐铁码打坯成器。
 &&&&&&&&&&&&&&&&&&&&&&&&&&&
 沾益县雷登云和他的彩绘画
  雷登云,汉族,男,1930年生,小学文化,沾益县播乐乡罗木村人,在家务农。生有两个女儿,均招亲在家,各生有两个孙子,全家10口人,靠种地为生。
  雷登云的彩绘画传承了五代以上,由于其父亲去世早,14岁跟随舅舅温应东学习绘画。
  舅舅教画规矩很严,起笔、落笔、线条、色彩、作墨等一系列基本功有很高的要求。除基本功外,温应东强调作画人的心态,要求心诚心静,画画时要恭敬虔诚,思想集中在所画的人物上。
  雷登云学画时吃了不少苦头,挨了很多板子,罚了无数次跪,有时一幅画要重画十多次,画不好就毁掉重画。
  在舅舅的严格教授下,经过三年的刻苦学艺,雷登云初步掌握了这门家传彩绘画。
  雷登云作品的内容以佛教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为主,也有历史上被誉为“忠义孝廉”的人物。
  作品成形后看似年画,又不同一般的年画,画面上集天地、神仙、君王等为一体,所以常被人们用于家里中堂上悬挂。
  由于雷登云作品中人物的画法独特,容易被人认可接受,加之他的画颜色鲜艳简洁,乡土气息较浓,其作品一直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
  他画的直条双幅画《八仙图》,集中体现了民间彩绘画的特色。
  雷登云的彩绘画有以下工序:
  l、裱纸。街上买来绵纸,用绵纸裱成所需要的尺寸;面浆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干,适度裱出的纸好用。
  2、纸裱好后晾干,用刀裁齐,再用淡墨画格。
  3、格画好后,用毛笔把要画的各种人物描出来。
  4、最后一道工序是填彩。主要颜色是红、黄、蓝三色,现用的是广告颜料。
  雷登云从事彩绘画近60年,现在他把精力都放在画画上了,每天在家作面。在重阳节和春节期间,他的画成了紧俏品,很好出售,“雷登云的画”方圆几百里都有名气。现在他每年画彩绘像近百幅,每幅收费30元左右,大幅多收,小幅少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彩绘画进入了当地的庙堂,雷登云被周边的寺庙请去画像。寺庙的壁画内容由庙主提出,一般需十天半个月完成。请他画像的有炎方下秧田寺庙、青山寺庙、望海寺庙,播乐乡罗木飞梁寺庙;邻县有富源岔河寺庙、发家寺庙、水重山寺庙、洞山寺庙等。
  雷登云带出一个徒弟赵小开,5年前已能单独从事彩绘画。
  &&&&&&&&&&&&&&&&&&&&&&&&&&&&&&&&&&
罗平县罗雄玻璃画
  玻璃画由罗平县罗雄镇九龙画廊刘文斌独创,作画方法不断地改用新的材料和媒介。现已带出两个徒弟,能绘制一些简单的作品。
  玻璃工艺画的工具和材料有白板玻璃、油画颜料、水粉颜料、瓷漆、丙稀颜料、毛笔、排笔。
  具体方法是:
  先将白板玻璃放置于一个水平的台面上,然后用水粉在玻璃上放大事先绘制好的构图小稿(熟练以后可以不用)。待水粉干透以后用油画颜料(或者水粉颜料、丙稀颜料、瓷漆)一层层覆盖,一直到绘制完成一幅作品。待颜料干透后,再把作品装上框。
  玻璃工艺画因为材料画在玻璃上后不易修改,要求画者必须有很强的绘画功底。玻璃工艺画的绘制与常规作画程序相反,即“反画正看”。
  所以,画者必须成竹在胸、意在笔先。传承方式一般是口头传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没有特殊规定。
 &&&&&&&&&&&&&&&&&&&&&&&&&&&&&&&
 马龙彝族火草褂
  彝族是马龙的土著民族,自称有黑彝和白彝之分,马鸣乡咨卡村彝族为白彝。火草是野生草本植物,俗称“羊耳朵”,咨卡村彝族火草褂全部用火草织就。
  制作方法:
  每年旧历六、七月上山采摘火草叶片,回家后用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趁鲜活时撕下火草绒(立秋后不易操作),将之捻成线,每个线团重约二、三公两(线团太大不便纺织);攒足线团,将之浸泡于水中,泡软易于纺织。
  织火草布时,把三根大拇指粗的木桩钉在地上挂线纺织。纺织中使的工具有:织线木榔头、木梭刀、提线竹棍、腰上围袋、竹别棍。简单工具织出的火草布每幅宽15公分,量身缝成火草褂,再用青布镶边。火草褂不易污染,且越洗越白。
  除采摘火草、撕火草绒以及捻线需要较长时间外,备足火草线三、四天就叫织出一件火草褂。由于受采摘时问及采摘数量限制,传人李桂兰老人每年只能织二、三件火草褂。
  咨卡彝族火草褂洁白、素雅、大方,正面和背面没有图案,周边镶有青布,主要用于保护火草褂的角边。
  每件重约1.8公斤,穿在身上冬暖夏凉、美观大方。火草褂手工艺特别,编织紧密且耐磨,据说用火草褂在野外兜山泉也不会漏水。
  火草褂还有特殊的用途,如果姑娘送给小伙一件火草褂和一双“皮拉踏”(布鞋),说明姑娘已答应小伙的求婚。
  送火草褂时要有很多证人,他们吹起短笛,弹起月琴,围成大圆圈,边歌边舞……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火草褂,就可以准备成亲。
  现咨卡村只有李桂兰老人能织火草褂,李桂兰的纺织技艺由师傅李水凤传授(李水凤,女,彝族,已去世,诞辰110年,会讲彝话、汉话,纺织火草褂的技艺娴熟)。
  火草褂纺织技艺不保守,只要想学,请师傅传授,师傅乐意传授和指导。由于火草原料欠缺,以及火草褂制作不易,这项传统民族手工艺濒于后继乏人。
  &&&&&&&&&&&&&&&&&&&&&&&&&&&&&&&&
富源水族呑口
  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为云南省唯一的水族乡,呑口主要流传于水族聚居村寨。
  不少人家的门额上,常挂一颗横眉怒目的木雕像,水族群众称之为呑口。
  呑口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水户人家刚迁到黄泥河畔的补掌热水塘、大寨一带,因气候炎热,烂塌子丛生,易发瘴疠,民间流传着“死得忙,走热水塘;死得快,走大寨”的民谣。
  一年“瘴摆”流行,寨民死之过半,寨中老人商议杀鸡宰猪去补掌河源头潭坝边祭祀,求神保佑。
是夜,月白风清,守护祭坛的人猛然听到水潭里隐隐传出一阵唢呐声,喇叭响过,接着锣鼓齐鸣,只见一条大鱼从水中冒出,满身金甲,眼睛如铜铃,胡子有手粗,一条猪嘴鱼劝其不可贪恋月色,因岸上有瘟疫,大鱼哈哈大笑说:“我变个呑口,就能呑口镇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人首、狗耳、凸眼、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的怪物,呑口从此流传下来。
  呑口的制作:
  以白杨、冬瓜木材为主,柳木也可,以上树种木质较软,干后进行雕刻。木材大小没有固定模式,可大可小,可圆可方,雕刻后用沙子打磨光滑,最后涂上油漆即可。现有用石英粉和环氧树脂做呑口。
  古敢村只有一位60岁的名叫田友良的艺人会雕刻,他从1962年开始学制呑口,传承方式传男为主,一般以口头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传授人员无明确规定。
  现传承人有邓志良、胡友军、吴兴邦等,都已成家立业,自立门户。
  &&&&&&&&&&&&&&&&&&&&&&&&&&&&&&&&&&
宣威龙场猫耳斗
  猫耳斗——宣威人吸食旱烟的烟锅,制作工艺始于清朝光绪年间,从李广周曾祖父李应拔开始,传承五代,迄今百余年,属家庭传统手工艺。
  宣威人素有吸食旱烟(俗称草烟或叶子烟)的习惯,过去人烟稀少,山高林密,人们出行时常受野兽、草寇的侵袭。男人出门都把大猫耳斗提在手中,或往后衣领背上一插,既可吸烟,也是称手的防身武器,于是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至今仍有“猫耳斗,家家有,好吃烟,好打狗”的民谣。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家抽烟时,则把一米多长的大鸡冠子烟锅直接伸入火塘点烟,行动时又可以拄手,十分方便。
  李广周是第四代传人,1948年生,宣威市龙场镇五里村委会小营上村人。自幼跟随父亲李德宏学习猫耳斗铜烟制作工艺,16岁出师,单独操作,从艺40余年,是当地有名的猫耳斗制作能手。
  平时他从事农业,农闲时以猫耳斗铜烟锅生产为副业,年收入2000元左右。近年他把这门技艺传给长子李存勋,现李存勋不仅单独有作坊,其工艺也十分精湛。
  李广周以做猫耳斗为主,应用户需求也做其它铜具,如铜锅、铜壶、铜调羹、铜灯等小型铜器,现很少有人使用。
  其中不乏精品,如旧时抽鸦片用的铜灯,手拿灯柄,任凭如何倾斜旋转,油不会溢出,灯的火苗始终朝上不变。现存昆明圆通寺大殿的48串风铃就出自李广周之手。
  主要产品猫耳斗传遍云贵川三省,外出做生意或打工者又把它传到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
  龙场猫耳斗主要由乌木烟杆和铜部件组成,一些较长的鸡冠子烟锅也可用对节木或竹子代替乌木。
  乌木大多生长在河谷地带的悬崖石缝中,需生长50年以上,木质坚硬,色泽乌黑,去皮刨光后可见环状的天然花纹,俗称牛肋巴花,纹理清晰古雅,质地厚实,乌木阴干后经挖斗、镂空、刨光、上油制成烟锅杆,然后在烟杆上端和斗部分别包上加工雕饰好的铜皮饰品,另外用铜打制烟嘴,錾上花纹,钻上拴链子的小孔,连接烟杆即成。铜部件原料是铜锌合金,俗称白铜,成品略泛白色。
  花纹自行设计,经花錾组成变形的几何图形和麦穗等花草图案。为有颜色变化,又在白铜上镂槽,然后用红铜丝镶嵌线箍,经高温熔铸、磨平后,红白相间浑然一体。
  烟嘴顶端有活动丝接,用户可随时拧下,清除烟垢。
  小孔可拴旱烟袋或其它饰品。烟锅和其它铜制品由几个部件组合而成,焊接时把铜粉和硼砂粉撒在铜件接口处,用高温熔接,既牢固又看不出痕迹。这种技术同样可以用来焊接和修复其它金属器具。
  猫耳斗的生产过程全部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精细,图案设计及金属配比全凭艺人的经验和感觉。生产工具是常见的锻烧和熔铸共用的风箱炉,一个铁砧墩,其余就是锤、锯、锉、钻、刨、錾、丝公丝母等,除丝公丝母外,其余根据需要自己制作。
  龙场猫耳斗的工艺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主要以父传子、兄传弟的方式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现乌木极为紧缺(附近只有宣威普立乡与贵州接壤的泥猪河一带才能找到),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大多是客户上门订做或找到木材后送来加工。
  人们购买大猫耳斗和长柄鸡冠子烟锅自用、收藏或孝敬长辈老人;精致、小巧玲珑、能吸纸闸的微型猫耳斗倍受客户青睐。
  如今一些城里的中老年人也往往收藏一根精致的猫耳斗,或作装饰或为把玩,既是怀旧,同时,也可品味。
  &&&&&&&&&&&&&&&&&&&&&&&&&&&&&&&&&&&&&
陆良小蒲箩
  陆良县小前所小蒲萝编织历史已有三百多年,起初是浙江金华的一个女孩嫁到该村,把编织技术传人该地。蒲萝可大可小,大的叫大蒲萝。
  大蒲箩最早用于田问送饭做饭盒用,它有保温的功能。也有的做草帽、锅盖等。
  小的可做针线篮。20世纪80年代,云南围棋厂采购用做包装盒,曾获得国家外贸部质量认证并颁发奖杯,产品随围棋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好评。
  编织小蒲萝的材料:
  一是没有张开并且较嫩的棕叶,也叫棕芯,二是秧草或牛尾巴草,这些材料放在锅里煮,煮至六成时起锅晾晒,晚上拿到屋外浸露水,数天后材料变白即可使用。
  编织时用秧草或牛尾巴草做芯,棕芯做线穿在大眼针上边裹边缝,层层叠加,圈圈相连,由底向上编织,尺寸收缩自行掌握,直至编成为止,随后用同样方法编织一个与之相搭配的小盖即可。
  小前所村有320户人家,家家户户都编织小蒲萝,常年四季编织的专业户达260户,全村年收入62万元。
  &&&&&&&&&&&&&&&&&&&&&&&&&&&&&&&
&师宗龙庆黑尔壮族服饰
  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有861户3966人,全为壮族。清·雍正《师宗州志》记载说:“在州城之东南一百二十驻黑沙彝也最扩悍…依水而居种稻颇饶”;“沙人,习俗多同依人;楼居,无椅凳,席地面坐。妇女衣短,长裙。男女首裹青花悦刀……”。
  黑尔壮族服饰分为生活装和结婚装。
  女子生活装是头戴色彩艳丽的辫套帽及蓝靛色头帕,缠头帕上的小方块巾十分精致,且两头织有丝纹,青年妇女或小伢上身着无领斜襟紧身衣,领口及右襟纽扣绣有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钉纽子,下穿蜡染蓝靛色绉褶筒裙;结婚装除穿戴上述衣、帽、裙外,头戴的辫帽上钉有银块花纹,衣角、领襟围、帽围均钉上饰有花纹、鸟兽、人物的银丝、银块,脖戴银项链,耳戴大圆银环,手带银扁镯,下身仍穿青色绉纹筒裙,脚穿凤头鞋。
  黑尔壮族服饰原料有自种棉花、丝线、银器、针等。将自种棉花制成布,再进行印染,最后在布上挑出各种代表性的花纹及图案,再加上各种银饰的装点,显得既大方又美观。现在受外界影响,也着汉族衣服,但结婚装永远穿自己做的。
 &&&&&&&&&&&&&&&&&&&&&&&&&&&&&&&&&
 师宗小麦村彝族服饰
  小麦村为师宗县龙庆乡束米甸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42户,199人,全是彝族。
  师宗彝族有白彝、黑彝、干彝、阿乌、三道红五个支系,语言、习惯、服饰、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不尽相同。小麦村彝族属白彝,服饰与其他支系略有不同。
  男性服饰大致一样,打各色包头,长约丈余,绣有花边图案。上身穿绣有以红色为主的花纹图案的对襟褂子,腰两边是绣有花边的腰带,穿黑色、蓝色、白色土布或麻布裤子,背刺绣彩色挂包。
  全身服饰的领口、袖口、裤脚边都饰有织绵的花边。女性服饰以红色为基调,刺绣鲜艳夺目;头饰别有特色,帽顶缀有五个红、黄、绿三色组成的彩球,帽子中段镶有两圈形如小蚌壳的“赛巴”,帽角边缘有若干串彩珠。服饰以蓝色为底,肩围、两袖、衣襟边缘、衣背中央钉上不同花纹的条形刺绣。
  围腰分前后两块,缠于腰间,下装是黑底裙子,裙中段有两道不同花纹的镶绣,裙脚边系有若干串小彩珠。正面系的围腰和背而系的两根飘带皆为整块的刺绣。
小麦村彝族服饰如其自称的“繁多”一样,在兄弟民族中是少有的。做一套服饰大概要一年多的时间。
 &&&&&&&&&&&&&&&&&&&&&&&&&&&&&&
 麒麟区潦浒村土陶工艺
  麒麟区越州镇潦浒村委会潦浒村有1062户,人口3361人,全部为汉族。
  潦浒土陶工艺大约有500多年历史,全盛时期有500余户参与加工,烧制窑坑200余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陶手工艺从业人员不断减少,现只有200余户进行土陶加工,形成规模的有85家,烧制窑洞60余个,形成规模者年收入大约在8000元左右。
  潦浒土陶制品以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为主,主要有腌制酸菜的菜缸,日常煎制中药的药罐,农村家用的水缸等。
  其次还烧制少量工艺品,主要是他人盖房时烧制房檐上用于驱邪避凶的瓦猫,对研究民俗文化有一定价值。潦浒土陶因取材独特,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制陶工艺流程为:首先将白尖华、花红土、白沙泥搅拌均匀,兑上适量的水充分拌匀,然后用牛或人在泥塘里踩泥,让泥巴更瓷实;接着用炼泥机再炼一道泥巴,然后用泥弓等掐泥块,放到泥盘上用机械转动与手工配合制作模型,稍微摆放至半干时上釉。晾晒透干后放在窑里用柴禾烧制成成品。
 &&&&&&&&&&&&&&&&&&&&&&&&&&&&&&&&&&&&
 石材工艺
  富源县中安镇洞上村委会岔河村“红翔工艺石材厂”,2003年8月开发建厂,11月投入试生产,2004年,正式批量生产,且因产品质量好、档次高,主要供应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广东市场。国内市场首批货供于曲靖市政府小区住宅楼,装修工程100余万元,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石材厂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四大类:
  即墨玉石、米黄石、冰花石、龙凤石,其中以冰花石和龙凤石质地较为高贵。
  它的生产工艺为:
  采石粗加工(石料切割)、深加工(石料裁切)、精加工(上车床定型),抛光打磨成品。
  产品有各类花瓶、茶盒、花杆、花座、柱头座、客厅装饰座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30余种,晶莹剔透,尽显豪华高贵品质。
  “红翔工艺石材厂”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就地加工,边生产、边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其品质一流而上市即打入国际市场,除有较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外,还吸纳和安排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村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罗平县富乐镇铜器具
  富乐社区是罗平县富乐镇政府所在地,是富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罗平县城98公里,向东5公里可至富源交界,离富乐县城86公里,辖区面积约81平方公里,设11个村民小组,居住户(含镇直机关)1820户,总人口8100人。
  富乐社区居住历史不长,至今300余年,先民由南京、贵州、广西、山西、湖南等地四方云集。
  李氏铜器具随李氏家族迁入而至。据现李氏代表艺人记述至今有9代,计200年;现铜器具加工打造还是李氏家族自传;李氏家族打造的铜器具,纯手工艺加工,加之祖传的土法焊接,能打造出上百件造型美观、价廉物美、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
  产品远销周边省区、以至港澳,本地更是供不应求,已经是李氏家族经济发展致富的主要支柱。铜器具已经成为当地婚嫁不可缺的陪娶品,大有无铜而不吉之感。
  富乐社区李氏铜器具,名气较高,供不应求,广义上讲,社会需求大,但是独特工艺为李氏家族制作,产品受到极大的限制,大批量定货有些要等几个月至一年以上,加之纯手工艺,做工精良,纹丝统一费时,年生产量与市场需求量差距很大,富乐铜器具的市销售不需广告,因此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理想的收藏价值,既是日常用品,又是家庭装饰摆放吉祥物,特殊的工艺,使富乐铜器具长年金碧辉煌。
  富乐李氏铜器具,纯铜制作,大可打造一米大铜器具,小可至几厘米烟嘴,凡家庭用品,一应可打造俱全,产品上百种,加之祖传的土法焊接,一件件精巧别致的产品夺人眼目,享誉四方。
  富乐李氏铜器具,不但有其独特使用价值,且每件都是工艺品,反映着工艺品的创意水平,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工艺文化,还对地方私营经济发展有导向性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
 擀毡工艺
  杨梅山村是会泽县大桥乡所属的村级委员会。该村距大桥乡政府所在地几公里,距巧家县马树乡6公里,东距会泽县城56公里,在大桥乡黑颈鹤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制作和销售毡制品是杨梅山赵氏家族的传统手工业。
  赵家祖先从南京搬迁至会泽县大桥乡杨梅山村居住。至今已有200多年,因大桥乡气候干燥、寒冷潮湿的原因,赵氏祖先搬到大桥乡时,为了适应本地的气候,就开始擀毡子、毡褂、毡帽、毡衫等羊毛制品防寒、防潮。
  随着岁月的增加,年深日久,擀毡工艺就得到广泛的推广,擀毡工艺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赵氏毡匠不脱离农业生产,农忙时候耕种和普通农家一样,他们主要以农业为主。擀制毡系列用品是他们的传统手工业,属于副业,但擀制羊毛毡系列用品即方便群众也方便自己,收入占据他们年收入的90%左右,10%的收入来自农产品销售。
  现在,在杨梅山只有几家在生产羊毛毡系列用品,赵氏毡匠远近闻名。其人物有:赵永书,4l岁,其弟赵礼书36岁,赵建书35岁。
  擀毡在选料上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选用优质纯绵羊毛(分三月羊毛和九月羊毛),在擀制的产品中有坐垫,麻将桌垫,毡子、毡衫、毡褂、毡帽等十几种类型,图案多种,有“福”字、兰花、月月红、黑颈鹤和“龙头”等。
  画图时,用木笔,笔中播入一根钢丝,颜料中拌入麦面。毡子一般长2.2米,宽13米,厚l厘米,价值在200-一300之间,中间一个圆圈,圆圈中的图案有“喜”字、“凤凰”等,圆圈左右两方,左方是梅花鹿,右方是仙鹤,下方是两只狮子,上方是牡丹或者蝴蝶;或者左方是梅花鹿,右方仙鹤,上方左右各一只蝴蝶,下方左右各一束兰花。夸张和理想的图案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浸透着浓厚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大自然和偕发展的理想画卷。
  作为民间具有传统特色的工艺,它适应了当地群众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擀毡的工艺流程:
  1、把羊毛弹绒;2、铺在帘子上再在上面加一块帘子,用脚踩踏,差不多时取出;3、用绳子捆住,在搓板上用脚踏蹬,结实后晾干;4、画图案、花纹;5、放人染锅里煮染;6、晾干刮去麦面。
  &&&&&&&&&&&&&&&&&&&&&&&&&&&&&&
宣威市倘塘一一黄豆腐之乡
  倘塘黄豆腐由倘塘镇倘塘村委会倘塘上、中、下街村、小街村,张家沟、张家坡和十八亩等村民生产。
  黄豆腐采用本地黄豆、姜黄及黄石碴矿泉水制作,制作过程沿袭传统工艺,自制酸浆点制,姜黄煮染,线栓晒挂,有“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着卖”之称。
  黄豆腐呈小块方状,姜黄色泽,十字图案,鲜嫩滋润、质脆味鲜、清香袭人,自成风格。生食味道鲜美,生津止渴;割片切丝打蘸水凉食,质韧香纯,舒筋暖胃;和菜炒食,其香盈盈;成块煎食,油而不腻,温润不火,温血润肺;烧烤干蘸,油香盈口,理气调脉;拼盘调味,养颜减肥;凉拌干食,暗香浮动,健身养神,延年益寿。
  第一道工序是泡豆磨浆:
  先精选豆子,用石磨碾开,并扬弃豆壳,使用黄石碴矿泉水泡发豆瓣,再和水磨成粉汁。
  第二道工序是烫浆洗渣:
 & 将粉汁盛入覆盖有纱布的笊篱,舀滚水搅拌粉汁,清浆过纱滤入架下锅中,添薪灶火,涨沸豆浆。
  第三道工序是点浆:
  将涨沸的豆浆换盛瓦盆,温酸浆(酸浆即上次制作豆腐保存下来并隔夜发酸的豆腐水)点入,封盖养浆,所养豆浆半小时左右生成豆腐脑儿。
  第四道工序是包块:
  用装有石块的笊篱循环挤压豆腐脑儿,去其余水,瓷碗中放置手帕大小包袱,用小勺把豆腐脑儿舀人碗中,全袱把豆腐脑儿包紧,稍后放置两块夹板之间除去水份。
  第五道工序是火煮:
  将夹板间除水的豆腐解去包袱入笸箩,待豆腐块余热散去再捣碎姜黄和水煮染上色,透熟着色出锅后,再添盐复煮。
  第六道工序是上串吊挂:
  用细麻线在每块豆腐横面拴挂,块间用五米轴子间隔,豆腐块晾晒脱水后,豆腐两面“十字”凹现,黄豆腐制成。
  倘塘黄豆腐生产系世家传方,相传明洪武13年前,土著居民磨制豆腐食碴弃浆。随明军入滇过倘塘的南京籍200余户秦、李氏汉人驻倘塘,教会当地居民做豆腐的工艺及食用方法。
  自此,当地居民利用本地资源,结合秦、李氏制作的豆腐工艺,制作出鲜嫩可口的线栓黄豆腐。
  黄豆腐生产沿袭至今,倘塘村委会计有300余户1000余人沿用传统工艺生产制作倘塘黄豆腐,其中,杨树荣、杨桂英、顾琼、何良拄、周广令、晏学美、晏学才、陈亚琼、李树莲等60余户村民成为骨干。民乐街尤祥飞成立宣威市倘塘黄豆腐制品有限公司。
  倘塘黄豆腐走红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节暨商贸展销会。2002年参展第三届中国昆明国际旅交会,荣获旅交会科技兴旅优秀旅游商品大赛“最佳创意奖”;同年热卖中国昆明商品交易暨商贸洽淡会。2003年至200,4年,连续参展在昆明召开的旅交会、商交会及粮食食品交易会。
  现黄豆腐年生产量500余吨,销售至广西、昆明、玉溪、曲靖、会泽等地,年均销售额200余万元。倘塘镇成立黄豆腐协会,申请黄豆腐商标注册,把为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扶持调整为规模化和企业化生产。
 &&&&&&&&&&&&&&&&&&&&&&&&&&
 师宗县高良乡纳平山村——蜡染之乡
  师宗县高良乡纳平山村距县城94公里,距以马公路约2公里,属定居型纯苗族村寨,平时使用语言主要有苗语,兼使用汉语。
  很早以前有文字,现已经失传。现有农户65户,人口310人,主要农作物有生姜、绿谷、玉米、早稻等,年人均收入400—500元。
  蜡染是苗族的一项传统手工艺,主要作用是保持麻料原有色泽,蜡液对麻布形成保护层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美观性、工艺性。
  主要用于制成衣、裤、裙、包头、腰带、绑腿及背包、背兜等,大部分自制自用,少部分到市场交易。
  麻布制作和蜡染工序复杂,从种麻、收麻、洗麻、煮麻到晾干做成麻丝,经纺织做成麻布,然后在麻布上用蜡画出各种花纹,染成色,最后布料制成衣裤,须经过十余道工序。
  苗家妇女一般一次做成麻布长约10—50丈不等,口面宽l尺2,用时根据用途裁成大小不一形状,把野蜂蜡煮化,用蜡刀在麻布上画上各式花纹,多使用菱形、方块等几何图案和花边图案,再用土靛染色,晾干后去蜡,留下白色花纹图案,最后在花纹上用彩色线绣形,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调。
  蜡染的主要制作者是苗族妇女,一般从7--10岁开始随年长妇女制作,经老一辈口传心授和自己实践,基本上所有女性都能制绘图案。
  &&&&&&&&&&&&&&&&&&&&&&&&&&
师宗县竹基乡六丘村——花灯之乡
  师宗县竹基乡六丘村民委员会六臣村距县城21.5公里,座落在半山半坝之间,山环水绕,公路穿村而过,六丘村一分为二,全村共有320户1.326人,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铸造业创收。
  六丘村原名“鲁且”,彝语“鲁”为大村,“且”为河畔,意即河畔的大村。后易“鲁且”为“六丘”。
  民间传统花灯始于民国年间,现有“振兴文艺演出队”和“红杏艺术演出队”两支文艺队伍,有演员54名,排练的文艺节目有《包二上学》、《“三个代表”到农村》、《盘江春早》、《豌豆开花角对角》、《叫你千万莫装佯》等文艺节目110个,节目有传统的花灯歌舞,有反映农村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的现代剧目,分别到曲靖、泸西、路南、陆良等地演出。
  两队年演出90余场,创收54000余元。“振兴文艺演出队”为青年演出队,“红杏艺术演出队”为中老年演出队,另有部分年近花甲的老人不甘寂寞,三五成群集中到农家唱传统花灯,如《山伯访友》、《十二属》、《绣香袋》、《正月哥哥来接妹》等传统花灯节目。
  六丘村传统花灯演唱历史悠久,解放初期(当时属于罗平县),罗平县派文艺辅导干部到村传授音乐舞蹈知识,排练的文艺节目有传统花灯剧《三访亲》、《包二回门》和部分革命歌曲。1952年,送爱国粮,根据上级安排到师宗县城演出。2004年10月,参加曲靖市个体文化户调演,获优秀奖。
  &&&&&&&&&&&&&&&&&&&&&&&&&&&&
麒麟区三宝镇民族民间歌舞之乡
  三宝镇是曲靖市的南大门,距麒麟区8公里,定居点始于唐朝中期,筑城于明代,俗称“靖州”古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建三个宝塔得名“三宝”。土地面积12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717亩,平均年均降雨量800—100O毫米,年平均气温14.6℃,总人口60058人。有汉彝两个民族,辖12个村委会,72个村民小组,85个自然村。境内沾潦公路、326国道、曲陆高等级公路和南盘江纵横南北。有丰富的热水资源和沙石料建筑材料。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青峰山安国寺闻名遐迩。区位优势较好,文化资源丰富。
  三宝镇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民族民间歌舞演出自明清时代就广为流传,每年春节演出,从未间断。
  三宝的地灯以民间小曲、歌舞小戏演唱为主,附加一些“杂耍”、“打岔”等表演。每年腊月,有灯班、灯会组织的村子就拉起灯班、灯会,边扎灯边排练,一般情况下扎虾子灯、鱼灯、排灯、猴子灯、走马灯、龙灯、虎灯、寿灯等各一对,每晚会聚温习前辈口授之节目,正月初二试出灯,出灯前先“迎灯”、“阅庙”,即“拜庙”,三宝人叫“祭灯”,然后下灯贴。以后在各村巡回演出十天半月,以广场演出为主。
  每场演出先演“杂耍”或“打岔”,后演大调、小调节目。音乐唱腔属明清小曲、民间小调。曲调清新欢快,抒情流畅,轻歌有余,高昂不足,节目内容以颂民德、歌民性、唱民情、长民志、劝民心、娱民生、立民信、建民功为主。正月十六“送灯”、“烧灯”,即结束当年演唱活动。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没有灯班、灯会组的村子,则以耍龙、舞狮为主,附加毛驴、彩船、蚌壳、鹭鸶、高中跷、大头娃、背假人、寿星、财神等,有的村子也在杂耍中穿插一些花灯歌舞。正月初一或初二开始巡回演出,三宝人叫做“贺”,正月十六前后结束,年年如是。
  悠久的文化历史为三宝储备和培养了大批的文艺人才和众多的文艺队伍,他们在继承发扬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发展了新编古装剧、现代剧和花灯歌舞。特别是近年,为了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让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各个文艺团队都加大了投入,在注重提高文艺人才的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加强了文艺队整体素质提高的建没。彝族歌乐舞、花灯歌舞,现代歌舞、民间歌舞、洞经古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吹打乐、民歌、高跷、毛驴、彩船、蚌壳、鹭鸶、龙腾狮舞,应有尽有,群众文艺新老结合,红红火火。
现有陈家山洞经音乐团,三宝、兴龙、何旗的龙狮表演队,三宝、五联的高跷及民间杂耍表演队,雅户、三宝村、川龙衬、亮子村、桥头村、罗汉山村等老年文艺队,及雷家庄、青峰、温泉、隽旗村、张家营、鸡汤中上村、田家堡村、长坡等业余文艺表演队伍,截止2004年底,全镇共有村级文艺队24支,其中三宝、兴龙、温泉、五联、枧槽坝文艺队每年演出200场次以上,他(她)都分别为节假日活动、各类庆典及农村婚丧、老人祝寿等提供有偿演出活动,以文补文,逐步走向市场。
  他们自编自演、歌唱祖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实的体现了兴邦、教民,引导人们崇尚科学,掌握科学,团结友爱,争做文明公民,促进了三宝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来到三宝镇时,只见这儿的男女老幼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奏乐,有的在舞龙舞狮,非常红火热闹。
  我们听说,几年来,在镇政府牵头带动下,他们先后组织文艺队伍到市、区单位慰问演出,应邀到其它县市演出,深入街头、村庄、农户家中演出千余次。
  &&&&&&&&&&&&&&&&&&&&&&&&&&&&&&&&&&&
篾编工艺之乡
  白岩是富源县大河镇所属的村级委员会。
  该村距富源县城23公里,距离大河镇5公里,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以自然村寨为单位,下设1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是一个汉族聚居的山区。
  白岩村自然资源丰富,全村有耕地面积3225亩,人均0.56亩。该村地处河谷槽区,河流纵横,境内竹林较多,面积达2500多亩,有金竹、青竹、紫竹、佛竹、参竹等多个品种。全村所有村寨均已实现“三通”(即通公路、通电、通水)。制作和销售篾编工具是白岩村委会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随着“篾编工具”影响力的扩大和社会需求的增长,现在白岩村已形成了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能编篾器的局面。据村委会近三年统计,篾器年销售收入达46万元,约占该村副业经济收入的26.8%。
  白岩村编织篾,自清代就已开始,主要是用竹子编织一些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如背箩、簸箕、筛子、篮子、粪箕等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所用工具。
  由于用竹子制作的日常用具结实、美观、耐用而颇受劳动人民的欢迎。
  白岩村地理条件优越,比较适宜竹子生长且质地较好,编制出来的篾器美观耐用深受大家的青睐。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大河镇白岩村的篾器全县闻名,在群众心目中已具有“品牌”影响,大多数群众都喜欢购买白岩村制作的篾编用具和工艺品。
  在白岩村寨所有在家务农未外出打工的村民,都是一边种地一边在家编织篾器来提高其经济收入。
  目前,篾编交易已成为了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13个村民小组能编会织的人达1000多人,且有100余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从事着竹编业,十五、六岁的小孩便可独立编制篾产品。
  全村男男女女都是篾编巧匠,各家各户都呈现出一个家庭一个作坊,一个人做一个产品,全家人一起编织各类篾制产品的繁忙景象。
  白岩篾编这一传统工艺之所以有较高的名气,篾编业之所以有较大的发展,取决于它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和广阔的市场基础。
  制作篾编产品在原材料选用上非常严格,所有竹子必须是质地、光泽度较好、厚度适宜、且生长了1年以上的金竹。
  在制作过程中,划篾十分讲究,根据具体编织物体或部件的需要,篾片将被均匀地分成2—6层,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生产出不同工艺的产品。
  例如制作一个背箩,先把篾片均匀地划为4层,表层光滑的一层用于外包装,其余三层柔软,易编织则用于制作内框。
  一个背箩从制作到完成需经过划篾、打底、做内框、找支篾、挽口、扎口边五个工序。
  由于全村篾编产品在制作和选材上都十分讲究,这就构成了它质优、耐用、物美价廉的特点,非常适应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购买能力。篾工艺品以它的小巧、精制,实惠而倍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唢呐之乡
  迤德黑村委会阿给嘎村,位于富源县东南部,矿藏资源丰富,享有“八宝之乡”美誉的老厂乡,距县城约70公里左右。人口有58户246人,全村全是彝族,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
  阿给嘎村自然资源丰富,全村有耕地面积526亩,人均2.13亩。2003年,人均纯收入500元,境内山峦重叠,耕地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为1920米。年平均气温13.6摄氏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有广阔的森林,森林覆盖率为60%,交通便利,2004年建设为全乡的生态文明村,在寨子中建起了文化广场。
  阿给嘎彝族的文化艺术主要靠父母辈的口传身授,唢呐吹奏、跳歹、山歌是阿给嘎彝族的传统文艺形式。
  唢呐是彝族特有的民间乐器。
  据彝族老人讲,彝族唢呐演奏是祖传下来的,具体时间无文字可考。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整个大地,人们只能生活在船上,靠打渔为生,船上的人常听到从海底龙王殿传来悦耳动听的音乐声。
  有一家弟兄三人就把音乐旋律记了下来,并根据海里乐器的音色,制作了一种叫唢呐的乐器,传承至今。
  阿给嘎村的唢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会吹唢呐者有二十多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岁左右。
  平时,只是当地有丧葬喜事,三五成群在一起吹奏,逢节庆他们就集在一起吹奏联欢、娱乐。
  阿给嘎彝族的唢呐曲调很多,根据不同场合吹不同的调子。
  婚嫁时吹奏的调子有:
  出马腔、过街调、离娘调、官调、安席调、拜堂调。
  丧葬时吹奏的调子有:
  哭丧调、洞经调、送经符、启棺调、搭桥涮。盖房时吹奏上梁调等。
  阿给嘎歌舞,在当地也有一定影响力,遇到了庆贺祭祀均载歌载舞。舞蹈主要是传统的彝族转场舞,也自编一些自娱性舞蹈。
  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对阿给嘎村彝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采访,在中央七台、十台播出了阿给嘎彝族火把节的歌舞、唢呐表演。其中对68岁的黄培昌老艺人的唢呐表演进行了专题采访。
 &&&&&&&&&&&&&&&&&&&&&&&&&&&&&&&&
 踩缸菜工艺制作之乡
  铁翅踩缸菜,产于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阿依诺村委会铁翅村,该村被县政府荣称为“温饱文明示范村”,分为上铁翅村、下铁翅村,全村总计387户,人口总计1359人左右,6个社(生产队),全村达90%的村民都会制作踩缸菜,年龄在15—90岁的村民都会,本村占地面积2万亩左右,耕地面积1800亩,居住面积占3600多平方米。
  铁翅踩缸菜,从清朝开始,据传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此菜以精心挑选生长于海拔2100米冷凉山区的优质青菜为主要原料,用高原的清泉水洗净,挂于山林中风至半干,配以祖传的佐料,置于人高的木缸中(木缸一般用罗汉松树木做成,也有用沙树等木做成的,但罗汉松树木做成的缸腌制出的菜味道更佳,其余的木做成的缸腌制的小菜味道一般,一个木缸日装踩缸菜30—50公斤)。发酵腌制三月取出,经焦阳灼烤,山雾浸透数日,凉至上“霜”(一层白色雾状体)、干燥,经手工精心编制而成。
  铁翅村村民每年靠踩缸菜的平均收入达50%,每户最高可收人2000元左右,最低有450元左右。现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在铁翅已建立了一个加工产,名为“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铁翅酸菜加工厂”,工厂现有薄膜封口机四台。
  铁翅踩缸菜,吃起来清凉解暑,生津止渴,做菜煮汤时放少许,味道大增,是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酸香独特鲜美,消食御寒,增进食欲。
  此菜集山泉之清纯,溶山林之秀色,涵山村晨雾漂渺,担高原艳阳之精气,被誉为21世纪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最高的绿色天然食品。
 &&&&&&&&&&&&&&&&&&&&&&&&&&&&&&&&&&&&
罗平彝族歌舞之乡
  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泥勒村有70户人家,382口人。
  全村均为彝族。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泥勒村座落于马街镇色戈梁子中段,村后就是每年彝族火把节青年男女汇集的歌场。全村有耕地面积955亩。山地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56%;境内最高山为稀雾山,海拔2021米;最低海拔1805米;地处低纬度地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干湿两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6摄氏度;村内有两条小河,从北(村后面)流经全村,水源丰富。
  那色普人的文化艺术主要靠父母辈的口传身授。
  据当地有名的“摩石”那色普人杨小友讲:那色普人的歌舞是祖传下来的,具体时间无文字可考。
  但这支自称那色普的彝族支系有史以来就是本地的原住民族。他们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据说在混水淹天时代,彝族先民在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死伤众多,为不让死去的先人受飞禽走兽的侵扰。他们大声吆喝,悲凉地哭泣,手舞足蹈以祈祷亡灵得以早日超度。后在漫长的生活中逐一演变而成这种叫“跳歹”的舞蹈。
  “跳歹”是彝族丧葬祭祀的民族舞蹈。
  其动作刚健、奔放、明快、优美。舞蹈语汇明确,多套动作都叙述着那色普人生产生活的优美传说。完全是那色普人与大自然拼搏的完美体现。整个舞蹈记叙了彝族先民们从生到死的整个生活过程。
  据说有30多套动作。如:“措尔勒哥”(磕头),“色白朵”(跳三步)、“色白鸟”(跺三脚)、“西米地”(打燕麦)、“摆崴”(摽腿)、“阿子格”(挑刺)、“奴摆塞”(擤鼻子)、“白蹉”(蹉脚)、“尼”(蹬)等。
  那色普人的歌曲大多源于生产生活中。
  主要有婚嫁曲《取初》、《麦初调》、《取姑》、《依倮确措》和丧葬曲《确措》。《取初》旋律悲凄委婉,如诉如泣。是新娘与孩时女伴互相回忆过去的友情及美好时光,互相道别,祝福并祝愿新人永远幸福。
  这里的山歌有近1000首较为粗犷高昂,其中,情歌较为细腻和纤柔。
  借咏自然现象中美好的事物反映纯真的心声,曲调质朴、亲切;师承关系以家庭为单位,常年耳濡目染,世代相传。
  那色普人万围强是当地有名的唢曲牌传承人,此人能独立演奏有名有姓的曲牌近80余首。目前能有此造诣的艺人,已为数甚少。
  据我们了解:
  目前,泥勒村的那色普人形成二十至四十人为群体的文艺骨干。以唢呐和鼓为讯号,立即就能展开活动。演出服装全由村民自己刺绣手工制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衬底点缀着色彩艳丽的各式图案。全村每到火把节或村中有婚、丧、嫁、娶的仪式上,妇女们都要着盛装。2004年,曾参加罗平县菜花节开幕式演出。
  &&&&&&&&&&&&&&&&&&&&&&&&&&&&&&&&&&&&&
宣威山歌之乡
  杨柳民歌也叫山歌,即在山上唱的歌。
  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由先民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前,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会唱几首,内容相似,唱腔各有不同。海庆村委会播乐自然村彝族的唱法更是别具一格,韵味极深。山村百姓上山劳作在田间地块相互对唱,倾诉人间苦乐,传递男女爱情,山岩回荡,其乐无穷。
  70年代后期,花街盛行,在本乡范围内就有断头梁子、三丛树、杨柳口子、手巴岩等花街,专门以男女对唱山歌为主。
  先是五月端阳节,后来发展到正月初一到十五,八月十五,四乡八洼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少,不约而同的集聚到山上唱的唱,听的听,人山人海,凡是赶花街的地方草木都难生长。
  如今,赶花街已成为杨柳人民的盛大节日,重要的娱乐方式。
  杨柳山歌是抒发感情的情歌,触景生情,即兴发挥,自编自唱,有一人独唱倾诉情感苦乐,也有男女对唱表达双方情感,甚至有用山歌对唱谈情说爱,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歌词大多为四句,一、二、四句押韵,大多采用比拟手法,如:“细篾帽儿是两层,裁烂一层有一层,婆娘不是洗脚水,倒掉一盆有一盆。”
  前两句比拟含蓄,后两句实话实说,直截了当。
  山歌在贫穷落后的山区流传较为广泛,最容易被文化程度低的男女青年所接受,因为他们相知相爱又不会写恋爱信,更不会面对面的谈情说爱,因此,只有用唱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杨柳民歌的生命之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山区人民的两个文明逐步提高,文化教育逐年上升,大多数男女青年也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电视机、收录机逐步进入家庭,山里的孩子不再是放猪放牛学唱山歌,而是入学读书接受新的教育,向往山外的世界。因此,80年代以后出生的山里娃会唱山歌的不多,大部分已经不想再去探讨山歌之类的东西,他们已改变娱乐方式,近几年来以山歌为主的花街都被商贸交易会所占领,会唱山歌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
  民歌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它适应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
  从目前情况看,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保护,进一步挖掘和宣传其文化价值,使这一民间歌曲得到不断传承和发展,让杨柳的花街成为山歌的海洋。
  曲靖遍地是宝,非遗项目比比皆是。我们仅仅是依据自己所见所闻,收集了上述一些实例——这只是浩若繁星的曲靖非遗的小小一部分。
  然而,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要想把此事做好,非得蹲下来干它十年八载不可。
  好在曲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赵立雄专门做了指示,市文化局纪爱华局长已组织专业人员为此辛勤工作了好些年。
  我们坚信,曲靖的非遗保护工作,一定会如“866”工程、“工业强市”工程等一样,取得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成绩来。
&&&&&&&&&&&&&&&&&&&&&&&&&&&&&&&&&&
节选自鹏鸣长篇纪实文学&&边陲明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03版。
<img NAME="image_operate_5483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003fpzqBzy6H3o6TxZQ66&690" WIDTH="690" HEIGHT="1000"
ALT="第七篇&非遗保护&&造福子孙"
TITLE="第七篇&非遗保护&&造福子孙"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乡村风光的古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