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经典句子最重要的什么?心理上的。

人这一辈子,5件衣服就够了 - 一条 - 腾讯视频
我的钱包
看视频、登录、分享...多种方式都可以获得V币哦!
登录之后可以领V币换礼品喔~
专辑总数据(共699个视频)
今日播放量:3.9万
总播放量:7.2亿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每晚二更 一个睡前暖心故事
非凡职业挑战任务
国民党王牌军队兴衰纪实
373天记录真实乡村
人物、地理传奇
独具匠心,自成一派
人生冷暖的家庭往事
纪录片热播榜
?13,826,478
?10,419,433
?9,843,260
?4,185,204
?3,063,944
?40,650,906
?38,506,945
?36,600,401
?27,328,938
?21,128,564
?3,053,407
?2,619,820
?1,816,445
?1,767,195回过头来看,这2011年我做过啥呢?
我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呢?
呐,貌似感慨也挺多的。
当然,最想说的是,真感谢一些温暖的文字,一直支持着我前行……
2011年,你可知流行在网络上最最热门的心理文章有哪些呢?
以下的75篇文章也许你看过不少,关乎那爱情的风花雪月,曾一度激励我们前行的文字,或许其中有那么一两篇还是你的人生座右铭。而你,又是最爱哪一篇呢?
&&&&&&关于爱情的风花雪月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就业那些事儿
激励前行的言言语语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为什么人会嫉妒他人?在各种情感中,嫉妒并不令人愉快,看上去不会带来任何长期或短期的好处,人们自己也羞于承认。在进化心理学家看来,挖人墙角和小偷小摸都是可以理解的行为,那嫉妒到底有何意义?专栏作者蒂尔尼(John Tierney)在《纽约时报》上撰文,介绍了嫉妒这种情感带给人类的利弊。哲学家曾经就嫉妒有一些讨论,但一直缺乏实证的解释。也许是因为对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大多数人来说,嫉妒都是一个不好意思提及的话题。好在通过一项由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希尔(Sarah E. Hill)和德尔普里奥尔(Danielle J. DelPriore),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沃恩(Phillip W. Vaughan)进行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嫉妒有更多了解。这项成果发表于10月出版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这项研究的对象是纯粹的嫉妒(envy),而不是妒忌(jealousy)。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嫉妒是对自己没有的事物的渴望,而妒忌是因为将某件事物输给了别人。如果你想娶安吉丽娜·朱莉做老婆,你会嫉妒布拉德·皮特;如果你担心你的女友抛弃你而投奔皮特的怀抱,那就是妒忌了。(注:此处仅仅是找了两个中文词来代替envy和jealousy,不代表中文中有此差别)嫉妒让头脑更高效科学家对他们所在的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第一个实验研究回忆过去的嫉妒经历对人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学生分为二组,要求第一组学生写下一些嫉妒他人的经历;第二组作为控制组。随后,二组学生要阅读一些由研究人员虚构的采访报道。一些谎称与参与者同校的“学生”,在采访中回答了一些有关学习和目标等问题,但并没有说可能会引发嫉妒的话。每名参与者会观看两位与自己性别相同的虚构的“同学”资料。与控制组相比,第一组学生花了更多时间阅读采访报道,事后也能回忆起更多采访者的细节。这也许是因为,回想到过去关于嫉妒的记忆,会使人更加关注当前的同辈人,即使这些采访对象并没有表现出特别过人之处。过去的嫉妒会让人思维更加敏锐,那新近的嫉妒会有什么效果呢?研究人员让参加实验的学生们观看一组伪造的同性同学的报纸采访和照片。“同学”中既有长相出众开宝马的富二代,也有长相普通开着破车靠拿奖学金上学的普通人。参与者看完这些人的资料后,研究人员询问学生们的感觉,并测量他们阅读每个采访对象花费的时间。结果在意料之中,那些让人嫉妒的家伙吸引了学生们更多注意,学生们也能记起更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正如研究人员在文章中提到,嫉妒能“引发大脑产生一连串高效率的认知活动进程”。嫉妒有性别差异吗?关注那些我们嫉妒的人,可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提高自己的办法,或者发现对方的弱点,找到将他拉到自己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战胜对方的办法。尽管后者不是那么光明磊落,但在人类长久的为资源与地位竞争的历史中,这种心理也有管用的时候。为了寻找嫉妒与进化的关联,希尔博士和她的同事观察实验中男性和女性对同性照片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女性更有可能会对外形靓丽的同性产生嫉妒之心,这也符合了进化心理学家的理论:外表对于女性繁衍后代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中,男人繁衍后代更重要的因素是财富。而在实验中,男人和女人对于财富的渴望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别。女人嫉妒一个宝马女的程度和男人嫉妒一个宝马男的程度是差不多的。你或许认为这是因为随着妇女的解放,更多女性投入工作,使得金钱对于男性和女性变得同等重要;或者是因为金钱可以交易成其他物品,因此它对男性和女性有同样大的吸引力。正如希尔博士所说:“女性和男性一样看重财富并不特别出人意外。毕竟,不管从进化论观点还是从其他角度,如果女性对某种东西不感兴趣,男人也不一定会去拼命争取了。”嫉妒是善是恶?肯塔基大学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2008年出版的研究汇编《嫉妒》(Envy)的编辑史密斯(Richard H. Smith)称,这项来自德克萨斯州的新实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清楚地证明了记忆及注意力都与嫉妒有关。这项研究同时也支持过去人们对嫉妒的理解。史密斯博士表示,传统上说,嫉妒与眼睛有关。“envy”一词即源自拉丁语“invidere”,本意是指不怀好意的看,或是投去“魔鬼之眼”(evil eye)的一瞥。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嫉妒在本质上是一种恶意的行为。其他研究人员却有不同意见。例如荷兰心理学家范德温(Niels Van de Ven),就将嫉妒分为善意和恶意二类。善意的嫉妒会使人学习模仿嫉妒的对象,从而提高自身;恶意的嫉妒则会使人想方设法发现对方的弱点,把对方拉到和自己相同的水平上。正如史密斯博士说:“善意的嫉妒使人心胸宽广且斗志满满,而恶意的嫉妒使人目光狭隘且充满怨恨。”不管被冠以怎样的称谓,嫉妒都会消耗人们宝贵的心理资源。在德克萨斯的研究人员做的另一个实验中,一些学生在观看某个有钱有魅力的同龄人的报道,随后进行一些困难的文字解谜测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被唤起嫉妒情感的学生,更快放弃了解题。这些人显然是一种名为“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心理现象的受害者。它原本指当人们在自我控制的过程中,能量逐渐消耗,最终殚精竭虑。现在看来,嫉妒也可能会耗尽同样的资源。诚然,嫉妒能使人思维更敏捷,提升记忆力,但同时也会带来损失。即使是嫉妒,也不是件容易事。读到这里,你还准备去嫉妒你那些优秀的同辈人吗?转自果壳&&译者:chengmine&&原文:Envy May Bear Fruit, but It Also Has an Aftertaste
  一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者一直试图找到构成人们性格的“原始材料”。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不理会第一人称的解释——人们自己讲述的人生故事。毕竟故事总是故事,人们在不同场合,对不同人说的人生故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10年来,一些心理学家说,人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讲述也应该包括在对他们性格的描述中。最近一系列的新发现正在帮助这些心理学家证实这一点。  人们的自述影响行为  已有研究发现,慷慨大方、有公益意识的人虽然可能社会背景不同,但他们讲述自己人生故事却有一种相似的特征。同样,那些通过心理治疗摆脱心理疾病烦恼的人也有差不多的讲述方式。  “当我们最初开始研究人们的人生故事时,大家都认为是没用的好奇心,”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发现,人的这些自述每时每刻引导他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他如何看待过去,还影响到如何在未来看待自己。”  研究者已经发现,人类的大脑对叙述性的构造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力。人们如果在一个故事的环境里碰到实际情况,要比用列表方式记得更加精确。如果法律论证用一个故事的形式出现,人们就会觉得比单纯的判例更让人信服。  不同人的故事反映不同性格  当实验参与者讲述人生故事时,心理学研究者录音和记录下这些故事。  研究者分析发现,人们现在生活的内容和他们的人生故事之间有着强烈的交叉关系。那些存在情绪问题的人总拥有美好的记忆,但是那些记忆中的场面通常含有灰色的地方。比如婚礼本来是十分完美的,但是伴郎因为喝醉突然倒在地上。每一个这样的故事结尾,似乎总有这么一点遗憾。  不同的是,那些在公益意识测试中得分很高,乐善好施的人,往往用相反的顺序看待自己生命中的许多事情,总是苦尽甘来。他们也许在六年级的时候考试不及格,但是遇到了好老师,在七年级的时候成绩变得很好。  每个人讲述的故事本身各不相同,不过关键是,叙述的话题总会对他们的行为有影响。麦克亚当斯说:“当涉及重大选择时——我应该和这人结婚吗?我应该接受这份工作吗?——人们会暗暗地借鉴这些故事,不论他们觉得有用还是没用。”  自述让人感到自身力量  从定义上说,任何一个人生故事都是一种对往事的重构。然而,研究显示,人生故事既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变化无常的。它只会随着时间逐渐改变,和有意义的人生事件紧密相连。  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乔纳森·阿德勒发现,人们对自己接受谈话心理疗法体验的描述能够表明他们心理康复的情况。  阿德勒意识到,实际上那些已经康复的心理病人关于自己人生经历的讲述都是类似的。他们在幸福感测试中的得分也最高。  那些在研究中幸福感得分较低的人更可能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看作自己性格的一部份。  阿德勒说,这些发现表明,在有效果的时候,谈话心理疗法让感觉无助的人们体会到自己的力量,继而改变他们叙述的人生故事。  【相关链接】  第三人称更舒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生故事是如何构筑在显示时间里的,研究者最近探索人们对最近经历的回忆方式。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在回忆时采访的角度——是第一人称方式,还是像看电影那样的第三人称方式。  200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测量参与实验的学生怎样对坏的记忆作出反应。不论是一次争执还是一次失败的考试,这些记忆都是用第三人称回忆的。调查者们发现,和第一人称相比,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回忆不好的往事明显不那么让人不舒服。  研究的作者克洛斯说:“我们的实验表示,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把和自己的距离拉开,允许你重新体会过去的经历,集中注意力于为什么你会感觉不舒服,而不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记忆和自述  所有上述发现都显示,人们重新找回记忆的方式,会一天又一天地加深和重塑他们的人生故事。这一过程日复一日,人生故事又会回过来给这些场面添加色彩。  尼克·韦斯特斯瑞德是一名加拿大大学生。他说,在最终清楚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恋者后,他能够带更多的同情心重新解读自己的许多痛苦记忆。他20岁时错误看待了和一个朋友的关系。他的那个朋友不是同性恋者。他现在把那段关系的结束既看作是一个痛苦的教训,可看作自述的一部分。他说:“我想,如果我表明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可能就不会把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也可能不会。”  【相关实验】  探究不同的叙述方式  心理学家已经向人们展示,解读记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人将来的行为。在2005年公开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大学生回忆最让他们感觉窘迫的时候。这些大学生往往形容自己在中学的时候不怎么会和别人交往。他们中的一半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重新想象自己往日的屈辱,另一半用的是第三人称的方式。  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实验的结果产生了两种明显的不同。用第三人称讲述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他们和中学时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而在那些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大学生中,能对自己有这样评价的要少很多。研究者提示说,第三人称的角度让大学生反省自己人际交往上的缺陷,因此能取得更多心理上的进步。  而且他们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完成心理问卷后,每一名研究的参与者都在等候室里和另外一名学生一起呆上一会儿。他会以为另外那名学生也在参加同样的心理学研究。实际上那名学生却是为研究小组工作的,他秘密记录下和研究参与者的谈话。这名“双重间谍”一点也不知道参加研究的学生先前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讲述自己在中学里的遭遇。  录音显示,用第三人称讲述的学生要比其他参与研究的学生会交际得多。“在觉得自己已经改变很多后,他们更有可能主动和别人交谈,”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心理学家丽莎·利比说。她还说道:“我们认为,在感觉你已经有了改变之后,你会觉得,‘哇,我真的有了进步,’而且这会让你有劲头。”  影响以后的行为  利比博士和其他人还发现,用第三人称方式描述将来的行为可能也会影响人以后会做的事。  至于这些研究成果是否和不断改善自我,比如坚持一种饮食方式或者获得学位、看完一本小说有联系,目前还不知道。同样,专家们说,他们还不清楚用第三人称描述的方式是否对某些人、某些记忆比对另外一些人或者记忆更加有作用。此外,还没有人知道,那些根本性的性格特征,比如神经质或者外向性格,会如何塑造人们对自己一生的自述。  不过这项新研究还是取得了从前未有的成果:说一个有条理的故事。一个人把自己看作在一部电影或者戏剧里演出并不仅仅是幻想。对于人们怎样知道自己是谁,怎样知道自己可能变成什么样,这都是非常根本的。  by严洁
  昨天,先是看到一个老外,说了一句很震撼的话。  “你个人的项目,应该有四分之一会失败,否则就说明你的冒险精神不够。”  (Expect and hope that a quarter of your projects fail. If not, you're not taking enough risks. --Adam Smith)  我心里一动,心想这些天,我是不是把个人的失败看得太重了?  失败完全可以理解成积极进取的结果,只有生命力充沛的人,才可能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味地恐惧失败,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丧失进取心。  没料到,几个小时之后,创业家Chris Dixon也谈到了这个话题。  他说:“八年前,找工作时,我四处碰壁。投了几百份简历,一无所获。大公司不给我面试机会,风投公司说他们只要有经验的人,而创业公司那时正在大批裁员。宏观经济糟透了,我自己的领域(互联网消费)一落千丈,我的简历又缺乏亮点,于是就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  但是,Chris Dixon后来感到,这一段经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帮助最大。为什么?  “因为这些挫折让我的脸皮变厚了。我开始意识到,雇主只是拒绝我的简历,而不是拒绝我这个人。既然不是对个人的否定,我又害怕失去什么呢?所以,我就更加大胆(或者说更加厚脸皮)地去找工作了。最后,终于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我(感谢他们不看重我的简历),此后的一切都很顺利,我走上了事业起飞的大道。”  他得出了结论:  “遭受挫折,并不是坏事。因为,人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大值函数(由所有尝试中最成功的一次决定),而不是一个平均值函数。即使现在,我每天在生活中,还是会遭到拒绝。朋友想安慰我,但是我却要告诉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我在不停尝试。如果你不是每天被人拒绝,那就说明你的人生目标不够远大。”)  读到最后一句话,我的心豁然开朗。这个夏天挥之不去的一些烦恼,顿时平静了。  丘吉尔说过,“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Success is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ing enthusiasm.)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是你的勇气和进取心的最好证明。它们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把你和那些决心放弃的人拉开差距。  所以,不要害怕被拒绝,这其实是对你的肯定和褒扬。  by阮一峰
有时候,自己的意愿一定要自己用力去捍卫的。——心理社  星期天,你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打算看会儿书,听点儿音乐。  你拿出新买的碟,正在拆包装,手机铃声响,你看着屏幕上跳跃的名字,根本不想接,可铃声不依不饶,你叹口气,接了。  明明厌烦,接通的刹那,你却解释:“对不起,我刚在洗手间。”  电话那头哭声频传,你头皮发麻,朋友梁需要安慰——她经常需要,这次不知是工作还是感情出现问题,你做好耳朵发烫的准备。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直到你听到手机里的嘟嘟声,还有别的电话,才终于摆脱喋喋不休的梁。  新电话是领导打来的,他给你布置新任务,但与工作无关:“快!我晚上出席一个婚礼,帮我起草一个证婚人致辞。”  你完全可以说,不在家,但想想,觉得不好意思,你点头称是,“没问题”,转身打开电脑。  拆了一半的新碟被你放下。  等你终于拼凑完致辞,你的一个师弟上线。你躲他不及,他已开始发笑脸问候你,他说:“师姐,帮我看看稿子吧。”  他几乎一看到你,就要给你发新作,然后提要求,“帮我改改”,“帮我推荐个地方发表”。  你曾试图封掉他,又唯恐被共同认识的人揭穿,那多不好意思,于是你留着他在网络聊天工具上,如同留着一个时间恶瘤——这样的恶瘤,他不是唯一一个。  天快黑,你的新碟还没拆开。你突然想起,昨天答应一个同事代买某个品牌的化妆品,你家门口就有间打折店。你冲出门,同事眼里你只要来回花半小时的时间,但你在店里挑选,磨赠品,你买的时候有,现在没了,同事会怎么想?你和营业员说来说去,说来说去,你抱着一纸袋化妆品出门时,松一口气,但你的一天已快过去。  问题是你不开心。  你接收朋友梁的负面情绪时,对你的心理愉悦毫无建设,你早该明白你的倾听不能解决她的习惯性哀怨,只会预约她下次的倾诉。你偶一为之,出于友情,但她一而再,再而三。她把你当垃圾桶,而你眼睁睁看着时间扔在废纸篓里。  你难以开口说拒绝,因为你怕领导不高兴,怕师弟认为你不热情,同事说你不尽心。但尽心、热情?前提是帮别人忙,你高兴,忙帮得有意义。现在的情况是,你帮的忙十分之九别人找谁都一样,只有十分之一,非你不行。只因为你好说话,对方才会找到你,下一次,他们还找你。  你忙忙碌碌一天了,一张碟还没拆开呢。  如果你早上拆开那张碟,在音乐中享受平静,你再翻开书,你今天扔在废纸篓里的时间拿出三分之一来,起码能读一万字。  你最好的时间总被突然出现的人或事占据,你最想做的事往往成为一种牺牲,最后变成奢求,你每次都让位,其实你对自己最狠心。  让位。你今天让的是一张碟,明天还会让什么?  你并没有意识到,别人在置换你对生活的安排,从一天到几天到更久,渐渐的,无数个别人组成团队……  你打个寒战。  总有人情世故,总有一些人际关系需要维系,故交近友,亲戚同事,但这些只占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的时间确实要献给亲情、友情,但不是全部。  其实你的心里最清楚哪些是别人需要你,非你不行的十分之一,哪些是你可以拒绝的十分之九。你能把这十分之一做好,对人对己,都足够了。  你说,也许,下次别人会注意,类似情况不会出现?  你不能被动指望别人发善心不再打扰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你要掌握主动权。你美好的今天、昨天还有某某天已经被置换,不拒绝,就无法杜绝,难道你还等待着烦恼复制下去?  别说你不好意思,任何人提出要求时,都是试探性的,虽然有人的姿态势在必得。除非当个烂好人就是你的目标,否则,那十分之九该为你的人生目标、理想生活让位——还有什么比它们更重要?  我们从来无法控制会发生什么事,唯一可控的是面对事件时我们的态度——谁都不能安排你的生活,除了你自己,除非你愿意。by林特特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很多遍,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答案。  以前的很多个夜晚,我和雅妞在广深两地的小公寓里互发短信,我们用同样的一句话安慰彼此:他的白马坏了,他在路上了。  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究竟是不是真的,哪个姑娘没怀疑过自己以后会不幸福呢?谁也没有真正笃定过,关于爱情。我们能确定的只有自己。  一个没见过面的姐姐跟我说,那年她已经不年轻了,所有人都怕她嫁不出去了,可是他还是来了。她对我说,不要害怕,他会来的,只是早或者晚而已。  我也有过很多的疑惑:我怎么会知道就是他呢?万一我错过了他怎么办?这世界上会不会根本就没有那个他?  这些答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恐慌。有时候,因为这恐慌,我们会莫名的答应一个丝毫不想去的约会,结果最后落荒而逃,自尊在那刹那丢盔弃甲。因为这恐慌,我们会以为某些人渣某些烂桃花就是真命天子,于是百般讨好,低到尘埃,最后自尊爆发,才清醒这位爷原来只是个打酱油的配角。  他到底在干什么?如果他真的会来,为什么不早到一点呢,为什么要让我们忍受孤独、脆弱、卑微、虚伪、落寞,都不敢再奢望会有一个人会真的出现。  前天我用感冒中的浓重鼻音,边拿纸巾边擦鼻涕的同霸占沙发的南方小姐说:他总是会来的,在他没来之前,你就好好走你的路就好了。不要因为莫须有的纠结去折腾自己的人生。  她问我,他真的会来么?是的,他真的会来,只是很可能是你完全没有想到的一个他而已。  可是他真的来了的时候,你们是否准备好了看到他的双眼,你们是否准备好了放下过往偏见好好接受一段全新的感情,你们有没有一颗真正能享受细水长流的心。  当我不再是十二公主,而是T太太的时候。当雅妞不再是雅queen,而是M太太的时候。当丸子小姐变成L太太的时候,当MISS小蜜变成F太太的时候。  我们回头看,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会嫁给这个男人。  我记得第一次见T先生,本来说好的地方。中途他发来一条短信说,那里太远了,能否改到一个就近的地方,反正我就是地铁多坐几站。如果是你,这样的男人你是不是会马上PASS。  丸子小姐刚认识L先生的那会,他还沉浸在异地恋的纠结当中,无数个夜晚她像知心姐姐一样安慰着这个男子。回头跟我说:我真的不知道对他有没有感觉,他可是个胖纸,我从来没喜欢过胖纸。  雅queen去见M先生的时候,正处在对接二连三烂桃花的伤心失望中,对和老同学相亲这种戏码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就是这样狗血见面的剧情,居然成就了最后的终成正果。  很多姑娘总以为他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人,会有那样美丽的出场,会踩着云彩在那一刻闪瞎你的双眼,又或者是衣带飘飘潇洒的让你恨不得冲上去抱住他的大腿。  STOP!梦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你以为你应该配的是一个多金有品味的大叔么?不。高档西餐厅、音乐会、欧洲旅行这种对大叔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或许可以拯救你的公主梦,但却绝对拯救不了你的人生。  你以为一副装B像藐视人生的文艺男青年才能触摸到你的灵魂么?不。谈谈风月,聊聊村上春树,挑剔一下咖啡是不是够高级,这种装B事件如果你涉世未深就算了,如果你已经老大不小,还躲在文艺里不愿意面对真实的世界,那还是擦亮眼睛赶紧醒来先拯救自己的灵魂吧。  你总希望遇到一个懂得在什么剧情就演什么戏码的他。不。在你期待的时刻紧紧搂住你,在你伤心的时刻懂得逗你笑,能咆哮的说出肉麻的表白,永远眼中只有你,永远只想和你在一起。如果现实都是这样,那谁还用去看电视剧,那谁还会去买小说。完美的人,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那个他,或许贱的你咬牙切齿,就像王小贱一样,损人不带脏字,没有什么大出息,也不儒雅贵气,他只能在生病的时候递一杯热水给你,只能在你身边陪着你在每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  那个他,或许真的其貌不扬,没有标准的身材,不时尚也没什么品位,就是只愿意看着你穿的美美的,自己却穿着三年前的T恤衬衣。不会嫌你不够性感,每天都希望早点回家,每天都只想抱着你入睡。  那个他,或许不够有钱,没有房也没有车,但是他不抱怨也不愤怒,默默奋斗,为了让你过上更好一点的日子,忍受了许多的辛酸却不愿意说。他很想说,再等等我。可是他不敢,他只能尽可能对你好,但如果你能遇上更好的,他也可以放手让你走。  这就是平凡人生里的平凡事。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将这样平淡走完一生,我们只能一起把自己的人生慢慢从50分、60分走到70分、80分、90分。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希望做到90分,那剩下来的时光用来做什么呢?  这一生还有那么的长,比你们想象的都要长的多。  我时常回头觉得,我这样平凡的一个人,五六年的时光居然也遇到了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事,发生了如此多的转变。往后的二十年、三十年我都想象不到会发生什么,好期待呢。  可是你们呢。  有一次雅妞在我家,我们一起看电视相亲。看到主持人说女嘉宾才20岁的时候,她忍不住跳起来说:天杀的,这个年纪干什么不好,也学人来相亲。  你们的人生已经被社会和舆论绑架了,但是你们却决然不知。天知道,你们还将错过多少值得遇到的人或事。  有一首歌叫《爱的代价》,张艾嘉唱过,李宗盛唱过,梁咏琪也唱过。  什么叫爱的代价,代价就是: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就是爱的代价。  他在哪?他什么时候会来?管他呢?我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好好体验人生。你来了,我们就一起走。你不来,我边玩边走,也总是可以走到最后的。  PS:最近听到许多人跟我说一句话——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雅妞也曾经跟我说,我们俩就是百搭品。所以,很多时候真的也不是说你够好,就能遇到。真的还是要放宽心。  拿一句学术的话来说:难道还不允许概率这件事存在啊。by十二
十六分钟的视频,完完整整地看了。怎么说呢,天生乐观的纽曼只知道对他人夸奖能够使到对方心情愉悦,然而他似乎只是仅仅知道而已,他快乐吗?也许。直至他遇上了维多利亚,那个她千方百计想让她笑的女孩。然而眼前的这个女孩却怀着悲伤的往事忘记了微笑。纽曼离开了,也曾一度忘记了微笑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他看到了真正的微笑,当他经历悲伤,深切地明白最真挚的微笑是多么感染他人的时候,重遇维多利亚,却发现这个女孩儿居然微笑了……为什么呢?结局是怎样?你猜猜?十六分钟的视频就像一部微电影,省去很多叙事枝末,可却相当相当感人。真希望你能完整地看完,然后,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
“拖累症”可被定义为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指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对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重心。那种沉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甜甜圈,中间是空的,有什么东西不见了,必须要用什么来填充一样,但又总是填不满。像是酗酒的人,他们会沉溺在酒精中,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止境。还有些拖累症的外在表现也许是被社会认可的,就像工作狂,但是本质是不变的,这只是另外的一种拖累形式,沉溺于工作而不是快乐工作。还有些症状者潜意识里会把别人当作一种“拖累”,时刻准备着为别人负责,哪怕对象是并不熟悉的人。会表现出,常常想替别人扛责任,老为别人的事担忧焦虑,总有冲动去给别人建议,强烈的在意别人是否需要自己,当别人拒绝这种需要时就怒气横生,而且常常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的行为。拖累症者会受一种或以上的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的驱使。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十个问题,正式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需求呢?在财富过剩的年代里,幸福反而成了稀缺品。当工作的时候,渴望自由自在;当无所事事的时候,又企盼充实和忙碌。不幸的人总会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背着过去的沉重包袱,那些失去的真是不可或缺的吗?黑白颠倒的作息,一团糟的生活怎么可能带来快乐?追求到的财富不会天然转换成幸福,能转换成幸福的财富才有意义。腾不出空间来快乐,就会腾出空间忧伤;而理想能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1.我还拥有什么?不幸的人总会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当工作的时候,渴望自由自在;当无所事事的时候,又企盼充实和忙碌。自己认准了什么是最好的,但有时候事与愿违,于是就会为没有拥有的东西而苦恼。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只是他明白,他拥有的是他最想要的。2.有必要去补救吗?背着过去的沉重包袱有什么用呢?不要去追忆悔恨的事情,不要任由缺憾去占据心扉。试着去补救过错时,可能已经物是人非、时光不再。与其这样,不如反问自己,那些失去的真是不可或缺的吗?既然不是,那就把值得借鉴的经验保存起来,其余的就让它随时间一分一秒地成为过去,慢慢会淡忘。相信时间可以冲淡一切的。3.我因为什么而自豪?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挫折之后对自己的彻底否定。处在任何环境里,都要坚定自己的能力,不要让怀疑吞噬了灵魂,让生命饮恨在荒废的时光。相信自己有值得别人钦佩的闪光点,也许自己还有一群粉丝。4.我应对什么心存感激?当一个人不以感恩之心面对生活,而是以自我得失为中心画地为牢时,就会抱怨:“为什么我对别人这么好,而……”永远忘掉自己对别人的好,永远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你就会觉得其实已经很幸运了。还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5.应该去拥抱谁?被爱是一种幸福,但有时也会是不可苛求的奢望。既然无法苛求到被爱,何不试着去爱别人?不一定是妻子、丈夫,不一定是孩子、父母,不一定是熟悉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习惯爱的人生,生命长河裹挟太多的泥沙也会悄然流逝。6.怎样才能找回活力?人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损耗就要加油。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做一些积极的事情吧,让自己充满活力。例如,到健身房挥汗如雨,或者联系疏远已久的朋友,彼此说一些鼓励的话。留出时间和孩子玩耍,抑或去郊区踏青、撒野,也是有效的方式。有些办法其实更简单,工作期间换双袜子,也会让人浑身轻松。7.换个角度会是怎样?一个人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建议者,是因为彼此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既然事实已经不能够改变,那就变换方式去来看待它吧。而当自己苦恼不堪又难以自拔时,不妨找别人沟通一番,换个角度看问题,苦恼的事情也许迎刃而解。8.生活还要混乱下去吗?黑白颠倒的作息、无休止的应酬、过量的烟酒,这些无疑都是对身体最残忍的消耗,对情绪最恶劣的破坏。一团糟的生活怎么可能带来快乐?幸福感不光是指吃喝玩乐,追求到的财富不会天然转换成幸福。不如,从今天起,学着普通人把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地生活。健康的心态自然会带来幸福。9.我的理想是什么?难道所有的理想都是为了挣钱?自己全部的梦想就是那张毫无意义的财富榜?金钱只是寻求幸福的手段,能转换成幸福的财富才有意义。尝试给自己树立一些目标和理想,越长远的越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理想能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10.为什么不能放松?如果上述的问题都还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那么何必强求把所有的不快都压在心头呢?既然情绪是健全心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面,腾不出空间来快乐,就会腾出空间忧伤,那把冲动的情绪释放出来也未尝不可。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只要不给自己带来后遗症。by:宋夏博客
★女人为什么爱挽男人的手呢?&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br&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于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子较重感情,思考问题也是凭感觉的,而且她们的感官比男性更敏锐,尤其是触觉。所以,女人更习惯于用触觉的感受来替代语言的表达。人们在和女友约会时,不仅要用耳朵听她说些什么,还要用眼睛看她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洞察到她心里的真实意图。&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校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能缩小到零,即产生肉体间的紧密接触。&因此,如果你的女伴在走路时,总是喜欢亲密地挽着你的手,或是触碰你的身体,说明她和你的心理距离已大大缩短,她不在乎你侵入她的“势力范围”。&有的男人不理解女人这种表达亲近的方式,当女友的身体紧贴着他的时候,便心花怒放,误以为她对自己有肉体上的欲望,结果他恐怕会很失望。女人触碰男人的身体,并不完全是要进行肉体上的接触,更多是来自精神上、心理上的亲近感,她或许只是以此向你表示好感和亲近罢了。仅此而已,切莫想入非非。&★演唱会上,为什么观众会跟着唱?&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学会让宝贝自己解决冲突&当宝贝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尽快教给宝贝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贝变得更加合作,更加容易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宝贝理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自己设想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经过这种训练的宝贝在面对冲突时,会不断变换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显得更有“外交手腕”。&★千万别和任性的宝贝较劲&小时候看起来很任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因此,当宝贝任性时,父母不要一味地和他较劲,而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态度恶劣,看到宝贝的任性行为就严加斥责,反而对宝贝的成长不利。&★乘电梯时,为什么人总往上看&有一天,乘电梯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次乘电梯的时候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竟然和我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路见不幸,为什么不愿出手相助?&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有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做个内心强大的银!!!!
Epic Tribute Medley久石让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
  有些动作完全是下意识的:当你摊开笔记准备记下老板的训话,却觉得索然无味;或者苦思冥想广告策划,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这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纸张,便成了思想信马由缰的草场。各种图案在你笔下奔涌而出,就像马儿飞驰掠过的一道道风景,奇幻,美妙,又不可言说。我们是怎样涂鸦的?听一听心理学家解读涂鸦的秘密。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我们创造出很多文字的同时,居然也创作了那么多的“美术作品”。电话记事笺上,报告书草稿的背面,孩子作文本稿纸的旁边......这边是一堆十字,那边是一个方格......甚至更加稀奇古怪的图案。这些“画作”不拘一格,五花八门。  从儿童时代开始我们就都是信手涂鸦的高手,但这跟艺术家气质没什么关系。笔迹学家茜尔维.谢尔梅-卡洛伊说:“涂鸦和图画的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些抽象的形式。但涂鸦完全是下意识的,没有什么绘画时的美学目的,也不是想用来展示的。”因为我们觉得涂鸦是随意而为,毫无价值,所以我们不但很少小心保留它们,反而最早把这些纸片从书桌上清走,扔进垃圾桶。  为什么只要一枝笔落到手里,我们就喜欢不停地用它随意涂抹?“这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心理学家弗朗索瓦.絮尔热说,“涂鸦能把我们从压力和各种情绪中解放出来。”弗朗索瓦.絮尔热列举出了50种经常出现的图案,这些图案大都是非常基本的形状,箭头、方格等等,都表达了某些象征意义。精神分析学家让-特里斯唐.贝尔纳研究了这些图案常见的使用情况。他解释说:“人类在婴儿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一种几何学,这些符号就代表着这种最初的几何图形。所以从涂鸦中,我们获得自己对形状的最早经验。”  涂鸦解读  下面是由心理学家弗朗索瓦.絮尔热和笔迹学家茜尔维-谢尔梅.卡洛伊对我们收集到的一些涂鸦作品所做的分析。  1、栅栏:它给人一种阻隔的印象。这个人可能忍受着痛苦,觉得不自在或者拘束。但也可能这是个很出众的人,但自己却想藏起来,自我保护。  2、星号或星星:表示一种想闪耀、想散发热量的欲望。但如果分叉过多而且离开了星星的主体,也可能代表一种溃散的危险。  3、锯齿:这是侵略性的象征,既可能是积极的——代表斗志昂扬的思想;也可以是消极的——代表怨恨或者恼怒的感情。  4、圆圈:这是一种自闭的信号,它表达出情绪化、敏感和寻找安全感的特征。  5、单词周围加框:这是肯定和信心的标志。但也可能显示了一种完美主义的担心,或者一种战胜别人,战胜自己的愿望......它的意义跟用笔在单词上重复描的动作很相似。  6、堆起来的立方体:多么像砖墙拔地而起。这幅画显示出一种有条不紊的精神,一种前进的意愿或者一个正在形成的想法。  7、箭头:指向一个方向,它也体现了一种企图,比如侵略性、愿望等等。例如,根据给这个箭头加上尾翼,或者给箭头加尖的程度,它所表现的力度也有强有弱。另外,箭头的方向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向高处——指向别人;向低处——指向自己;向左——指向过去;向右——指向将来......  8、格子:黑白相间,这种相反力量的对抗意味着犹豫不决,寻找自我......或者想要表示一种重要的挑战(这种图形像不像象棋盘呢?)  9、迷宫或螺旋:它表现了迷失自我的情绪,带有一种或大或小的找寻方向的意愿。从图画的走向上表示出来:从左到右,象征着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反过来则表示出一种向别人敞开心扉的努力。  关于涂鸦,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涂鸦和各种感情联系起来,比如快乐、厌恶,等等。”这些信手涂鸦时我们“自然”选择的图形,就唤起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就好像我们重温了生命初始时,在形状和最初的冲动之间所有已形成的联系。这是一种通过重建自我认同的路径追寻自我的方式。”  那么,这些涂鸦又有什么作用呢?  人们发现,涂鸦常常能让人放松、兴奋,或者帮助人们集中精力,它们的作用有点像“抽一枝烟”。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说,涂鸦对我们没有危害。充其量如果是开会时涂鸦的人太多,会让组织者觉得会议对大家缺乏吸引力,仅此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专家都认为,信手涂鸦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了。让-特里斯唐.贝尔纳认为:“这证明成人控制无聊感的能力日渐精进。”  但是,这会不会又失去了一种乐趣呢?  我们喜欢在什么时候涂鸦  “信手涂鸦总是表明我们在某个特定时段的精神状态。”弗朗索瓦.絮尔热说。弗朗索瓦.絮尔热曾是肢体语言方面的专家,也是第一个关注这些涂鸦图案的心理学家。他与笔迹学家茜尔维-谢尔梅.卡洛伊一起,提出了涂鸦经常出现的4种心理学背景。  会议:在被动地听,没有可能或者不愿意发言的状态下,你接受了那些信息并且下意识地通过写写画画表达你的同意或不满,并作出回应。  谈话:尤其是打电话时。写写画画有助于理清思路,圈定框架和限制,或者确定目标。主要是几何形状,画框或者加着重线。  隐言:生气,恼火,欲望……涂鸦可以表达所有你不允许自己向对方表明的事情。  独处:在办公室或者接待室,思绪天马行空的时候,涂鸦变成了跟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它相当于自言自语。这些独处时的涂鸦经过分析,肯定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更多。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的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娇妻美妾,也会目短光浅,膝软面薄的。青春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家里不断升级的鸡吵鹅叫、单位里波澜不惊的明争暗斗。  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北漂一族”——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by肖复兴
  坊间常年流传一种奇怪的言论:女人不要太聪明,这样对人生无益。我有一个男朋友干脆就公开放言“姑娘的智商差不多看得懂时尚杂志中的搭配和家居烹饪栏目就好了”,太聪明,就会胡思乱想,就会自我损耗,就会趋害避利。更何况,女人要是太聪明,男人的智商你也伤不起的嘛。这样的话“我去哪里寻找盖世英雄救你出红尘的成就感”呢。不被心爱的人仰视的男人,总是到底意难平;要是这个姑娘真的聪明到可引领你走完其余岁月,那么简直要不甘心到爆棚。  这种话我是真不爱听。但很显然,我确实发现了很多聪明的女人在情路上坎坷流离,跌跌撞撞。是因为想得太多了吗?还是归根结底不是真的“聪明”?此外,我一直搞不懂一点。任何事情,人们都是希望越来越好,为什么唯独在智商层面,往往要自降标准?相同的言论还有“看得那么透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过于透彻会引发虚无的”这种扫兴话,简直让你觉得头脑风暴都是一种罪过。所以,女人们都要学会装傻是吗?表面无限膜拜那英明神武的男人心中窃笑不已。至于男人们,会细分定义——智商和情商是两回事啊,光聪明,没用的!(可情商的意思就是会装傻吗?)  其实聪明确实无用,但我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无非就是理解能力强、反应速度快而已。智商140和120之间的鸿沟能有多大?最多差出20分钟的反应速度吧!也就是说,你立刻明白的事情,人家过一段时间也能明白。你三岁会做百以内加减法固然神童,但到了七岁,大家差不多都会了呀。关于爱情婚姻那些事,就算我当时不明白,事后也知道了呀。而且,在人生中的很多体验,就是要慢慢明白才有乐子,反应太快就容易激动,把很多事情做得再无回旋余地,偏偏脑子好使,还要编出“爱情于我终究抵不上自尊”这样的安慰句,最后自己也信以为真。所以,难怪很多人觉得聪明无用。  有人喜欢把智慧拿出来和聪明对比。是,我承认,真正的聪明必然属于智慧。会装傻也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也好。这都要求你不要太过敏感、反应不要太快、说话做事不要太绝对、留有分寸感和余地。这都需要练历。早一步的未必先到达终点,晚一步有时刚刚好。因为你的阅历会告诉你,年轻的热血和冲动固然好,但有时也会太刚烈而易折,世事不用那么激烈反弹,未尝不能迂回婉转达到目的。太过聪明,快速配合对方的反应,往往容易失去控制权——别人的无心话语,你立刻深明其意然后辗转反侧;他故意惹怒你看看你是不是在乎他,你立刻配合着发怒却不知道事情要朝哪个方向发展。而晚一步的好处就是,你尽可以装傻,看剧情怎么发展,独角戏演不下去的时候,你才是第一女主角出场。虽然这世道什么都讲效率和反应速度,但感情,还真是要不温不火润物细无声啊。  所以,聪明和智慧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早一步,一个晚一步。就好像那句著名的语录:当你要发怒的时候先在心中数一百个数儿再说。我们其实很难有幸运遇见刚刚好的不早不晚的对手。那么,别太聪明,去配合他的舞步,表示自己聪明伶俐又百搭。慢慢的反应,拉着他跳一支属于自己的舞蹈不好吗。by庄雅婷
“青鸟综合症”是由日本的名古屋市立大学清水将之命名的,特指年轻人中近年来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它表现为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工作,频繁更换职业,频繁跳槽,没有具体目标,却要寻求个安居的地方,因此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寻找,让人觉得完全像暴风雪中迷失方向的‘青鸟’那样飞散到各处。产生这种症状的人往往有以下共同特点,毕业于一流大学,为了进入这种大学在学习上相当用功和出众,是一流公司的杰出员工,被人羡慕。他们中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职业,目标又并不明确,但却总认为理想在别处,轻易就会从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辞职退出,但辞掉工作后却不知道选择什么职业才好。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2.分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5.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6.运动消气。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7.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8.嗅嗅香油。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9.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10.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11.养宠物益身心。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可下载的资料,催眠爱好者收藏。
可下载催眠笔记:
1、催眠新手帮助
2、催眠入门指导手册
3、催眠原理 doc
4、催眠方法.doc
5、催眠常用穴位
6、催眠常识.doc
7、催眠个案集.doc
8、催眠心得.rtf
9、米尔顿催眠语言模式
可下载催眠书籍:
10、《轻松改造自己——学习催眠超简单》pdf版& 郑昭仁 著
11、《让一切听你的》pdf版 大卫·李柏曼 著
12、《催眠大师150招 》pdf版& 黄大一 著
13、《催眠之声伴随你》pdf版 &米尔顿·艾瑞克森 著
14、《催眠诱导的技法》pdf版& 多湖辉等 著
15、《催眠术治疗手记》.doc版& 邰启扬/吴承红 著
16、《催眠术与催眠疗法》pdf版& 马坡 著
17、催眠经典之《自我催眠术》pdf版& 平井富雄 著
可下载催眠音乐:
18、催眠音乐 自我催眠.mp3
19、催眠增高音乐.mp3
20、催眠音乐 进入无门之门.mp3
塔斯格丝的一篇作品,短,却感人至深。“在现实的世界里,爱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因为每个充满希望的人都是最脆弱的,就像天堂和地狱一样,一不小心,便越过了界。”希望,也得是对方想要的。善意的谎言,有时候也会带来莫大的伤害。——心理社西西里监狱是一级监狱,虽然坐落在城市的中央,但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繁华与自由。卡洛奇自杀过很多次,可惜,狱警连他自杀的权利都给剥夺了一次又一次。卡洛奇已经在这个小房间待了整整三年,只有每周放风时能看看“外面的世界”。越狱是绝对不可能,他唯一想做的就是下地狱,因为西西里监狱比地狱更折磨人。唯一的方式便是挑衅奥多姆,只要得罪这个狱霸,然后挨上一拳就差不多了。周五下午,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可就在卡洛奇靠近奥多姆那一刻,整个放风场一片惊呼,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远处高楼上有一女郎翘首而望,虽然并不确定美女正在观看放风,但寂寞太久的犯人们却已是欢天喜地,似乎那女郎就是属于他们的。卡洛奇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萨利,也是这般让男人着迷,她大概恨死自己了吧。那天,直到放风结束,卡洛奇也没有丝毫行动,因为他决定再给妻子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愧疚之情告诉她后再行动。再一次放风的时候,卡洛奇怎么也没想到,远处的高楼上再次出现一个女郎,手里还举着一个牌子,上面是是卡洛奇的名字,后丽还有一个鲜艳的红唇。卡洛奇的心似乎一下子复活了,因为那女郎正是萨利,没想到只是在信上稍微提及放风时的感受,她便不远千里地赶到这座城市,只为给卡洛奇点燃希望。接下来的日子,卡洛奇义收到萨利的不断回信,她说她每周都会在高楼处看他,她会等他出来,永远。这就是爱情,这才是人生,卡洛奇心中似乎有一股热浪在冲击,他发誓,一定好好表现,尽早爬上那座高楼,将心爱的萨利拥进怀里。卡洛奇没有让萨利失望,就在当年,他就因为荣立一等功而获得减刑,接下来的几年,又因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不断的立功而受到监狱的优待,并最终获得狱外执刑的机会。那段口子,卡洛奇并没有写信把好消息传出去,而是等到出狱,好好修饰一番后,在星期五那天兴冲冲地爬上那座高楼,他要给自己爱的人一个惊喜。可惜,故事的结局却是一个悲剧,当卡洛奇走近萨利,才发现那个“萨利”原来只是自己的母亲所扮,真正的萨利早已远走高飞。所有人郜会觉得,卡洛奇一定会因为感动而更加热爱生命、其实都错了,因为我亲眼看见卡洛奇悲痛欲绝地从高楼上跳下去,于他而言,希望没了,生命大概就没了任何意义,所谓自由幸福更是浮云。我就是那个为儿子的未来而营造希望的母亲,我爱卡洛奇,但我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儿子的离开让我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现实的世界里,爱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因为每个充满希望的人都是最脆弱的,就像天堂和地狱一样,一不小心,便越过了界。如今,我总会告诫身边的每一个人,人生的路上,请务必给希望留一点空间,否则,当需要转身的时候,便会发现已无路可走。
大图地址: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部落、他们的社会阶级、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乃至他们的人种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而又幸福---我熟悉类似的抱怨和诅咒,因为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慷慨地将方法传给后人呢?&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嗯……最近在看书,《百年孤独》与《香水》都很不错……然后又挑了十本有关心理的书籍,不局限哪种类型,当然,有专业也有业余,对《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相约星期二》比较感兴趣。在网上找了一下,还是有资源的,各位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下载。1.这是一部很像散文的心灵读物。黑塞说:太阳啊!照耀我心中。风啊!吹散我的烦恼。没有比在广大的世界上旅行更快乐。我脚朝向原野,太阳灼热我。为了感触大地的生命,我严肃地开启了——所有感觉。&2.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斯宾塞·约翰逊仿佛天降,《谁动了我的奶酪》让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名噪一时。其实,在欧美,几年前斯宾塞便已鼎鼎大名,他的成名之作也非《谁动了我的奶酪》,而是1998年出版的《珍贵的礼物》。在西方,有一个流传了上百年的财富故事,是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个年轻人得到一封介绍信,因此拜访了一座玫瑰花园中的神秘老人,得到一份礼物,从此他开始了令人目眩的成功……。故事的模式很简单,但其中情节却被演绎得扑朔迷离,各种版本千奇百怪。在斯宾塞之前,曾有数位作家试图写下这个故事,但都不成功。1998年,斯宾塞自述“在一种灵感的状态下”在餐桌边写下了这个故事,出版后即引起轰动。恰逢1998年圣诞节,按照媒体夸张的说法,有80%以上的人在选择圣诞礼物的时候看中了《珍贵的礼物》。&3.别相信快乐可以从天而降,它不是别人送给你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我在这里说快乐,其实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想引出“心灵力”这个概念;心灵力最简单的解释叫“境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生的丰富与否、亮丽与否,全由内在那颗“心”来决定,你是主角,拥有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4.&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心灵发生着频繁而巨大、急剧又微妙的变化,《心灵体操》意在倡导通过做心灵体操,让心灵保持健康与纯洁。刘心武说,这些随笔首先是为自己写的,“坦率地说,与大家一样,我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大块的灰色地带。比如我在50岁以前,有嫉妒同辈作家之心,害怕他们超过自己;60岁后又羡慕青年一代作家的才情,恐慌他们盖过了我们这代作家的风头。好在我这些年及时‘做操’,才驱散了郁积在心里的阴影,心态变得健康明媚起来。”&5.《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在撒冷之王的引导下,少年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期间奇遇不断,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克服意志、心灵上的种种困难,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悟出了宝藏的真正所在……&6.《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虽然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语言生动流畅,分析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因此,《乌合之众》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已被译成十几种语。《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深刻思考群体行为并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都应该读读这本书。&7.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不单要谋生,而且希望谋得好。说到谋生,有人适合自己做老板,更多的人则靠打工。其实,自己做老板,也就是给自己打工。您可以消遣的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小说的主人公杜朝阳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8.500强资深经理揭示外企生存法则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的职场必读指南可能你干了很多活上司却不待见你,没准你有个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下属,也许你的平级争风吃醋不怀好意,或者你的客户拽得像二五八万——你要很好地完成任务,就要设法摆平他们。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杜拉拉升职记》文中反复出现了EQ这个词,这是情感智商的意思。人长大了,上班,生活,与人交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最后都是EQ在左右,而IQ的影响占的比例其实很小。这本书描写了一名在美资企业DB工作的员工——杜拉拉。描述了她从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干练的HR经理的历程,值得一读。&9.《时间与自由意志》原书在法国已出到第七版。柏格森教授在这本书里首先讨论意识状态的强度。他指出数量上的差异只适用于有大小的东西,就是说,在最后的分析里,只适用于空间;他又指出强度自身完全是质量性的。在讨论个别意识状态之后,他研究它们所构成的众多体;他发现众多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数量性的,或无连续性的,它意味着人们对于空间有了直觉;一种是意识所构成的,而它完全是质量性的。这个在开展着的众多体就是绵延;绵延是先后无别的陆续出现,是一堆因素的互相渗透,而这些因素是那样地各式各样,以致过去的状态无法重新出现。他指出纯一性的、可被测量的时间是人为的一个概念,这概念的构成乃是由于空间这个观念侵犯到纯绵延的领域里。&10.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很好听……
比较早的一篇文章,也许很多人看多,但作为毕业生的我,在毕业前看和毕业后看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或许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似乎在开始着不一样的人生,这于我,却是一份特别的情怀。——心理社嗨!亲爱的办公室新鲜人小姑娘:&就在刚才,在洗手间里,我听出了在隔间里伤心哭泣的人是你。回到我的办公室,面对电脑上瞬间涌入的十多封邮件,我突然发现即使最好的现磨蓝山咖啡也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于是我开始给你写这封信。&我知道在你的眼中,我忙碌的要发疯,无情的像个bitch,又无趣的要死,所以我写这封信你一定吃惊之极,但是我写了,因为我并不真的那么忙,也不是bitch,更不无趣。&我想今天对你来说,一定是很艰难的一天。早上,你红着眼睛来上班,我知道你一定又和男朋友吵架了。上午你接了一个电话,脸色立刻黯淡了,是房东要涨房租。度过了这样的半天,也就难怪在下午的会议上,你做幻灯演示的时候语无伦次,以尴尬的沉默告终。接着,在我要上周就交给你做的报表,而你说你还没做好的时候,我板着脸告诉你,如果你不搞明白什么事情是不能拖的,后果将十分严重。&然后我就去忙自己的了。你也许没注意到,我也有自己的上司,如何让他满意是我每一天最头疼的问题。直到我在洗手间里听见你的哭泣,我才又想起你来。你哭泣的声音还那么的稚嫩,于是我一下子想起了,你今年才二十三岁。&二十三岁时候的我自己是什么样子?碰巧,在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也是一次哭泣。那天我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和我在电话里分手,我独自去火锅店吃了一大锅毛血旺,接着发现我的皮包被偷了,所有的生活费和银行卡都在里面。刚从警察局立案出来,我接到了大学同学的电话,邀请我去喝她的喜酒。然后,说是因为心疼红包有点丢脸,但是在当时那确实是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就那样在冬日的街头上,不顾过往行人诧异的目光,放声大哭。&也许生活要让每一个女孩都从一场痛哭开始,了解它玫瑰面纱背后的真面目。而每一个女孩,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被这样的严酷恐吓的失去斗志。但是亲爱的小姑娘,我向你保证,人这一辈子的幸福与苦难,绝对都在你的承受范围以内。生活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它可狡猾了,它给你的苦涩,永远让你失望而又不至绝望。而给你的甜蜜,永远让你浅尝即止而充满想头。总而言之,It sucks, but you will love it.&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总是愿意相信一句话:生活在别处。你们很轻易的放弃一份工作,很轻易的放弃一段爱情,很轻易的放弃一个朋友,莫不是因为这种相信。可惜人要到很久之后才能明白,这世上并不存在传说中的“别处”。你所拥有的,也不过是你手上的这些。而你兜兜转转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你在第一个站台错过的。&所以小姑娘,我要对你说出今天的第一句忠告:好好工作。工作是一切并非天生公主的女孩成为女王唯一的方式。工作是一切自由幻觉中最接近现实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工作帮助一个女人学会怎样爱自己,然后你才能好好的爱这个世界,爱别人,以及被爱。&我知道,在你的眼里,三十多岁的女人已经老的如同隔夜菜了。四十多岁的女人就可以去死了。没关系,我不介意,因为我自己二十出头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让我再告诉你一句话:比老去更可怕的是老了老了,还没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亲爱的小姑娘啊,你得加紧了,否则你一回首已是三十身。&现在的你,距离一个成熟、专业的职业女性,还差的很远。&你看,当你穿着泡泡纱公主裙来上班,或者在我和你谈话的时候顺手抓起一个文件夹支着下巴,作为一个女人及一个妈妈来说我觉得你十分可爱,可是下一次我考虑下属升职的时候,可能我无法选择你。&我不需要你下班后加班,小姑娘,我也不需要你在我走近的一刹那赶紧把QQ页面关掉。我们这儿是外企,一切都是结果导向,苦劳不计入分数。但我还是劝你,不妨用功一点。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的出来的。别跟着那些老男人小男人抱怨社会,你改变不了社会,也不可能重新选一个爸爸,对不对?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但你也不是真的干的那么坏。怎么,你有这种感觉吗?哦Sorry,那可能是我有意为之的。事实上当你在会议上颤抖着声音阐述你的新模型的时候,会议室里的那一片死寂代表的并不是不屑,而是震惊。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前浪害怕死在沙滩上。所以我们当然不能让你发现我们被推到了。&现在,让我们聊一聊爱情。鉴于我们都是异性恋,我们姑且把这一点简称为:男人。我二十三岁的那年错爱了一个不值得的男人,导致了我和现在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的分手。还好后来我又有一个机会回头。&而你,亲爱的小姑娘,我不得不说,你分明也在一场错爱之中。这一点我从你红着眼睛来上班的次数就可以知道。&不过没关系,每一个女孩的二十三岁如果不浪费在错爱之中,简直就是一种浪费。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像当年的我那样明白过来:爱情,归根结底是为了快乐。虽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词叫做“虐恋”,但生活不是电视连续剧,和Mr.Wrong一味纠缠下去也拿不到片酬。&其实大多数男人都不懂得,虽然自古有“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之类的废话,但是泡妞还就得靠诚意。女人的心灵结构是这样的:最外面的一层属于没有希望的追求者带给我们的小心动;中间的一层属于会伤我们心的坏男人;但是最深刻、最珍贵的心灵角落,永远只属于那个能让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爱的男人。&我说的对吗?仔细的感受一下你的现任男友,他伤过你的心很多次,但你在流泪的同时又隐隐觉得,其实他并未触碰到你心深处,那最细腻敏感的地方。别怀疑,你值得更好的。如果将你比喻成《阿凡达》中的伊克拉,他根本从未完成过“连接”。&最后是金钱。恭喜你,你开始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了!请你非常清楚的明白这一点:在你大学毕业之前,生活不是不严酷,只是当时是你的父母在为你付账单。而现在,你进入社会了,你自觉的将许多欲望视为自己的责任了。&你毕业于不错的大学不错的专业,口齿伶俐,相貌清秀,谢天谢地你还有个大胸!我觉得你真的可以算是非常幸运的女孩了,你觉得呢?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能够以这样的薪水雇到这样的你,当然我不会告诉你的。等到你自己发现的那一天,我再适当的给你加一点薪水。&你是这样的幸运,你却羡慕我的房子,我的车,我的钻石耳钉。我都不知道你在羡慕些什么。我有的岁月都会带给你,而你有的我再也不会回去。你真的没有必要因为你的衣服不如别人,包包不是名牌,或者存款还不到五位数而觉得不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再也没有比二十三岁的贫穷更理直气壮的事情了。&而相反,你不知道当你的年轻肌肤上带一点汗水,在我们这些老家伙的眼中是怎样千金难换的美好。&我不是说我羡慕你,因为我自己的二十岁过的足够耀眼。其实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喜欢每一个阶段的自己。电视里常常有女明星受访的时候这样说,别怀疑,是真的。在我像你一样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没戴眼睛的近视眼,这个世界在我的眼前是混沌的,唯一清晰的只有我青春美丽的身体。&但现在,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很清楚。我眼前的路,我眼前的人,当然也包括你。&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如果我有机会回到十年前,我不会改变任何一件事情,因为我舍不得每一个选择带给我的回忆,即使并不完全是美好的。&所以,亲爱的小姑娘,虽然,生活在今天对于你来说,天是暗的,风是冷的,也许喝口凉水都会塞牙。但是,我多希望能让你了解,一切最终都会化为一个会心的微笑。请好好享受你的二十三岁,努力而不费力的,等待岁月为你揭晓的答案。&你看,生活总是令我们出其不意。你在洗手间里的一次哭泣,却让你的上司老女人理解了二十三岁时的她自己。为此,我要谢谢你。也同时决定了,我只会将这封信存在我的电脑硬盘上。因为你,亲爱的孩子,有权用你自己的方式成长。&你的上司老女人
(慘絕人寰) 父母假裝吃光子女的萬聖節糖果 (中文字幕)给各位减减压……快笑死了……
心理学专业必看书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成功职场的心理书籍:1.&2.&3.&4.&5.&6.&7.&8.&9.&治愈你的心灵音乐:&1.&2.3.4.5.&
我不知道花个五分钟安静地看视频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不是真的做不到。忙碌,即使是五分钟我也抽不出来。真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可是,你昨天不还是整个晚上都在看淘宝但啥也没买到,接着还看了几集韩剧?五分钟的时间,不是你没有,只是你不愿意抽出来而已。浮躁。不仅这个社会,就连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浮躁了。到处寻找刺激,却忘了,我们那疲惫的心,需要的是安宁。愿这视频能给你带来片刻安宁,即便只有五分钟。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心事重重, 渴望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时候,那个可以聊的人来了,可是你们却并没有聊什么。当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试着开始聊你的,只是到后来,你放弃了。  于是,你们的聊天成了两条七扭八歪的曲线,就那么凄凉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着,笑着,假装聊得很投机。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渴望自己静下来,静下来啃啮那属于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闷着的好!”这是你的结论。  “希望别人来分担我的心事是多么愚蠢别人不一定会了解我,大多数人都更关心自己。”  于是,你领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所以,假使你够聪明,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来,啃啮自己的寂寞——或者反过来说,让寂寞来吞噬你。  于是,你慢慢可以感觉到,午后的日影怎样拖着暗淡的步子西斜,屋角的浮尘怎样在毫无目的地游动,檐前的蜘蛛怎样结那囚禁自己的网,暮色又怎样默默地爬上你的书桌,而那寂寞的感觉又是怎样越来越沉重地在你心上压下……直到你呼吸困难,心跳迟滞,像一辆超重的车,在上坡时渐渐地减慢,渐渐地停下。  于是,你觉得自己胀得无限大,大得填满了整个宇宙空间,而在这无限大的你的里面,所胀满的,只是寂寞,寂寞,无边的寂寞  没有一声呼叫,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一丝情感,没有一线希望,没有一点欲望,没有动,没有静,只有一种向下沉落的感觉,沉落……向着那无底的幽暗之中沉落。  于是,夜色密密地涂满了宇宙,在上下前后左右都是墨一般的幽暗里,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在继续沉落,你所知道的只是那沉重的、无边的、墨染的、死一般的寂寞 。by罗曼·罗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这一辈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