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人像其自以为是行为的那么重要 外语原话

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文是“哲思学意”日的旧推文。
来源:《当代》
作者:冯晓虎
  苏格拉底说人类惟一的幸福秘方就是哲学。想要幸福,去读哲学吧。而读哲学,康德是绕不过去的。
  伊曼努埃?康德(Immanuel Kant )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西斯堡(现变成俄罗斯领土,改名加里宁格勒),幼年自述为:“我胸腔狭窄,心肺活动空间均不够,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幼时甚至十分厌世。”康德厌世,理由充分。他虽金发碧眼,面色红润,但身高仅得1.57米,双肩高低不一,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除了身材不好,他还高度近视;脑袋虽不大,却与瘦小身材不成比例。唯一的亮点是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13岁丧母,16岁即升入柯尼西斯堡大学。家贫,甫一入学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四年后,父亲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即将毕业的康德。长兄如父,康德断然辍学,先后在柯城郊区三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11年,养活三妹一弟和自己!期间和女东家凯撒琳伯爵夫人传出绯闻。
  1755年6月,弟妹成人的康德重装上阵,以32岁高龄杀回柯大,并马上显示出自己一生后发制人的澎湃动力,先以《论火》获硕士,三月后,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无讲席讲师,开始长达41年的教学生涯。
  康德一辈子没干过别的,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从未出过国的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得当堂大笑或落泪。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开素质教育之先河。
  康德受学生欢迎,有听课费为证。 当时教授工资形同虚设,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听课费,有时甚至当堂交费,听一节交一节。康老师光靠讲课就买得起楼,雇得起仆人!听课费虽多,但康老师与学生的友谊却足为榜样。他在生活上经常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生,导致很多学生把他当爹看,连他的家务也概由学生张罗。康德仆人浪泊是个退伍老兵,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工作态度也很成问题。有次外出前康德忘了关书房窗户,回家后发现满屋子臭椿象。康德幼稚地以为它们追光而来,从此不开书房窗户。实际上是浪泊懒于打扫,屋里太臭招来了这些昆虫。此后,学生瓦西安斯基就一声不吭地免费接管了康家的卫生工作。
  康德活到差两个月零十天满80岁,最远只去过俄罗斯元帅洛索夫的庄园,该庄园距柯城137.7公里!他固守柯城,是因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当教授。但是,这个梦想让康德付出了远超过爱因斯坦的执着,1764年,柯大才给了年过40的康德一个诗艺学教授讲席,当时欧洲平均寿命50岁,16岁上柯大的康德一口回绝了,有些文章说此时康德已经发财,所以有资本挑剔。此言不确。一年后,康德就任薪水远比教授差的大学图书馆员就是明证。馆员虽然收入差,却也是42岁康德的平生第一个固定职位。后来,42岁的康图书管理员还拒绝了埃尔朗根和耶拿大学工资超过柯大三倍的教授职位。
  执着者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执着。1770年,康德以46岁高龄终获教授讲席,按50岁的平均寿命计算,康德这个书呆子还有四年可活。没有谁――包括他自己――会想到,他这个教授要一当27年。
  欧洲大学传统,虽然并无“每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之类的规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却取决于论文质量和数量。一年没有,自己知道;两年没有,同事知道;三年没有,学生就知道了。虽然不会下岗(欧洲教授向为终身制),但个人声望势必跳水。
  康教授,厚积11年,居然没有一篇科研成果!非议沸腾,康德由是名声大振,一举跃居平庸教授榜首,成为德国教育界的头号笑柄。当时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作曲家门德尔松之爷)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康德学生克芳斯一次在柏林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写一本伟大的著作,赢得首都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伯努利访问柯城后写道:“我在伯爵家里和一位学者共进午餐,他是柯大最伟大的成员之一,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这位著名教授是社交中活泼有礼的人物,他拥有如此优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让人很难想象他体内藏着这样一颗深深探求的心灵。但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大智大慧,与达朗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先生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出版一本小册子。”
  他说的小册子的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当时,康德自己也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只能写成小册子。孰料一动笔,数月之间,856页的《纯粹理性批判》便一挥而就。但是,这本“欧洲有史以来写就的最重要的书”(叔本华),出版之后竟无人喝彩。真正令人对《纯粹理性批判》望而却步的,是它太晦涩难解了。它甫一出版,即夺得哲学史长句冠军――一个读者写信抱怨康德:“读你的书十个手指头都不够用,因为你写的句子太长了。我用一个指头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都用完了,一句话还没读完!”
  德国人传统生活理想是:买一栋楼,种几棵树,养一只狗,结一次婚,生一堆孩子。康校长只办到了一点:6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栋楼。小楼位于市中心僻静后街,并不豪华,一个花园美轮美奂,可却是别人的,因为在楼内根本看不见它。一楼一边是能装80人的教室,另一边是厨娘睡房,常卧一猫一狗;二楼一边是饭厅、图书室和卧室,另一边是客厅和书房。书房里有两张书桌,一只三脚半圈椅。可康德入住后才发现书房正对柯城监狱。当时监狱改造思想的灵丹妙方是让犯人每天三遍高唱圣歌,唱得最卖力者可评“先进”缩短刑期。因此,犯人们唱起歌来都是情真意切,声震四野,让康校长大烦,盛夏亦不得开窗。为此,他多次求助于铁哥们儿、市长兼警察局长西佩。这件事体现出欧洲法治的伟大。校长与市长的铁交情大也不过法律书上那几行字。西佩虽然很想帮康德,却无法绕过市议会直接下令犯人停止唱歌。这事儿最终没办成,所以三大批判中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杀青于犯人们颂圣歌中。
  对生命有追求者,对邻居要求必高。康德与邻居,有许多故事。 哲学需静思,康德因此视音乐为噪音,偏偏邻居有只勤勉晨鸣的公鸡。康德不堪其扰,高价买下准备一了百了。岂知该流氓邻居拿到钱后坚决反对康德杀鸡。最后,康德不得不把鸡养下去,只是这回公鸡每天是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叫了!
  康德傍晚时分喜欢眺望窗外柯城大教堂的尖顶,休息眼睛,放松思想。然而另一邻居尼科罗维斯花园里的杨树疯长,不久即遮住教堂。康德向尼氏抱怨。尼氏比养鸡的邻居好。他应康德的要求把杨树砍了。
  据研究,哲学家能否伟大,与其生活是否规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样。有传记作家表扬他曰:“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是一个从不与其它词搭配的动词。康德这个规则动词,首先规则在他的起居时间表。海涅盖棺论定:“康德没什么生活故事。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故事。”另一位著名康饭尼采倒是肯定康德有故事。他说,康德的一生就是“一个脑袋的故事”。说这话时,尼采当然没料到自己的一生只有一个故事,而且是个没有结果的故事――莎乐美。
  现将康德起居时间表罗列如下
  4:45 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把他从床上提溜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浪泊胜利告终。
  5:00 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越来越大。
  7:00―9:00 在一楼教室上课。
  9:00―12:45 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 下楼待客。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
  13:00―16:00 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16:00―17:00 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为保障睡眠的连续性,他在夜壶上绑了根儿绳子,晚上起夜不用点灯下床,直接拽过夜壶即办。
  每天如是,一生不变。惟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周一、周五邮车来送书报信件。
  尼采13岁开始纪录自己言行以备后世景仰,黑格尔也有同样爱好。但是,虽然生前就有人作《康德传》并寄给他本人,但以写字为生的康德没有自传。他说:“世上无人像其自以为是的那么重要。”同时代启蒙大师莱辛说:“康德承担了教谕世界的重任。他激赏一切充满生命的力量,单单忘了自赏。”康德是有意为之。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前言中他曾引用培根《科学的伟大复兴》的名言“de nobis ipsius silemus”(我们个人不值一提)。
  康秀才这个规则动词不仅规则在日程表上。 还有他那最为著名的散步。
  康德每天16:00必出门散步,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因此,柯城居民很多以康德出现来对表。鲜为人知的是,康德散步不仅定时,而且定点。他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康德去世后,该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康德散步,规则良多。 他永远穿着灰大衣,手里永远提根儿司的克(手杖),只用鼻子呼吸,因为他深信张嘴会让风湿病从口而入。康德认为散步使人感官彻底开放,神游四方,心驽八极,精彩程度堪比纵横世界的旅行。有人说:“康德所有的伟大历险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另外,他散步时拒绝与人交谈,认为一开口就会打乱自己散步的节奏。与爱因斯坦相反,康德还从不携友散步。他认为这会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调整步幅和步速配合朋友,这样他就会出汗。康德跟怕出汗,这位德国启蒙大师认为人的体液里含有大量营养,绝不能轻易流失。
  因为伏案工作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疑病症患者康德一生没生过大病,所以他基本拒绝吃药,只吃老友屠约歌给他开的一种保健药片。不过这一吃,就是几十年不变。
  一般人都认为康德跟他的哲学一样无趣。其实,跟食不厌精的孔夫子一样,康德也是个美食家。柯漂时代,康讲师天天吃完饭馆吃朋友,欠下一屁股人情。康老师对友谊很看重,他说:“完美的友谊是两个人之间通过相互对等的爱和尊重缔结的同盟。”于是买房之后,便将请客吃饭视为乐事。
  康德请客比动词还规则。首先,康校长从不请女客。终身未婚的康校长拒绝拿美女当花瓶,立下万世尊重女性之不朽榜样。其次,客人不能少于三位(暗含古希腊美惠三女神之数),也不能超过九位(暗含古希腊九位缪斯文艺女神之数)。来客平均年龄经常在50左右徘徊,所以桌旁至少有一位医生,且每天必讨论一种疾病及其疗法,大大提高了柯城上流社会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
  成功派对,必有美女;成功餐会,必有美食。 康家午餐菜品精美,连芥末也完全自制。康校长没老婆,但有个私家厨娘,可见“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确。久病成医,贪吃成厨,康校长自己亦烧得一手好菜,兴之所至,常常亲自下厨炮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满堂轰然,不亦乐乎。
  康德跟歌德一样流连杜康,但与一般人相反,他年轻时喜饮红酒,上了年纪反爱白酒。康德反对酗酒,曾说:“醉酒者非人,只配以兽待之。”不过,他自己酒过三巡却经常指点牛排,激扬沙拉,把喜欢的菜夸上天,把讨厌的菜骂下楼,所以西佩曾郑重建议他在“三大批判”之外再写一部《厨艺批判》。
  1788年,康德连任校长。同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这本书回答人类的第二大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这本书终于让摩西?门德尔松成为康德一生的敌人。他怒称康德为“超级搅屎棍”。文坛后生、著名戏剧家克莱斯特更在信中高喊“我惟一的、至高无上的目标沉没了。我现在已经没有目标”。十年之后,他吞枪自杀。
  自由,是康德最重视的基础价值。 康德哲学中,自由是知识、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 他说:“人不可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Sklaverei ist kein Rechts-, sondern ein Geisteszustand)康德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 自由,就是有权自由选择。
  什么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怎样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 首先要有自由。
  康德为写《纯粹理性批判》沉默了11年,但《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后两年,《判断力批判》就接踵而至。《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是人类第三大问题:人类是否还有希望?这是个美学问题。康德说,只有民主政体能够保证人类的自由,因此人类的希望在于建立民主政体。他与爱因斯坦殊途同归:人类的希望在于实现永久和平与建立世界政府。康德继卢梭之后指出了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操作手段。1795年,71岁的康德在《致永久和平》中提出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础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之间的权利由法律保障,全体公民作为立法者制订法律,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公民因此而获得自由。
  哲学思想之外,康校长的婚姻观,也是我们的好榜样。 康德根本就不想结婚。 他曾说:“有三件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注意,不包括爱情。显然,他认为爱情属于生命的辛劳,而非享受。那时的欧洲哲学大师流行当和尚,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沙、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叔本华、尼采和齐克果,个个均是终身光棍儿。到黑格尔、费希特、谢林和马克思,就发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成为欲望的俘虏,就彻底拜倒在石榴裙前,轻易地把自己混同于引浆卖流之徒了。但好玩的是,从没出过国的康德对各国人民的爱情生活如数家珍:“在爱情中,德国人和英国人胃口很好,感觉细腻,但品位粗粝健康。意大利人为此绞尽脑汁,西班牙人充满梦幻,法国人则喜欢偷嘴。”更有甚者,康校长对女性看法相当不恭敬:“男人爱时才会嫉妒,女人不爱时也会嫉妒,因为她的裙下之臣转而追求其他女人了。他认为,最完美的婚姻,是能帮助男人摆脱经济困难的婚姻。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是“康德的女人”。 这只与康德有关,与女人无关。 康德经常与美女促膝谈心,研讨美食,斗牌沙龙,观看戏剧,欣赏音乐。康德研究者盖尔教授在《明镜周刊》采访中明确地说,康德确实有两次认真地考虑结婚。不过,显然他考虑得太久了,以至于对方在他考虑好之前已经嫁作罗敷。
  实际上,康德不结婚,完全不是因为哲学,而是因为恐惧:他害怕做爱使自己衰老。跟今天的小资怕生孩子一样。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有很多迷信,他曾说,人生只有两件坏事――衰老和结婚。 74岁时,他写到:“未婚(或者很早丧偶)的老人比已婚者更易长葆青春,而这也很可能是长寿的原因。”据说他还有柯城男性居民寿命统计表为证。
  其实,康德不结婚,除了惜命,最大的原因是惜金:“当我需要女人时,我养不起她们;当我养得起时,我不需要了。”
  他就是一个穷怕了的、节俭过度的孤寒老头儿。
  这对他的道德没有影响。 这对他的哲学也没影响。
  康德曾说:“我们鲜少在光明时想到黑暗,在幸福时想到灾难,在安逸时想到痛苦,不过,反过来的想法却经常出现。”
  康德如此重视养生,都是因为疑病症。不过,与歌德相反,康德并不怕死,他说:“生得伟大者,笑对无常。”疑病症患者康德健康活到80岁,相当于今人活到110。 1803年,康德终于得了胃病。其实并非大病,但他就此逐渐虚弱下去,记忆力江河日下,一只眼失明,最后连朋友也认不清楚了。他只好警告学生们说:“朋友们,我已年老体衰。你们必须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我了。”
  康德恐惧年老是因为害怕天才流逝。他说:年高之人,判断力增强,才华却减弱。这是他惟一未能用行动证明的话:康德这个时期留下的遗稿,证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翁仍然拥有澎湃的创造力。
  日,长期卧床的康德奄奄一息,闻讯赶来的学生们手足无措地环绕病床。某学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头,希望老师在皇皇巨著簇拥之下充满自豪地踏上黄泉之路。看着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康德忽然泪流满面。他轻叹道:“如果把这三本书换成个小孩子,该有多好!”
  将近11点,康德耳语道:好啦(Es ist gut)!声落气绝,寿终正寝。
  二百多年来,康德遗骨几经迁葬,最后藏于大教堂“教授拱顶”之下,前竖铭牌Stoa Kantiana(康德拱廊),铭牌旁是一尊完成于康德生前的胸像。墓碑上的铭文写于日的迁葬典礼:
  “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这两句墓志铭源自《实践理性批判》,它体现了康德坚持一生的思想:“良心就是我们自己意识到内心法庭的存在。”
哲学T恤创意征稿进行中
1000元现金大奖等你拿!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杨树的歌(改写)-雨轩范文网
杨树的歌(改写)-雨轩范文网
5.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清的牛皮船,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老百姓,别咆哮的江水吞噬。
6.有些维吾尔人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7.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8.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9.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10.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拟人句:
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66)
2.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67)
3.小柳树在微风里得意的跳起舞来。(67)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的笑了。(68)
5.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2)
6.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7.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8)
8.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10)
9.叮咚,叮咚,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21)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他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7)
2.他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18)
3.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的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的奔跑。(39)
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43)
5.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44)
6.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展开了笑脸;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52)
7.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53)
8.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87—88)
9.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8)
10.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9)
11.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12)
12.细雨如丝,一颗颗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里的甘露。(141)
13.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141)
14.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何处了。(26)
15.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26)
1.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12)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29)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29)
4.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63)
5.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63)
6.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64)
7.要不它就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68)
8.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47)
9.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102)
10.牛群吃草是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105)
11.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105)
1.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12)
2.柳树那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33)
3.当水鸟站在它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33)
4.村庄惊醒了。
5.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154)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2)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3)
3.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6)
4.我悠悠忽忽的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9)
5.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11)
6.地球是无私的,他慷慨地向人流提供矿产资源。(59)
7.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74)
8.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76)上一页[1][2][3] 《小学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出自:雨轩范文网链接地址:
【网络综合 - 小学五年级试题】这篇关于五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收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对照拼音,把相应的汉字端端正正地写在括号里。(0.5×24=12分)jì mò zhàng yì zhàng lí kǎn kě yùn yù sì yǎng( ) ( ) ( ) ( ) ( ) ( )jīn bì huī huáng wàn là jù jì měi miào jué lún( ) ( ) ( )二、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0.5×8=4分)似的 (shì sì) 兴奋 (xìng xīng) 倔强 (jiàng qiáng) 矿藏 (cáng zàng) 弹性 (tán dàn)悄然无声 (qiāo qiǎo) 载歌载舞 (zǎi zài) 曲意逢迎 (qū qǔ)三、成语练习。(4+2=6分)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2、把下列两组中意思相近或相对的词连起来冰( )雪( ) 兴高采烈 自暴自弃夜( )继( ) 不求甚解 顶天立地魂( )梦( ) 叱咤风云 寻根究底人( )马( ) 不甘示弱 欢天喜地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0分)1、这些年来,中国画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增加了。(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缩写句子)4、( )今天早晨天气很冷,( )爷爷照常支持晨练。(添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5、秋风一吹,柳树、杨树的叶子飘落下来,美丽极了。(把句子改写成比喻或拟人句)五、请你给下面顺序错乱的句子标上正确的序号。(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它的外表涂着一层坚硬的强化陶瓷,挺漂亮,像一只电炉。( )可是,当你把一只特制的铝锅放上去以后,须臾间锅里的水直冒热气。( )目前,商场里有一种无火烹调器。( )接上电源后,炉子并不发热,也不见一点儿火苗。( )有趣的是,刀叉、调羹等小东西放上去却不会发热,人在旁边也不会感到热。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1分)1、《三亚落日》:海滩上( )的细沙,( )、( ),( )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 )、( ),将它揉成()。2、《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 ),( )。这首诗是( )僧人( )的作品,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3、《广玉兰》: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 ),能看到( ),有的( ),碧绿的花苞( )。有的( ),几只小蜜蜂就( ),那里面( )。七、阅读短文。(32分)(一)节选自《钱学森》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1、钱学森的愿望是什么?(2分)2、用“--”画出钱学森说出的话,这段话他是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3分)4、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 的思想感情。(2分)(二)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的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1、照样子,写词语。(6分)亮晶晶: 、 、 。断断续续: 、 、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3几个这样的词吗?(6分)
宿新市徐公店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
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孩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我顿时诗兴大发,信口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苏格拉底说人类惟一的幸福秘方就是哲学。想要幸福,去读哲学吧。而读哲学,康德是绕不过去的。
伊曼努埃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西斯堡(现变成俄罗斯领土,改名加里宁格勒),幼年自述为:我胸腔狭窄,心肺活动空间均不够,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幼时甚至十分厌世。康德厌世,理由充分。他虽金发碧眼,面色红润,但身高仅得1.57米,双肩高低不一,精神脆弱,十分敏感,连刚印好的报纸也能让他狂打喷嚏。除了身材不好,他还高度近视;脑袋虽不大,却与瘦小身材不成比例。唯一的亮点是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13岁丧母,16岁即升入柯尼西斯堡大学。家贫,甫一入学便因裤子破了拿去缝而出不了宿舍门。四年后,父亲猝然去世,把三妹一弟留给即将毕业的康德。长兄如父,康德断然辍学,先后在柯城郊区三个贵族家庭当家庭教师11年,养活三妹一弟和自己!期间和女东家凯撒琳伯爵夫人传出绯闻。
1755年6月,弟妹成人的康德重装上阵,以32岁高龄杀回柯大,并马上显示出自己一生后发制人的澎湃动力,先以《论火》获硕士,三月后,再以《对形而上学知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通过答辩,成为柯大无讲席讲师,开始长达41年的教学生涯。
康德一辈子没干过别的,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从未出过国的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得当堂大笑或落泪。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开素质教育之先河。
康德受学生欢迎,有听课费为证。当时教授工资形同虚设,主要收入是学生的听课费,有时甚至当堂交费,听一节交一节。康老师光靠讲课就买得起楼,雇得起仆人!听课费虽多,但康老师与学生的友谊却足为榜样。他在生活上经常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生,导致很多学生把他当爹看,连他的家务也概由学生张罗。康德仆人浪泊是个退伍老兵,老眼昏花,精力不济,工作态度也很成问题。有次外出前康德忘了关书房窗户,回家后发现满屋子臭椿象。康德幼稚地以为它们追光而来,从此不开书房窗户。实际上是浪泊懒于打扫,屋里太臭招来了这些昆虫。此后,学生瓦西安斯基就一声不吭地免费接管了康家的卫生工作。
康德活到差两个月零十天满80岁,最远只去过俄罗斯元帅洛索夫的庄园,该庄园距柯城137.7公里!他固守柯城,是因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当教授。但是,这个梦想让康德付出了远超过爱因斯坦的执着,1764年,柯大才给了年过40的康德一个诗艺学教授讲席,当时欧洲平均寿命50岁,16岁上柯大的康德一口回绝了,有些文章说此时康德已经发财,所以有资本挑剔。此言不确。一年后,康德就任薪水远比教授差的大学图书馆员就是明证。馆员虽然收入差,却也是42岁康德的平生第一个固定职位。后来,42岁的康图书管理员还拒绝了埃尔朗根和耶拿大学工资超过柯大三倍的教授职位。
执着者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执着。1770年,康德以46岁高龄终获教授讲席,按50岁的平均寿命计算,康德这个书呆子还有四年可活。没有谁包括他自己会想到,他这个教授要一当27年。
欧洲大学传统,虽然并无每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之类的规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却取决于论文质量和数量。一年没有,自己知道;两年没有,同事知道;三年没有,学生就知道了。虽然不会下岗(欧洲教授向为终身制),但个人声望势必跳水。
康教授,厚积11年,居然没有一篇科研成果!非议沸腾,康德由是名声大振,一举跃居平庸教授榜首,成为德国教育界的头号笑柄。当时哲学泰斗摩西?门德尔松(作曲家门德尔松之爷)公开称康德让所有的德国大学蒙羞。康德学生克芳斯一次在柏林参加教授聚会时宣布康德正在写一本伟大的着作,赢得首都教授们的一片哄笑和调侃。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伯努利访问柯城后写道:我在伯爵家里和一位学者共进午餐,他是柯大最伟大的成员之一,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这位着名教授是社交中活泼有礼的人物,他拥有如此优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让人很难想象他体内藏着这样一颗深深探求的心灵。但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大智大慧,与达朗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先生很久没有发表哲学着作了。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出版一本小册子。
他说的小册子的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当时,康德自己也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只能写成小册子。孰料一动笔,数月之间,856页的《纯粹理性批判》便一挥而就。但是,这本欧洲有史以来写就的最重要的书(叔本华),出版之后竟无人喝彩。真正令人对《纯粹理性批判》望而却步的,是它太晦涩难解了。它甫一出版,即夺得哲学史长句冠军一个读者写信抱怨康德:读你的书十个手指头都不够用,因为你写的句子太长了。我用一个指头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都用完了,一句话还没读完!
德国人传统生活理想是:买一栋楼,种几棵树,养一只狗,结一次婚,生一堆孩子。康校长只办到了一点:6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栋楼。小楼位于市中心僻静后街,并不豪华,一个花园美轮美奂,可却是别人的,因为在楼内根本看不见它。一楼一边是能装80人的教室,另一边是厨娘睡房,常卧一猫一狗;二楼一边是饭厅、图书室和卧室,另一边是客厅和书房。书房里有两张书桌,一只三脚半圈椅。可康德入住后才发现书房正对柯城监狱。当时监狱改造思想的灵丹妙方是让犯人每天三遍高唱圣歌,唱得最卖力者可评先进缩短刑期。因此,犯人们唱起歌来都是情真意切,声震四野,让康校长大烦,盛夏亦不得开窗。为此,他多次求助于铁哥们儿、市长兼警察局长西佩。这件事体现出欧洲法治的伟大。校长与市长的铁交情大也不过法律书上那几行字。西佩虽然很想帮康德,却无法绕过市议会直接下令犯人停止唱歌。这事儿最终没办成,所以三大批判中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杀青于犯人们颂圣歌中。
对生命有追求者,对邻居要求必高。康德与邻居,有许多故事。哲学需静思,康德因此视音乐为噪音,偏偏邻居有只勤勉晨鸣的公鸡。康德不堪其扰,高价买下准备一了百了。岂知该流氓邻居拿到钱后坚决反对康德杀鸡。最后,康德不得不把鸡养下去,只是这回公鸡每天是在他自己的院子里叫了!
康德傍晚时分喜欢眺望窗外柯城大教堂的尖顶,休息眼睛,放松思想。然而另一邻居尼科罗维斯花园里的杨树疯长,不久即遮住教堂。康德向尼氏抱怨。尼氏比养鸡的邻居好。他应康德的要求把杨树砍了。
据研究,哲学家能否伟大,与其生活是否规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样。有传记作家表扬他曰: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是一个从不与其它词搭配的动词。康德这个规则动词,首先规则在他的起居时间表。海涅盖棺论定:康德没什么生活故事。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故事。另一位着名康饭尼采倒是肯定康德有故事。他说,康德的一生就是一个脑袋的故事。说这话时,尼采当然没料到自己的一生只有一个故事,而且是个没有结果的故事莎乐美。
现将康德起居时间表罗列如下:
4:45浪泊叫醒康德。康德命令:无论他怎么赖床,浪泊都必须把他从床上提溜起来。这是康德一生中最激烈的斗争,但每次都以浪泊胜利告终。
5:00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康德严格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斗,终生不变。但是,随着年纪增加,烟斗越来越大。
7:009:00在一楼教室上课。
9:0012:45写作。康德的三大批判都完成于这个时间段。
12:45下楼待客。对迟到的客人一律赏以长脸。
13:0016:00康德生活中的惟一高潮:与自己点名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16:0017:00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康德的书房温度要求恒定15度。22点一到他立刻上床,且终生沾枕头即着。康德睡觉,铺床和盖被子都有严格程序。为保障睡眠的连续性,他在夜壶上绑了根儿绳子,晚上起夜不用点灯下床,直接拽过夜壶即办。
每天如是,一生不变。惟一的新鲜事儿,就是周一、周五邮车来送书报信件。
尼采13岁开始纪录自己言行以备后世景仰,黑格尔也有同样爱好。但是,虽然生前就有人作《康德传》并寄给他本人,但以写字为生的康德没有自传。他说:世上无人像其自以为是的那么重要。同时代启蒙大师莱辛说:康德承担了教谕世界的重任。他激赏一切充满生命的力量,单单忘了自赏。康德是有意为之。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前言中他曾引用培根《科学的伟大复兴》的名言denobisipsiussilemus(我们个人不值一提)。
康秀才这个规则动词不仅规则在日程表上。还有他那最为着名的散步。
康德每天16:00必出门散步,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因此,柯城居民很多以康德出现来对表。鲜为人知的是,康德散步不仅定时,而且定点。他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康德去世后,该路被市政府命名为哲学家之路。
康德散步,规则良多。他永远穿着灰大衣,手里永远提根儿司的克(手杖),只用鼻子呼吸,因为他深信张嘴会让风湿病从口而入。康德认为散步使人感官彻底开放,神游四方,心驽八极,精彩程度堪比纵横世界的旅行。有人说:康德所有的伟大历险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另外,他散步时拒绝与人交谈,认为一开口就会打乱自己散步的节奏。与爱因斯坦相反,康德还从不携友散步。他认为这会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调整步幅和步速配合朋友,这样他就会出汗。康德跟怕出汗,这位德国启蒙大师认为人的体液里含有大量营养,绝不能轻易流失。
因为伏案工作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疑病症患者康德一生没生过大病,所以他基本拒绝吃药,只吃老友屠约歌给他开的一种保健药片。不过这一吃,就是几十年不变。
一般人都认为康德跟他的哲学一样无趣。其实,跟食不厌精的孔夫子一样,康德也是个美食家。柯漂时代,康讲师天天吃完饭馆吃朋友,欠下一屁股人情。康老师对友谊很看重,他说:完美的友谊是两个人之间通过相互对等的爱和尊重缔结的同盟。于是买房之后,便将请客吃饭视为乐事。
康德请客比动词还规则。首先,康校长从不请女客。终身未婚的康校长拒绝拿美女当花瓶,立下万世尊重女性之不朽榜样。其次,客人不能少于三位(暗含古希腊美惠三女神之数),也不能超过九位(暗含古希腊九位缪斯文艺女神之数)。来客平均年龄经常在50左右徘徊,所以桌旁至少有一位医生,且每天必讨论一种疾病及其疗法,大大提高了柯城上流社会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
成功派对,必有美女;成功餐会,必有美食。康家午餐菜品精美,连芥末也完全自制。康校长没老婆,但有个私家厨娘,可见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确。久病成医,贪吃成厨,康校长自己亦烧得一手好菜,兴之所至,常常亲自下厨炮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满堂轰然,不亦乐乎。
康德跟歌德一样流连杜康,但与一般人相反,他年轻时喜饮红酒,上了年纪反爱白酒。康德反对酗酒,曾说:醉酒者非人,只配以兽待之。不过,他自己酒过三巡却经常指点牛排,激扬沙拉,把喜欢的菜夸上天,把讨厌的菜骂下楼,所以西佩曾郑重建议他在三大批判之外再写一部《厨艺批判》。
1788年,康德连任校长。同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这本书回答人类的第二大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这本书终于让摩西?门德尔松成为康德一生的敌人。他怒称康德为超级搅屎棍。文坛后生、着名戏剧家克莱斯特更在信中高喊我惟一的、至高无上的目标沉没了。我现在已经没有目标。十年之后,他吞枪自杀。
自由,是康德最重视的基础价值。康德哲学中,自由是知识、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他说:人不可能被判为奴。他只能自认为奴!康德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自由,就是有权自由选择。
什么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怎样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有自由。
康德为写《纯粹理性批判》沉默了11年,但《实践理性批判》出版后两年,《判断力批判》就接踵而至。《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是人类第三大问题:人类是否还有希望?这是个美学问题。康德说,只有民主政体能够保证人类的自由,因此人类的希望在于建立民主政体。他与爱因斯坦殊途同归:人类的希望在于实现永久和平与建立世界政府。康德继卢梭之后指出了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操作手段。1795年,71岁的康德在《致永久和平》中提出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础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公民之间的权利由法律保障,全体公民作为立法者制订法律,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公民因此而获得自由。
哲学思想之外,康校长的婚姻观,也是我们的好榜样。康德根本就不想结婚。他曾说:有三件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注意,不包括爱情。显然,他认为爱情属于生命的辛劳,而非享受。那时的欧洲哲学大师流行当和尚,笛卡尔、帕斯卡尔、斯宾诺沙、霍布斯、莱布尼兹、洛克、休谟、叔本华、尼采和齐克果,个个均是终身光棍儿。到黑格尔、费希特、谢林和马克思,就发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成为欲望的俘虏,就彻底拜倒在石榴裙前,轻易地把自己混同于引浆卖流之徒了。但好玩的是,从没出过国的康德对各国人民的爱情生活如数家珍:在爱情中,德国人和英国人胃口很好,感觉细腻,但品位粗粝健康。意大利人为此绞尽脑汁,西班牙人充满梦幻,法国人则喜欢偷嘴。更有甚者,康校长对女性看法相当不恭敬:男人爱时才会嫉妒,女人不爱时也会嫉妒,因为她的裙下之臣转而追求其他女人了。他认为,最完美的婚姻,是能帮助男人摆脱经济困难的婚姻。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是康德的女人。这只与康德有关,与女人无关。康德经常与美女促膝谈心,研讨美食,斗牌沙龙,观看戏剧,欣赏音乐。康德研究者盖尔教授在《明镜周刊》采访中明确地说,康德确实有两次认真地考虑结婚。不过,显然他考虑得太久了,以至于对方在他考虑好之前已经嫁作罗敷。
实际上,康德不结婚,完全不是因为哲学,而是因为恐惧:他害怕做爱使自己衰老。跟今天的小资怕生孩子一样。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有很多迷信,他曾说,人生只有两件坏事衰老和结婚。74岁时,他写到:未婚(或者很早丧偶)的老人比已婚者更易长葆青春,而这也很可能是长寿的原因。据说他还有柯城男性居民寿命统计表为证。
其实,康德不结婚,除了惜命,最大的原因是惜金:当我需要女人时,我养不起她们;当我养得起时,我不需要了。
他就是一个穷怕了的、节俭过度的孤寒老头儿。
这对他的道德没有影响。这对他的哲学也没影响。
康德曾说:我们鲜少在光明时想到黑暗,在幸福时想到灾难,在安逸时想到痛苦,不过,反过来的想法却经常出现。
康德如此重视养生,都是因为疑病症。不过,与歌德相反,康德并不怕死,他说:生得伟大者,笑对无常。疑病症患者康德健康活到80岁,相当于今人活到110。1803年,康德终于得了胃病。其实并非大病,但他就此逐渐虚弱下去,记忆力江河日下,一只眼失明,最后连朋友也认不清楚了。他只好警告学生们说:朋友们,我已年老体衰。你们必须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我了。
康德恐惧年老是因为害怕天才流逝。他说:年高之人,判断力增强,才华却减弱。这是他惟一未能用行动证明的话:康德这个时期留下的遗稿,证明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翁仍然拥有澎湃的创造力。
日,长期卧床的康德奄奄一息,闻讯赶来的学生们手足无措地环绕病床。某学生出主意把三大批判搬到床头,希望老师在皇皇巨着簇拥之下充满自豪地踏上黄泉之路。看着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康德忽然泪流满面。他轻叹道:如果把这三本书换成个小孩子,该有多好!
将近11点,康德耳语道:好啦(Es ist gut)!声落气绝,寿终正寝。
二百多年来,康德遗骨几经迁葬,最后藏于大教堂教授拱顶之下,前竖铭牌StoaKantiana(康德拱廊),铭牌旁是一尊完成于康德生前的胸像。墓碑上的铭文写于日的迁葬典礼:
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这两句墓志铭源自《实践理性批判》,它体现了康德坚持一生的思想:良心就是我们自己意识到内心法庭的存在。
一.《杨花李树》的技术路线
这首歌词的路径非常简单:从姓氏说起,用植物象征。隋朝的皇帝姓“杨”,唐朝的皇帝姓“李”。恰好,这两个姓,都是植物。杨树,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杨花”。李白的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就是实例。李树,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满树的红果。回想一下,“杨花”,“李树”,正好是两个朝代的性格与形象。尤其“李树”,满树的红果,是文武英雄的生动群像。 二.《杨花李树》的情感方向
美誉盛唐,但也不贬低隋朝。唐朝289年,建树颇多,人才济济,正如满树红果,成为青史的美谈。隋朝只有37年,但也有大运河等惊人手笔。这正像飘舞的“杨花”,虽然未成正果,但也是一派热闹的光景。“飞花”与“正果”,都有价值,各有性格与特色。所以,“任性的繁华,唯美的夭折”,也是把短暂的大隋,写成一个惊艳的奇迹王朝。 三.《杨花李树》的风水密码
“杨”和“李”两个姓氏,从风水学来分析,确实甚有区别。杨=木+易。隋朝果然被各路英雄“易”掉了。李=木+子,唐朝果然子孙众多,绵延近三百年。另外,实力强,场面大,人才多——隋唐两个朝代,确实很像植物,春华秋实,轰轰烈烈。所以,对于观众来说,“杨花李树”这个歌名、这个视角,确实会令大家联想、分析、惊叹。为了强化“杨花李树”的神秘感和大局观,片尾曲《随你归塘》将打造“水局”,水生木,回头生《杨花李树》的木局。从新《水浒》的经验看,这不光会吸引观众的兴趣,也对制作过程有利。 四.《杨花李树》的语汇和意境全词用最简单的五字句,最丰富的三段式。 第一段,是简单的两两对照:
迷恋着飞花,就遗忘了正果。抛得下堂皇,才迎得来红火。
看尽了喧腾,就学会了静默。舍弃这欢愉,才飘向那极乐。
——细细说来,似乎是隋朝与唐朝的对比。其实又不全是。开放地比照历史上所有英雄与英雄、王朝与王朝。另外,并无褒贬,“飞花”自有飞花的美妙与个性。
第二段,最简炼的点评。是植物,也是人世。
春夜的喜雨,秋日的芳德。任性的繁华,唯美的夭折。
无情的天道,有缘的巧合。瞬间的精艳,千古的评说。
谈必然,也说偶然。谈规律,也说巧合。隋唐是如此,今天是如此,未来,也将如此。句式,用对仗:春夜—秋日。任性—唯美。繁华—夭折。无情—有缘。瞬间—千古。 第三段,用“穿越”手法。首先,遥想当年的英雄相聚:
银甲伴朱衣,快意花间坐。王侯对红颜,谈笑说青涩。
如果穿越回盛唐,就可以看到:银甲—朱衣,即武将与文官,正在花间快乐相聚。王侯—红颜,即英雄和美人,正在回首之中,说起当年的青春往事。 最后一段,是真正的千年穿越:往事越千年,故国何丰硕。梦里化蝴蝶,飞做长安客。
蓦然回首,古老的故国,竟然是那么强盛、丰富、有趣。歌者,听者,都想在梦中化做蝴蝶,飞到隋唐,在“杨花李树”之间,在长安的繁华之间,做一个悄悄造访的远客…… 五.《杨花李树》的安全性与独立性
从意境到风格,《杨花李树》是安详的,平和的。用词当中,甚至没有兵器,没有军事,更没有杀戮.在今日强调“和谐社会”的影视文化市场,这样的定位是绝对安全的。另外,虽有“杨”和“李”,却没有说“隋唐”。整首歌词,说的是大历史,唱的是大节律。在《隋唐演义》中可用,在未来,也可以诵、可以唱、可以思量和品味……
六.《杨花李树》的三大象征
《杨花李树》手法上,可谓“中西合璧”。它既是西洋式的“象征主义”,也是中国式的“比兴”和“暗寓”。
象征与暗寓,表层与深层,又分了三大层次:
第一层,大隋与大唐。“杨”和“李”,既是两个皇族的姓氏,也是两个朝代的性格和功业。第二层,所有的隋唐英雄。成功者,失败者;幸运豪杰,悲剧英雄。第三层,具体暗示了家喻户晓的三位隋唐英雄:秦琼,程咬金,罗成。
说到秦琼,请看最初两句歌词:从“飞花”,到“正果”。秦琼一生大起大落,有过繁花似锦,也有过落英缤纷。最终靠着仁义、忠孝,获取终极收获。“春夜的喜雨,秋日的芳德”。秦琼一生颇富戏剧性,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喜雨”。而最后,也终成秋日的正果。
说到程咬金,请看这两句歌词:“瞬间的精艳,千古的评说。”如果说秦琼像“神”(最终成为门神),程咬金则是可爱的“人”。以草莽性格而成开国功臣,程咬金可谓极品。他的“三板斧”,“半路杀出”,这些“精艳的瞬间”,被后人津津乐道,千古评说。“银甲伴朱衣,快意花间坐。”——貌似外向的程咬金召集群英会。盛唐一统,文臣武将欢聚。说到罗成,请看这句歌词:“任性的繁华,唯美的夭折。”在隋唐英雄中,罗成其人,最有天使气息:高、富、帅,潇洒,灵性,魅力。可是最终,却悲剧性地英年辞世。莫非:“任性的繁华”,必有“唯美的夭折”?
bd1474451();g250250();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
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安徽,汪伦想了一个妙计,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就来到汪伦家问:我是来赏十里桃花,游万家家酒店的。汪伦听了笑了笑:桃花者,一潭知名也;万家者,店主人也万也。李白知道自己上当了,就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二人就情投意合,相见恨晚。
有一次,李白的母亲给她来信说:你父亲病重,希望能见到你。李白一看,心急如焚。不辞而别,写了一张纸条放在桌上,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桃花潭边坐船,只见杨树依依,早春的桃花已探出头来,粉的似霞;白的似火。
李白眼前不禁浮现出与汪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白天,一起荡舟桃花潭,两岸桃花争奇斗艳,让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一首首名诗。晚上在皎洁的月光下饮酒对弈,快活如神仙。就要离别了,李白热泪盈眶,这是岸上传来了轻脆悦耳的歌声,原来是汪伦带着一群好友脚踏地,边走边唱前来送探,李白赶紧跳上岸。汪伦问:李兄,真的要走吗?你这一走我可是舍不得呀。可是我的父亲病重,希望见我,我必须要回去。李白说。那你要记得给我捎信。汪伦哭着说。船夫说:客官,天色已晚,要走了。他们俩抱拳作揖,就要告别了。
汪伦望着李白渐渐远去的生影,乃久久凝望着,不肯离去
福建福州台江区第五中心小学五年级:江励吟bd1415198();关键词:改写赠汪伦对我有帮助()改写《赠汪伦》的相关作文改写《赠汪伦》李白坐船没给钱,一脚把他踹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赠汪伦》改写谁知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他转头一瞥,原来是自己的好友汪伦啊。只见汪伦一身青衣,边跺着脚,边唱着歌儿,遥遥望向即将离去的李白。太白兄,请保重!汪伦挥动...改写《赠汪伦》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改写《赠汪伦》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改写《赠汪伦》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改写《赠汪伦》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仙,汪伦隐居在安徽泾县,汪伦佷想请李白到他家做客。于是汪伦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坛美酒,把酒放在地窟里。有一天,汪伦听到李白来到...《赠汪伦》改写汪伦很舍不得我走,我也依依不舍。我对汪兄说:汪兄,后会有期了。我走到岸边对船夫说:船夫我们走吧!我忽然听到岸上有一阵阵踏歌的声音&...改写《赠汪伦》更多相关作文改写《赠汪伦》的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以为是儿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