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题材剧《国家底线电视剧全集30剧情介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从中透露了什么信息?


■当法治遇见影视
“剧中出现的每一份案卷、文书,甚至一篇理论文章都需要‘实打实’的准备……我们要保障在高清镜头下,剧中呈现的与法律、法院相关的道具都经得起观众审视,每件道具及其使用都必须是真实的、有逻辑的”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目前,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创作的电视剧《底线》仍在多个平台热播。在这部全景展现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电视剧中,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演绎法庭内外的“人情冷暖”,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廉洁自律、公正司法、守护正义的鲜活形象。
从这部剧开拍那天起,来自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85后”青年法官蒋珊珊就开始了与她“身份不一致”的剧组生活。从前期筹备、正式开机到整部剧杀青,她全程跟组152天。
对于蒋珊珊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如此近距离观察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全过程。在她眼中,参与拍摄这部法治剧的专业演员们都“怀有对公平正义的尊重和追崇”。
据了解,《底线》于今年2月在湖南长沙开机,5月底杀青,全程在湖南长沙取景拍摄,多名法院干警协助参与了拍摄工作,多家法院提供了实景拍摄场地。
藏在剧中的真法官
与蒋珊珊一同进组的,还有另外两位来自长沙中院的资深法官。这支由法官组成的驻组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剧本、场景、服化、道具及现场拍摄等进行细节上的严格把关。蒋珊珊还客串了一名年轻的审判员,多次在剧中出现。
作为一部聚焦法院工作的正剧,由靳东、成毅、蔡文静等主演的《底线》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这部剧相关的话题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底线》导演刘国彤在与媒体连线时表示,“拍这部戏的时候,对细节真实和复原有一种苛求”。
这种苛求从驻组法官团队对细节的严谨态度上可见一斑。蒋珊珊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忆,其他两位驻组协拍法官长期在审判一线担任庭长,业务精深,驻组协拍法官在审读剧本阶段,对剧本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修改意见,涉及到法院工作流程、审判程序、法律适用、法官用语、相关案件的法律文书等。此外,长沙中院组建了一支由民事、刑事领域审判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在后方全力支援驻组法官。
蒋珊珊介绍,剧中有二十余个案件涉及到宣判词,在不改变剧情结构的前提下,这些案件的宣判词都由驻组法官草拟,因为如何对案件定性、如何适用法律、如何裁决等都涉及到专业法律知识和词汇。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星城区法院”走廊处多次出现过“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等标语及文化墙展板,这些也是驻组法官们结合剧情及法院文化标识相关规定,与后方专业团队共同研究,经过多次整理、修改后定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真实的法院工作环境。
驻组法官对细节的苛求还体现在道具运用上。比如,剧中方远(靳东饰)是立案庭庭长,经他调解的案件多数是诉前调解案件,此类案件案号的拟定、案卷的内容甚至案卷厚度也要与剧情设定一致。又如,剧中法官周亦安(成毅饰)承办了一个离婚纠纷的再审案件,按照实务标准,他拿到的原审案卷就是已经有装订线、有归档封条的样子。
此外,剧中所有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都用到了法槌。在拍摄现场,驻组法官不仅要保证剧中审判流程符合诉讼程序,还要确保在审判长表示“开庭”“闭庭”“休庭”等程序时法槌使用的时间节点、节奏与前述口令对应,符合法槌使用的相关规定。
还有一个重要细节是,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身份名牌根据案件性质不同而特别区分,比如雷星宇案,受害人家属都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他们的身份称谓不是普通民事案件的“原告”,而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剧中出现的每一份案卷、文书,甚至一篇理论文章都需要‘实打实’的准备……我们要保障在高清镜头下,剧中呈现的与法律、法院相关的道具都经得起观众审视,每件道具及其使用都必须是真实的、有逻辑的。”蒋珊珊说。
蒋珊珊觉得,《底线》的最大特色是真实和专业。所谓真实,是指这部剧把法院、法官的日常真实展现出来,但案件并非都是真实的。主创团队收集了500余件社会关注度高的代表性案件,经过碎片化艺术加工后,形成了剧中的四十多个“似真非真”案件。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蒋珊珊也成了众多追剧网友中的一员。对于网友说《底线》“敢拍”的评论,蒋珊珊的理解是,主创团队创作的案例是顺应当下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司法需求,编剧敢于通过大大小小的案子折射出人生百态,反映出社会新矛盾、新问题,并敢于剖析、敢于面对、敢于解决。
“法言法语”不能出错
因《底线》涉及的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些拗口的法律专业词汇、复杂的审判流程对演员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据报道,演员靳东参与了真实的现场调解工作,学习“法言法语”和本土口音;成毅、蔡文静、王秀竹等青年演员曾在模拟法庭夜以继日地反复训练。
一众演员之所以这样努力,是因为台词中的“法言法语”不能出错。蒋珊珊解释,法律术语中一字之差,可能会导致意思相差非常大。比如,剧中有一集谈到离婚时家庭全职妇女有权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偿,而不是赔偿——在法律意义上,“补偿”和“赔偿”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补充说,进入法院工作,特别是在审判执行领域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法学相关专业毕业且通过司法考试的。对他们而言,从在校读书开始,“法言法语”就“像种子一样,在身体里生根发芽了”。因此,他们对法律相关术语耳熟能详,在日常使用中基本不会出错。
在蒋珊珊看来,法院人有一种在司法工作中磨砺出来的清冷气质。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在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当事人,循环往复审判流程无数遍,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之下,他们大多非常独立、冷静、理性。演员们则需要真的“像法官”,这种“像”是从严谨表达到理性气质的全流程模仿,而专业又熟练的“法言法语”则是“演”好法官的第一关。
如何突破观剧“壁垒”
全程参与协拍的经历让蒋珊珊对《底线》有了特殊感情。追剧时,她不禁感叹,“这部剧对于司法价值的高度提取和深入思考,让我真切感受到法官这一职业的迷人之处”。
比起公安、检察工作,法官的工作独立而静止,缺乏动作性和悬疑感。加上依照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纪律,法官不能直接开展调查取证或者潜伏搜捕,做得最多的就是审理卷宗工作。而这项主要工作,对艺术表现有着较大限制。如果让观众看法官一直讲专业法律名词,也会造成观剧“壁垒”。面对创作过程中要解决的这些难题,《底线》文学总监王凯的经验是:浸泡在生活里,才能找到一个群体的独特之处。
近日,王凯向《法治周末》记者分享了该剧的创作过程与感悟。他表示,主创团队通过扎实的采风,对法官和法院工作有了深入了解后,在创作过程中才找到了法院人的职业特殊性。
在王凯看来,法官就像医生,当事人则像患者,不同审判庭就像不同科室,法官是在当事人的纠纷中找出其背后隐藏的“社会病”。法院题材剧是司法犯罪剧的分支,创作者需要找到这个分支独特的看点,剧中突出了法官的“以静制动”,用法官办案揭示了案件背后的时代发展逻辑和人世间的万千烟火。观众可以跟随法官看到当下社会各类现象背后的具体症结,情节新颖、尖锐、深刻又贴近生活,且辐射广阔,所以这部剧能迅速、大范围地吸引观众的眼球。
他进一步表示,涉案剧往往案件占的篇幅大,因为案件的发展过程是较容易吸引观众的。“案件当事人的情节烈度高于法官,法官则成为了‘串案人’”,这在以往的法院题材剧里经常出现。而这样的方法,会让整个故事的格局和表达都受影响。所以,“在创作中,我们也始终没有忘记要刻画的是中国法院和中国法官的新面貌,时刻围绕这两点去深挖,才能找到全新的看点和表达”。
让法官说出“真心话”
在《底线》编剧李晓亮眼中,法官群体是个“智识”群体: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对各类社会现象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在接受采访时,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果法官不打算跟你‘掏心’,或者觉得创作者根本没能力和他对话,他是不会说真心话的”。
这一点,编剧费慧君、李晓亮在采风过程中也深有体会。如何与法官群体建立信任、真诚对话,是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起初,面对来自“娱乐圈”的两个年轻人,一些与编剧进行面对面访谈的法官本打算照本宣科地说几句就算“完成任务”,因为觉得对方“不可能懂法院人”,也担心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时间。
“但聊着聊着,他们发现我们是真诚的,也做足了功课,就会渐渐敞开心扉。有人聊完后,还跟我们开玩笑:‘(你们)不会跟领导告状吧?’”
“采风本来安排得就非常紧凑。有时候,一天要去好几家法院,采访好多人,就像‘车轮战’一样。听别人讲话,要记录、总结,还要给反馈,再进一步去激发访谈对象。”费慧君、李晓亮二人坦言,这个过程虽然并不容易,但确实是创作一个好作品必须要做的功课。“回头去看,觉得特别值得。”
“此外,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多。剧本一直在根据筹备期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也是编剧们之前没遇到过的挑战。当然,导演和制片组这边的准备工作更多、更杂。”费慧君说。
以编剧的视角来看,法院工作中“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可表达的空间太大了”。费慧君说:“应该有一部‘出圈’的当代法院题材的好作品,这是自上而下的共识。所以,当初我们铆足了劲,要把这件事做成。”
在李晓亮看来,《底线》剧情接地气,也体现在剧中的诸多台词上。“要么白头发,要么没头发”“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白加黑、五加二”……这些法院人的“吐槽”在观众看来特别生动、有趣。
李晓亮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采风过程中,一位“高龄法官助理”曾说:“法院以前是个权力机关啊,现在怎么成了服务机构?真是有点不适应。”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司法改革过程中自己身份转变的困惑,但我们目睹的是一位普通法院人的真实形象:尽管辛苦,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李晓亮说。
还有一位年轻法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总说法官神圣,可神圣是由距离感带来的,这不全然是好事。”这句话也给编剧们提供了另一个理解法官的角度。“兼听则明。很多话我们没有直接用在剧本里,但这些真实的表达,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法院人,从更深层次理解法院工作的内在逻辑。”李晓亮总结道。
“《底线》中呈现出来的法官人物形象,是主创团队采风中所有法官形象的总和,没有哪个人物是有一个具体原型的。不过,也确实有几位法官的风趣幽默给编剧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特质也因此被搬上了荧幕,充实了主角的形象。”李晓亮介绍道。
编剧们表示,他们最感激的,是在访谈过程中展现出柔弱一面的法官们,他们“完全把我们当成了朋友”。“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塑造出一个个真实、接地气的法官形象。”
费慧君认为,要表现法官这种“非常规”的职业,也应该用“非常规”手段。虽然法官办案多是“坐而论道”,但不妨利用这一特点——“不要怕写对话,只要对话足够精彩、有张力,该动情的地方就能让人动情,该笑的地方就能让人笑,该思考的时候就能带观众思考。只要能写好,很多所谓的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
对于《底线》这样的主旋律作品,编剧还要“敢于把各种想法摆出来,辩一辩”,因为“如果直接喊口号,观众是不会认可的”。李晓亮补充道。
但这样一来,整个创作难度就上来了。“要先在心里和自己打仗,把这个问题想通才能下笔。如果没想通就硬写,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编剧心虚。”李晓亮说,“如果无视观众想说的话,编剧就是在滥用自己的权利,观众是不会服气的。”
李晓亮觉得,这其实“就和法官做调解一样”。“不能只顾自己疯狂输出,不让当事人说话。你高高在上、压他一头,说得再有道理,对方也接受不了。将心比心,做人写戏,莫不如此。”
责编:王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和法律谁是底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