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个人女生分手后的心理变化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吗

【前言】转眼从04年毕业至今,已经五年了。但是一直忘不了刚刚工作的第一年,在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业的老国企做技术研发,那一年中经历了很多人,很多事,自己也完成了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一直想把这一年的事情写一写,成为公司的新员工,军训,装出第一台车,第一笔工资,自己做饭,划转,工人维权,自己维权,没班上……忽然发觉自己这一年的经历似乎比很多人几年的经历都丰富,呵呵。  这不是一部文学作品,纯粹是我的个人经历,很多细节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我这人记忆力还算不错,当然也有很多的东西是我根据一点不太具体的印象填充出来的。因为不是文学作品,只是一点琐碎的回忆,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而成,所以可能有一点零散和不连贯,对此我只能说声抱歉。  想提笔写这些回忆还有一个目的,现在很多新闻上提起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要么是出了校门便被抛弃,洗脚、搓澡、摇船……搞得仿佛国将不国;要么便是什么富二代,红二代,上学时便名车名表,不学无术而毕业后高薪就业。其实在这两类当中还有一类更为多数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叫普通,做着与自己大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工作几年便结婚、生子,然后便把后半辈子都这么过下去。这样的故事诚然没有新闻吸引力,但它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经历。这个故事描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一个普通人,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学,进了一家普通的公司,干着普通的岗位,不算好,可也绝不算差。普通的就如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这里你看不到出身贫寒而顽强拼搏而最终出人头地,你也看不到身处商海高端挥斥方遒。有的,只有普通。  普通的你我,愿不愿意写好这篇普通的故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报到  小胡拖着一只笨重的拉杆箱满头大汗的挤出了南京站,略带迷茫的打量着南京站前满是泥泞的马路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小胡刚刚毕业于南京附近一个城市中的一所高校——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校区,学校的本部还是在南京,当年不知为何却在附近的另一个城市建了一个校区。这让小胡他们这些高考成绩满是一本要求的学生们不得不享受专科的待遇,蜗居在区区几百亩的校区里,用小胡的一个同学的话来说就是“每天在学校里遇到的人看起来都很眼熟”,而小胡自己描述校区地位的话就是“爹不疼、娘不爱”。南京不管校区的发展,而校区所在城市正忙于大力扶植自己的学校。  万幸不管如何这校区还是借着本部的名气和前几届学长努力拼搏挣下的好名声在就业市场上一路高走,在沪宁线上的制造业内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这让小胡他们这些疑似孤儿们倒也完全没有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冬,就连那些英语四级没过,或是拿不到毕业证的同学也都在七月前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小胡本人则是被南京的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相中,稀里糊涂的签了就业协议,稀里糊涂的毕了业,稀里糊涂的回家接受了亲戚朋友一圈的祝福,然后又稀里糊涂的在这里随着人流走出了南京车站。  2004年初,南京车站还在非紧张的施工中,火车站前混乱不堪,而2004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大跃进的一年,各个汽车公司都在大肆招人。混乱与跃进,似乎也在冥冥中预示了小胡未来的职场历程。  我们的主人公小胡,此时还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在将来的一年中会遇到哪些事,哪些人,此时他站在南京站的前面,虽然迷茫,却不是全无打算。本来他是准备考研的,可惜最终落榜,小胡打小就被父亲灌输一定要读书的光辉思想,所以一直将不停的读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次考研落榜让小胡很是措手不及,虽然工作签了,可小胡依旧想考研,“大不了边工作边考研吧,先干着看看,赚点钱花也好。”  车站前面四通八达的马路虽然混乱,可这丝毫不妨碍劳动人民勤劳致富的热情,一个寄存行李的小亭子就突兀的立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中央。小胡来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下车先把箱子存上,自己拿着毕业证什么的先去安顿下来再说,免得拖着沉重而又不值钱的行李到处乱跑。小胡对自己的这个主意很是得意,更得意的是在火车上的时候,一个同行的旅客听说小胡进入了南京的这家汽车厂,所发出的赞叹与赞美并重的言语。这让小胡对即将开始的新工作隐隐的有了几分期待。  大黄,又名“黄大胖”,是小胡大学时的室友。这次与小胡签到了同一家企业。同室变成了同事,名份改变,友情不变。大黄比小胡早半天来来报到,此时已经在公司的集体宿舍美美的躺了下来。小胡一个电话过去,大黄躺在床上指天画地的指导了一番,告诉小胡如何如何报到登记。小胡放下电话想了半天,却发现自己对大黄的描述全无概念。无所谓,反正当初公司给新员工的报到资料中已经写好了报道地址,离火车站也不远,一路摸过去就是。  小胡报到的这家企业着实不小,尤其在火车站附近更是机构众多。小胡并不急于报到,而是以一种领导视察的心态四处走走看看。看着一院子一院子新生产出来的卡车,很是有自豪感,觉得仿佛自己与那些卡车有什么关系一般。  可是转来转去还是没有找到报到的地方,眼看着已经近了晚饭时间,小胡真有点着急了。他这次本来就是提前一天来报到,希望可以给公司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下去自己的苦心岂不要白费?小胡看起来属于蛮老实的那种人,可这不代表他心眼少,这是他盯上了前面一个人。  一个年龄与脸上神色气质都与小胡类似的年轻人,正吃力的拖着一个硕大的拉杆箱(这让小胡油然而生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向一个厂门口的门卫打听着什么。而那个门卫正用手指向远方给他比划着什么。  显然这是个与小胡一样的家伙。一个找不到自己该去何处的新人。小胡眼看着他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接着挥手告别门卫,接着信心百倍的又拖起自己那只硕大无比的拉杆箱向前走去。  跟着他,准没错。小胡长出了一口气,远远的缀在那个人的后面。  半个小时后,小胡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那家伙成功的迷路了。  此时天已经慢慢的暗了下来,小胡无奈的又给大黄打了个电话。大黄对小胡此时仍未报到嗤之以鼻,让他先到集体宿舍这里先安顿下来再说。  很久以后,小胡才知道,那份所谓的新员工报到指南上面所印的地址压根就是错的。  集体宿舍倒是好找,毕竟是大黄亲自提供的地标。  站在集体宿舍前,小胡彻底的愣住了,而站在一旁的大黄则很是欣赏的看着小胡脸上的表情,因为同样的表情在几个小时前同样的在他的脸上出现过。  在家的几天小胡经常设想自己未来的,拥有数个子公司的大型汽车制造业国企的集体宿舍会是什么样子。整洁的楼房,宽敞的房间,完备的卫浴设施,也许每个房间里还有电视……而现在面前的这几栋仅有三层楼的老旧楼房一下子把小胡拉回了现实。  “这宿舍……还可以啊。”小胡显然不想满足大黄的那点阴暗心理,口不对心的答道。  “是啊,是啊,和我们大学时的宿舍差不多。”大黄一本正经的答道。  “我们大学时的宿舍就是全校最差的啊。”小胡在心里答道。  因为还未正式开始接收新员工,今天到来的人都被随便的安排进了一些空宿舍。还好现在还是夏天,大家随便弄了几张报纸,带着理想,面对现实,度过了在集体宿舍的第一夜。    第二天,新员工报到正式开始。没有振奋人心的欢迎大会,没有内容丰富的新员工指导,今年公司大扩张,从全国各地招了三百多应届大学生。数量一上去待遇自然下降,所有人带着自己的这个证那个本的被验明正身,接着就又都被打发回了集体宿舍。  宿舍的分配很自由。五栋宿舍楼,四栋男员工宿舍,一栋女员工宿舍,仿佛在提醒着众多好汉们他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每间宿舍住四个人,大家自主凑够四个人便可以登记领钥匙。小胡他们学校今年签来了十个人,有两个考上了研究生,最终八人成行。这八个人中有人还在路上,不过有两个材料专业的同学已经到了,加上小胡与大黄,四个人凑够一桌——哦不,一屋。有些孤身前来的则没有这般福气,只能拖着大包小包可怜巴巴的在门卫室门口晒太阳,等人挑选。  小胡他们分到的宿舍在最后面一栋,二楼的最里面一间,房间号431,看起来会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所在。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房间的朝向,是朝着北面的,估计冬天会比较难熬。小胡对房间的坐落很是满意。他家勉强算得上书香门第,所以对住的地方条件差一点无所谓,可环境一定要满意。要能配得上“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不过短时间内看来红袖添香是不可得了,估计大黄起夜倒差不多。  一间十五六个平方的长方形房间,四张单人床,两张桌子,两张方凳。一侧的床上边还有一排柜子,房顶一个吊扇,靠窗子的一侧屋顶有一盏日光灯。这就是小胡他们宿舍的全部摆设。现在挤进来四条汉子,屋内顿时局促的不得了。  “哇塞,还是木地板啊。”海波第一个叫起来。海波是大黄的老乡,与小胡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材料专业。  小胡跟着走进寝室,木地板走起来咚咚直响,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看来这公司宿舍和大学宿舍到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就是地方太小了,再加上个大黄,想不挤都难啊。”小胡随时不忘揶揄大黄一下。  “刚才我问过门卫阿姨了,她们说现在的宿舍也是临时的,后来还会重新分,后面会两个人一个宿舍的。”阿辉第三个挤进来,他和海波是一个专业的。四个校友进了一家公司,虽然在学校时都没什么来往,可一出了校门大家立刻熟稔起来。  小胡、海波、阿辉体型相当,对于在狭窄空间中的移动颇有自信。反倒是人高马大的大黄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确认自己进去后不会发生进去出不来的糗事才开始拖着行李往进搬。  “这地板结不结实啊,我怎么感觉大黄一进来地板都在颤啊。”小胡夸张的叫道。  海波和阿辉见了大黄的可怜相都不禁哈哈大笑,只有大黄懊恼的回了一句:“滚!”  狭小的房间实在局促,头顶的柜子,床底的空间都被利用了起来。大家大包小包的往里塞。只有小胡两手空空的看着大家忙活。  “一会我要去火车站取行李,我的东西还在那存着呢。”小胡对自己的空闲很不适应。  “一会一起去吧,我们材料还有两个同学马上下车。再说我们从学校托运出来的东西也都在车站呢。”海波答道。  经海波一提醒,小胡才想起原来当初离校时大家还都托运了几大包东西到南京。小胡几乎把那些东西忘了,连忙翻找自己的行李票。  接下来几个人顾不上安置,又跑到火车站,接到了两个海波他们专业的同学,小胡在学校时与他们并不熟,不过托小校区的福,看起来还都眼熟。如今成了同学兼同事,感情含量很高,一见面不免要没话找话的寒暄一番。  几个人的托运行李加上随身行李,挤满了一辆中型车子。几个大男孩将成堆的箱包搬上搬下,在七月的酷日下挥洒满身的汗水,却全然不觉疲倦,有的只是年轻人对未来永远美好的憧憬。  
  【二】军训  新员工入职之前还要军训?这让小胡很有几分兴奋,可其他人却更多的是不耐烦与愤懑。  爷是来赚钱的,不是来遭罪的。  军训的地方很远,是南京某军校在江北的训练基地。小胡他们被装上几辆大巴,大巴上拉着鲜艳的横幅,浩浩荡荡的驶过长江大桥。  小胡抱着怀里一点简单的行李,一路上都在想着分配的事。  他们进入的这家大型企业下属三个大的分公司,此外还有二十几家小的下属企业。他们这三百来人在军训前就在一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地下会议室里被分配了个人的去处。先被分配的都是一些小企业,每家企业也就去一两个人的样子,而且听起来多半来自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小胡和大黄还有一个他们同专业的同学阿力聚在会议室的最后面,无聊的猜测着各自可能的去处。  “我们应该都是去公司最老的那个子公司吧。当初去我们学校招人的好像就是那里人事部的。”阿力问大黄。  “肯定是嘛。估计我们要最后才会分配了。那里的肯定人最多。”大黄很肯定的答道。  小胡一直很喜欢和大黄唱反调:“不一定吧,好像总公司也有个说法叫什么什么集团的。”  阿力张开嘴刚想说什么,忽然不由自主的一哆嗦。  “喂,阿力,叫你了,赶紧上去。”海波他们几个没有小胡他们几个这么闲,一直在认真的听着台上的宣判。  “啊,怎么……怎么这么早!”阿力茫然的站了起来,东张西望着。小胡和大黄也有点吓到了,他们是一个专业一个学校的,很有可能会被分到一个地方去。  “我分到哪里了?啊?我被分到哪里了?”阿力一边手忙脚乱的拿自己的毕业证,一边问海波他们几个一直在专心听讲的。  “没听清,好像什么铸铝的。”阿辉答道。  阿力手足无措的往台上走,忽然又想起来,回头对小胡和大黄喊:“中午等我一起吃饭啊。”  最后的分配结果与几个小菜鸟的猜测大相径庭,阿辉被分到了据说是集团效益最好的分公司,大黄被分到了另一个集团下属的合资企业,而小胡与海波却被分到了一起,分到了集团赖以起家的那家老牌子公司。  小胡现在坐在车上,脑子还是有点迷迷糊糊的。他现在才有点感觉到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据说将来到了公司还要分配,因为子公司下面还有不少家分公司,进了分公司还要分科室,分了科室还要分岗位。这么七分八分下去完全无法预知自己将来可能会被弄到一个什么地方上去。小胡现在已经开始有点后悔进入一家如此大的集团了,这种对未来完全束手无策的感觉令小胡很不愉快。  车子行驶了很长时间才把他们拉到了一个山沟沟里面。说是训练基地,实际上只有依山而建的几排房子,四圈则全是山林,山脚下有个小镇子。  “这地方……不出逃兵啊。”大黄感慨的说道。  小胡刚想抬个杠,紧接着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群扎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在几名军人的带领下列队走过。很多小朋友们从小胡他们身边经过时都在扭头打量小胡他们这群明显超龄的大家伙们。  小胡与大黄对视了一眼,全都没了抬杠的兴致。  也许是为了发衣服的便利,连队的分配明显是按照身高来的。小胡、海波、阿辉都被分配到了紧邻女生连队的三连,大黄被分配到了另一端的八连,阿力则被分配到了居中的六连。三百多号人全都换成了迷彩胶鞋,于是大黄和阿力全都隐入了绿色的军营。只剩下了小胡与阿辉海波相依为命。  一个连分为四个班,海波在一班,小胡与阿辉同在三班。公司的军训也无非就是走走队列,打打军体拳。教官们也都是军校里面大二大三的学生,论起年龄多半比小胡他们还要小上一两岁,也不像刚上大学时军训的那些部队里的教官那么有故事。小胡的兴奋劲很快就消耗殆尽了。四个班站成四列,每天不断的做着队列练习,十天的军训仿佛被拉延的无比漫长。  军训的内容与刚上大学时的军训内容差不多,虽然大家每天都在像模像样的走队列,兴高采烈的喊口号,可小胡却总是感觉有哪里不一样。这里的军训与学校的军训不一样,这里教官学员的关系与学校时候的教官学员关系也不一样。每天枯燥的训练开始孕育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第一次的矛盾爆发可以说从头开始:军训基地的领导要求全体受训人员都必须依照军营的规矩理短发。不知他们从哪里搜罗来一位剃头师傅,以每个五元的批发价要求每个头发过长的男生理发。结果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此时的小伙子们已经不是蓬头垢面的刚刚脱离昏天黑地黑七月的邋遢小子,而是经过四年精致大学生活锤炼的优秀青年,在衣着外表上很多都有着严于律已的严苛精神。碰他一根头发几乎如要了他的一条命一般。小胡眼看着一个家伙紧紧的跟在军训团长的后面叫嚣着:“我要见我们公司领导,我是公司的员工,不是你们的兵!”而团长把手一背,转过去压根不理他。估计那位团长对不听话的新兵也是见得多了,早已见怪不怪,毫不理睬。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而这里的三百多位一大半都背着响当当的本科学历。人书读得多了,遇到事情就都好想一想。经过了理发事件,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思考:“我到底是公司的员工?还是兵营的兵?”  后面的训练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面积的懈怠。军训基地很快也出了应对之策。不知从哪里划拉来了一群女学员兵,给每个连都配备了一个指导员。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部队地方都适用。小胡他们连分到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新闻系大二女学员,被小胡他们背后称为“小妹妹”,每天会帮他们把手机拿回宿舍充电,训练之余喜欢静静的听手下这些比自己年龄大的部下们讲一些地方的事。  月儿弯弯照九州,有人欢乐肯定就有人愁。三连隔壁的四连就缺乏了三连的运气。当初他们的男教官就是个狠角色,曾对着连里的一个小个子男兵不怀好意的说:“再不老实把你带到我那里去。皮鞭、蜡烛油……应有尽有。”这次配备了指导员,小胡远远的看了看那位指导员的体型,不禁暗暗地为四连的弟兄们同情了一把。而原来的四连长则完全放手,躲到一旁把训练任务全都推给了新来的指导员。女指导员当仁不让,彪悍的体型配上火爆的脾气,将一个连的老爷们收拾的服服帖帖,苦不堪言。  短短十来天的军训,很快爆出了第二次对抗事件。  军训到五六天的时候,天空居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可是大大的遂了众多新员工的心意。大家心满意足的看着窗外的雨,虽然大家呆在空荡荡的宿舍无聊之极,可大家都非常享受这种无聊。  但显然部队的人不会把这种程度的小雨当回事。很快就有一个连队被拉到了外面的空地上,冒着小雨开始啪啪的踢起了正步。而其他连队的人则面带惊恐的看着外面受苦受难的苦弟兄们,分别做着打算。  “靠,太过分了,这下雨天还练啊。”  “就是,要是把身体搞坏了算谁的!”  “不去!不去!一会连长来了我们也不出去,我们又不是他们的兵!”  正说着,小胡他们就看到自己的连长从墙角处转了出来。  “不去不去,大家都不去。他凭什么让我们冒雨训练。”话还是一个意思,可声音明显低下去了很多。  “三连的,出来!”  屋子里没人动。  “三连的,出来训练!”  还是没人动。  连长走到几间宿舍门口,“为什么不出来训练?”  “下雨了!”有人理直气壮的回答。  “照常训练!”连长黑着脸吼道。  宿舍里静悄悄,没人响应。几个班长看看屋子里的同事,都没有说话。  小胡对冒雨训练倒不排斥,可他也没有傻到在这个时候出头。  连长在宿舍门口站了半天,见自己的命令毫无效力,最后恨恨的黑着脸走了。  取得小胜的家伙们嘿嘿冷笑了几声,心中还是不免惴惴。  不一会一个公司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来到了小胡他们连队。  “大家为什么不去训练啊?”中年人看起来很是和蔼。  “下这么大的雨,出去训练把身体浇坏了怎么办?军训完了还怎么给公司上班啊。”虽说是刚刚离开校门的学生,可这其中也不乏机灵者。  “是啊是啊,是在下雨。”中年人倒是很分得清自己的立场。  听到公司领导若有若无的暗示,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七嘴八舌的控诉起自己这些天的血泪遭遇,中年人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不断的点头“嗯嗯”答应着。  那天最后的训练还是黄了。大家乐得清闲了一个下午,坐在宿舍仿佛刚上大学时一样天南海北的吹牛。  晚上吃过晚饭,大家正准备继续下午的吹牛话题,接到紧急通知:全体马上到礼堂集合。  “没啥事,他们还能把我们怎么样,我们又不是他们的兵。”大家互相心虚的安慰着。  军训团的团长,同时也是这个军训基地的头头,黑着脸坐在讲台上。大家惴惴不安的坐在下面,准备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不料这位团长同志讲话的内容却大大出乎小胡的预料。他先是讲了自己几个还在服役的战友,如今三十多还找不到对象,家里人如何的着急,接着又讲到自己的女儿当初取名字的事情,顺着这个事情又牵出了日本问题,又从日本往下一拐拐到了台湾,慷慨激昂的言论配合上军人的气质身份,把台下的一群小愤青们刺激的嗷嗷叫,最后大家像喝了酒一样醉醺醺的从礼堂出来的时候,已经把白天的不愉快全部忘了个一干二净。  “他今天到底说了些什么啊?”临睡觉前小胡依旧是一头雾水。  十来天的军训难熬,倒也终究有个熬出头的时候。最终例行的军体拳汇演,踢着正步走过主席台,集团的几个领导也心满意足的在上面过了一把阅兵瘾。  最后,宣布军训先进个人。这可是个为自己未来的职场前程加分的机会。无论有机会还是没机会的,都伸长了脖子关注着。  每个连四个名额,由连长和指导员分配。按照常规来说,一个连四个班,如此分配名额自然是一个班一个先进个人。可小胡他们这个连出了点不常规:小胡他们班正副班长都被宣布为先进个人。结果后面的四班最终两手空空。小胡他们班心里都美滋滋的,个个把胸脯挺高,他们早就瞧着四班的那些人每天咋咋呼呼的和连长指导员套近乎不顺眼,最终先进个人的评选很是遂了他们的意。  最终队列拉回的时候四班的人爆发了,在队列中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大。  “凭什么我们班没有!这么多天白辛苦了!”  “就是,我们每天走队列走外侧多重要啊。”  “就是,看看我手,就是在边上摆臂的时候打在路边叶子上弄破的!”  “全连走队列还不是都看我们,没我们怎么能走好!”  ……  最终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话语激怒了走在队列后面的指导员,指导员的脸涨得通红,“不就是一个奖么,领导怎么分你们就怎么听,有什么好争的!”  这句话一下子把矛盾拿到台面上了,四班的人与指导员直接在队列里就吵了起来,军校里在读的女学员哪里吵得过地方大学的毕业生,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其他三个班的人都觉得四班的人有些过分。一班二班的人开始给指导员帮腔,三班的人得了便宜不好开口,闷着头夹在两边的中间往回走。  最终的聚餐指导员开始时并没有出现,三个班的班长去费了好多口舌才把眼圈红红的指导员拉了出来。四班的人聚在一桌对其他人不理不睬,其他三个班的人也不愿和他们搅在一起,举杯吃喝,与连长指导员显得愈发的亲密。  军训的最后一天,三连这个集体分裂成了两块。  
  【三】生活的乐趣  拖着疲惫的身躯,小胡他们又被拉回了宿舍。十来天的军训下来,大黄居然一点没见瘦,倒是阿力被晒得脱了皮,后背斑斑驳驳的看起来很是怕人。  小胡他们走回宿舍,阿辉走在最前面,正掏出钥匙开门,小胡与大黄走在最后边走边抬杠,忽然看见前面开着门的阿辉愣在了门口。  “咋了?遭贼了?”小胡很喜欢做一些比较刺激的猜测,走过去从阿辉身后往屋里一看,一下子也愣住了。  他们离开的时候屋子里是四张床,两张桌子。门卫告诉他们回来后会重新分配宿舍,两人一间。  现在?  四张床四张桌子。  “我们要从桌子上面爬进去了。”小胡嘟囔道。  他说的并不夸张,现在四个人要是全部站进去屋子里基本就没有空地了。    “别站着,床上躺着去!”小胡躺在床上对大黄喊道。  此时大黄正费力的站在桌边尝试着把身子转过来,海波和阿辉全都和小胡一样躺在床上,这样可以让屋子显得敞快一点。  桌子事件给小胡他们一个不大不小的刺激,显然所谓的两人一间宿舍泡汤了,而这样的刺激才不过刚刚开始。  晚上大家都没了侃大山的兴致,早早关了灯,小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忽然听见对面的海波叫道:“你们看看地上!”  小胡翻身往地上看了一眼,吓了一跳,顺着地板的缝隙正透出一丝丝的光亮。  “我靠,我们和楼下就隔一层地板啊。”大黄说道。  “你往地上倒杯水就知道了。”小胡没好气的答道。  这样的实验在后面的日子中他们做过多次,最高纪录是把一个装满水的暖瓶摔在了地板上。  后来小胡去总统府游览过后,心里一下子平衡了许多,回来和海波讲:“今天见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好像和我们宿舍条件差不多啊,原来我们一直住的都是总统套房啊!”  军训归来,菜鸟们还是没有得到渴望已久的工作机会,继续是无休止的培训,集团培训,分公司培训,汽车构造、法律常识、社交礼仪、公司历程……大家和大学同学通电话时甚至有了已经和别人产生代沟的感觉。小胡觉得最有意义的课程就是法律常识,因为通过这门课大家忽然发觉自己与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居然有违法的嫌疑,大家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了质疑。一下子倒把老师搞了个措手不及,最后只好把劳动法的部分匆匆略过。  培训的生活开始让人怀念军训,唯一的乐趣就是去仔细的听老师的讲课,一次一个老师给大家讲:“如果你的领导要求你到超过两米的空中干活,你就可以拒绝他,因为这不符合安全规定。”大家在下面就呵呵的乐,老师在上面想了想,也呵呵的乐,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一转眼已经八月多,小胡此时又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毕业时带出来的一点奖学金已经临近告罄。当初离家时为表示自己已经长大,没有再要家里一分钱。公司的工资还要等到分配到再下一级的分公司,入职手续全部办好才能领到。海波等人也都开始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参加工作后即将被饿死。  刚刚被分配下来的时候,分公司的人事领导专门给新员工们开了一次见面会,专门回答大家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我们会给大家发放每天中午的饭票,大家中午自己去公司食堂吃饭。”一个年轻的领导刚刚说完这句话,下面马上有人站起来问:“那我们晚饭怎么解决?”  领导同志笑了笑,“大家如今已经步入社会了,应该要开始尝试一下生活的乐趣,晚饭可以自己做嘛。去买一些炊具,这附近就有菜市场,大家要自己锻炼一下啊,将来好找对象。”  “没钱!”底下马上有人起哄。  “呵呵。”领导同志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慈祥。  小胡他们如今就面对着这样的困境:要么买炊具马上饿死,要么继续坚持下去过些天再饿死。  这天小胡正在无聊到开始听课的时候,海波从外面接了个电话回来,兴冲冲的对小胡讲:“我昨天去超市买东西,他们正在搞抽奖活动,我投了张奖券,今天他们打电话给我说我中了三等奖!”  “真的?什么奖品?”这可比听课有意思多了。  “还不知道,晚上一起去领。”海波兴高采烈的开始给阿辉他们发短信。  几个人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立刻杀到了超市,一路上还在交流“不知七个人够不够,要是大件奖品可不好往回搬”之类的梦话。  三等奖:电饭锅一只。海波抱着电饭锅美滋滋的摆了个POSE,超市的人拿着相机给海波照了张相。大家马上决定要提前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一群满脸青涩的家伙们装模作样的开始逛起副食品区来。  “买什么大米啊?”小胡对这类问题全无概念。  大黄不说话,伸手在一个米袋子中掏了一把,抓起一把米凑到眼前仔细看看,闻一闻,放下,再到另一个米袋子再掏一把……掏了一圈,还是不说话。  “买最贵的!买最贵的!”海波现在底气很足,完全忘了昨天还在苦恼该向谁借点钱度日。  好在大家并没有失去理智,最后在普通的米中选了一袋最贵的。袋子上印着的“东北大米”几个字让小胡感觉很亲切。  菜的问题很是苦恼,巧妇难为无锅之炊。一只电饭锅的作用毕竟有限,尤其是在一群大小伙子的手里。最终大家选了一条面容姣好的腊肉,准备放在电饭锅的蒸笼里蒸一下。为了蒸腊肉,不得不又买了一个盘子,为了显示这顿饭的正式,海波还个人出资买了一只漂亮的饭碗——这只饭碗后来成了他们招待女同学的最高待遇。最后路过酒类区的时候,小胡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要不要……”  “买瓶酒吧。”海波很有默契的答道。  一见大财阀发了话,小胡的底气也足了起来,挑选了一瓶便宜的二锅头,“这个我出钱!”  一行七人全部挤到了小胡他们宿舍,小胡惊异的发现原来自己一直低估了这件小小的宿舍的容纳能力,居然七个人可以全部站在里面。  不过做饭的时候就必须有几个人站在外面了。海波亲自做饭,把米淘好,腊肉切好,装在盘子里,放在米饭上面,接通电源,心满意足的坐在一旁美美的盯着自己的家庭新成员。小胡则在一旁抱着那瓶二锅头研究。  很快焖米饭的香气弥散开来。  “真香!”  “是啊,真香真香。以前怎么没发现米饭也这么香。”  “东北大米,我们东北的。”  “这就是没有菜也能吃两碗。”  “不行不行,你吃两碗别人就没得吃了。”  大家找来各式各样的餐具,铁盆铝盆塑料盆,只有海波端着那只漂亮的瓷碗,满意的看着大家争抢着从他的锅里往出盛饭。  只有小胡和海波喝了一点酒,菜实在不多,每人分了两片腊肉。一锅饭七条汉子分也嫌不够,每个人应该是都没有吃饱的,可大家偏偏都觉得很满足。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乐趣。  
  今年毕业的
  还没找到工作  要研究一下 如何在销售中发展    色哥
狠狠地影响了我
发错了  楼主不要介意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四】高温假与排骨  大型制造业国企有一个别处享受不到的待遇:高温假。集团所在城市是全国闻名的火炉,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照顾工人健康,也给设备一个休息的机会,每年八月末都会放一段十来天的高温假。  431的几条好汉们却全没有休假的喜悦。大家还都处在培训中,工资一时发不下来,不过好在阿辉和大黄分公司的500元安家费已经发了下来,多少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而小胡和海波的安家费要过了高温假才会发,小胡和海波很认真的制定了一个“少吃多睡少运动”的休假计划,毕竟两个酒鬼因为上次太激动而多花了点钱,此时紧张的不得了。最惨的是阿力,公司虽然答应高温假前发安家费,但要求每个人必须上缴足额的发票才行,而且还有一个更变态的要求:发票上不能包含食品类。小胡他们现在手头只要超市的发票,可谁去超市买东西不顺带带一点小零食呢?阿力这些天为了几张发票几乎把心都操碎了,就差没有去集体宿舍门口持刀抢劫了。  “至于吗?大不了以后攒够了再说呗。非得在放假前凑够啊。”小胡对阿力的焦灼很不以为然。  “他妈的你能保证这变态公司不会说过期作废啊?”阿力恨恨的答道。阿力这些天很是火大,自称刚刚把一个傻乎乎说公司好像还不错的新同事严肃而认真的批评了一顿。  高温假还是来了。虽然信誓旦旦的号称要“少吃多睡少运动”,小胡和海波还是禁不住其他人的诱惑,决定利用假期和其他人一起去这所城市里最繁华的地段逛逛。  “反正也没钱,去啥地方逛都一样。”海波这样安慰小胡。  众人终究还是按耐不足心中的新鲜感,起了个大早,八点刚过,就出现在了号称最繁华的新街口。  “这地方好像也不行啊,街上的人好像还没我们集体宿舍门口多。”小胡对起了个大早却赶上这么个场面很是不满。  “是啊,上当了。没人嘛。”海波附和道,自从两人一起消灭了一瓶二锅头后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酒鬼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  “你们是来逛街的,又不是来看人的。”大黄对他们的无病呻吟很是不满。  一行人直奔一家商场,却发现大门压根就没开,门边的牌子上赫然写着9:30才开门,几个人转了一圈,终于明白没人的原因不是这里不繁华,而是他们来得实在太早。  几个人找了个广场上的座位坐下来,聊天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即将到来的再分配上,分配好了会做什么样的工作,将来前途怎样。海波阿辉他们几个材料专业的都分析自己会被分配到车身厂去,小胡则是全无概念,他是学机械专业的,这个专业可谓万金油,好像和什么都贴点边,又好像和什么都差一点。而小胡本人则是对自己的专业全无所谓,他上学时迷上了计算机,考了一大堆计算机的各种证,还一直想着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对即将到来的工作也并不热心,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看着其他几个人兴高采烈的规划着自己的人生。  太阳逐渐的升高,毫不吝啬的把炙热的阳光洒在一群懵懵懂懂的年轻人身上。  逛街的成果自然多半都是精神上的。反倒是最穷的小胡和海波抱回了一堆东西:超市里自制的一种鸡蛋面,像挂面一样,不过看起来比挂面可以让人更加期待一些。回来又买了一些油、盐、鸡精、鸡蛋、青菜等东西,虽然花光了身上最后一点钱,不过看起来粮食问题是不必担心了。  手中有粮,不慌不忙。  小胡和海波一下子成了宿舍中每天最苦恼的人,每次煮面前都要认真的探讨这次要加两个鸡蛋?还是加一根火腿肠?  毕竟生活是需要丰富多彩的。  其他人看这两个家伙的可怜相也没了再出去逛的兴致,十几天的高温假不知怎么就过去了。很多年以后再提起在集团所休的唯一一个高温假,小胡很奇怪自己为何对这十多天的记忆只停留在加了鸡蛋或火腿肠的面条上。  高温假回来,小胡和海波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安家费,陡然而富的两个人决定周末改善一下伙食——哦,准确说应该是饮食。大黄闻言也很兴奋的加入了进来。  于是污水遍地的菜市场上就出现了三个穿衬衫西裤,皮鞋锃亮的家伙。  “排骨吧,配点青菜来煮。”小胡在这种事上主意很多,这也是他一向鄙视大黄的原因之一,大黄虽说吃的肥肥胖胖,但小胡给他的定义是“牛嚼牡丹”。  “好。”海波也觉得这个主意相当不错。  三个人便开始留心起排骨来。  “排骨多少钱?”  “十二一斤。”  “排骨怎么卖的?”  “十三。”  “排骨怎么卖?”  “十一块。”  三个人都有点心里发虚,鬼知道工资到底什么时候能发下来,还不知道要指着这五百块活多久呢。  “再看看,再看看。”小胡对排骨不离不弃。  “那个排骨多少钱?”  “七块。”摊主答道。  三人顿时眼前一亮,“来一块,就要上面那块!”  摊主把排骨往起一拿,三人傻了眼,原来这排骨并不完全是排骨,一侧还带着带皮肥肉,刚才翻过来扣在那里,三人只看到了排骨。  “不错不错,正好要补补油水。”小胡连忙给自己打圆场。  “对,对,有油好吃。”海波也不以为意。  又买了些青菜,搞了两瓶啤酒。三人心满意足的回到了宿舍,阿辉出去吃饭了,三人把电饭锅支起来,排骨丢进去,然后便兴奋的围着电饭锅等着香气冒出来。  “多亏有了这个锅,日子好过多了。”海波很感慨的说道。  “是啊,多亏了你的好运气,要不然日子没法过了。”小胡答道,说完瞄了瞄桌上的两瓶啤酒,“要不我们先尝尝这啤酒怎么样?”  “没错没错,应该尝尝。”海波觉得这个提议很英明。  而一旁的大黄对这两个馋酒的家伙直接选择了无视。  这次的排骨买的实在有点失败,每人也就分了两三块排骨,吃完便看着满锅的肥肉发愁。  海波最舍不得糟蹋东西,夹起一块扔进嘴里,“还行。还行,不太腻。”  小胡学他的样子也夹起一块扔进了嘴里,刚嚼了一口就差点吐出来,最后两眼一闭一伸脖把那块肥肉囫囵吞了下去。  大黄尝试了一下,不比小胡好多少。  海波面不改色的又吃了一块,“不要浪费啊。”  而最终对肥肉的尝试也就到此结束,三个人后面都很有默契的绕着肥肉,专挑青菜。  吃完这一顿,海波看看锅里剩下的肥肉,“不要扔,留着下次煮面吃。”  后来他果然又煮了两次面,每次都把肥肉扔进去,每次又都剩下不少肥肉。  小胡早就对这种白花花的东西敬而远之,心中对海波的大无畏精神很是敬仰。  直到第二天,肥肉实在无法再吃,海波才忍痛将剩下的肥肉一股脑倒进了垃圾桶。  “太浪费了。”这是海波对这次排骨会餐的总结。
  【五】君达  无休止又无意义的培训让所有人都感到厌烦,阿辉的分公司在公司附近有自己的宿舍,阿辉一上岗就搬了过去,宿舍宽松了许多。大黄也已经正式分配到了部门,公司正在给他们量体要裁西服。而小胡和海波还在每天听培训老师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终于熬到了分配的日子,人事部的培训老师先是给大家说了一段勉励的话,接下来开始正式分配。  “冲压件:XXX、XX……”  也许是被无休止的培训压抑了太久,所有的年轻人此时都兴奋得不得了,上面的领导每念出一个名字,下面站起来一个人,其他人就嗷嗷叫着拍巴掌。  “车厢厂:XX、XX……”  “哦~~”大家脸色通红的拍巴掌。  “车身厂:XXX、XXX、XX……”  车身厂的新员工中并没有海波。  “咦,我没去车身厂啊,那会把我分到哪里去?”海波很是纳闷,脸上泛着细细的汗珠。  小胡比他好不到哪去,屋子里剩下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却觉得屋子好像越来越闷了,不由自主的偷偷大吸了两口气。  “君达分公司:汤XX、袁X、小胡……”  小胡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有点做梦的感觉,回头看了看海波,海波正红着脸举着手为他大力的鼓掌。  后面几个人的名字小胡一个都没听到,并且也忘掉了前面两个人的名字,只是想着:“千万别是听错了,去错了地可就丢人了。”  机械的跟着前面的人走出屋子,有两个人正等在走廊里,一个中年人,一个比小胡他们稍微年长一点的年轻人。  “今年分了这么多人啊,八个,我们的车子恐怕坐不下呢。谢经理你三个人打一辆车吧。”中年人对那个年轻人说道。  “好的,你们谁和我走?”被称作谢经理的人答道。  小胡下意识的想和年轻一点的人在一起,就加入了谢经理的队伍。  小胡此时才知道有七个弟兄与自己一路,没有一个女孩子。看过去没有一个认识的,有一个似乎军训时是他们连二班的排头兵,其他人则全无印象,就连这些天在一起培训都没什么印象。  “我们公司在哪里啊?”坐进了出租车,车子一路向北驶去,一个小胡的同类壮着胆问了一句。  “哦,在黑墨营那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年轻领导回答道。  “哦,那离总厂挺远的啊。”  “是新厂区吗?”小胡也问了一句。  “不是,是以前总厂的一个二厂区。”年轻领导倒是有问必答。  小胡微微有些失望,他一直幻想着可以在新建的明亮厂房里像个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员一样工作,回想起上学时实习的机车厂,灰暗的五十年代厂房,轰隆隆的设备,尘土飞扬的车间……小胡觉得自己将来一定有足够的动力去考研究生。  车子开了十几分钟,停在了工厂门口。小胡他们钻出出租车,看到了厂大门旁边的“君达分公司”。“这就是自己今后要呆的地方了。”小胡暗暗想到,看起来这个地方离市中心并不是很远,单看厂大门也不是很破,“反正也没得选了。”小胡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踏实了。  在门口等了一会,那位中年领导开的车也到了。八条汉子又聚到了一起,两位领导把他们领到公司的会议室,让他们在这里等着。  八个互不相熟的人就这么孤零零的被扔在了会议室。大家很快熟络了起来。一个家伙拿出一张白纸,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八个人来自八个不同的学校,以前都完全不认识,也许只是分配的人随手发挥,让这些以前完全没有关系的人,拥有了连续的社会保险号,拥有了战斗的友谊,并且在半年后让所有的同事刮目相看。  第一天临近下班,两位公司领导来到了会议室,大家连忙站起来表示欢迎。两位领导看起来四十多岁,脸上挂着笑容,打量着公司的新生力量,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大家忐忑不安的坐下,领导首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两个人脸上笑容灿烂一点的是公司的副总,姓王,另一个是公司的老总,姓黄。两个人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接下来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君达公司是年初在原总装厂二厂区的基础上分离出来,专做SUV和皮卡车,目前刚刚起步。老总勉励大家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努力工作,将来成为集团的青年才俊。小胡对老总的这些套话毫不感冒,不过老总的一句话吸引了小胡的注意:“大家在这里好好干两年,将来想跳槽嘛,也有点东西。”  第一天的收获就是灌了满脑子的领导勉励,下班时大家还不知道怎么搭厂车,八个人无所事事的在厂区里转了一圈,这里以前只是一个二厂区,并不大,一间总装车间,一间仓库,仓库的下面隔出了两排房间,作为各个科室的办公室。抽根烟的功夫就全部转完了。不过厂房前的空地上居然还有个篮球架,几个人在篮球架下转了一圈,觉得这个新公司似乎还有些可取之处。  搭公交车回到宿舍,小胡连忙赶回宿舍,他还不知道海波分到了哪里。一进寝室,就看见海波正稳稳当当的坐在自己的床上,桌子上杯子里泡着的一杯绿茶正冒出云雾袅绕的蒸汽,海波稳稳当当的向小胡点了点头,小胡一下子被镇住了,没敢贸然开口。  海波端起茶细嘬了一口,开口道:“我分到机关了,规划发展部。”  晚上做饭的时候海波和小胡详细的讲了一下自己的分配过程,小胡他们走后,专业厂的分配便基本结束了,剩下的都是机关的。而海波则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去处,规划发展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新厂区的开发和设备安置,而现在公司正计划往郊区搬,所以这个部门最近还是很有事情做的。  吃过饭小胡迫不及待的跑到宿舍门口的网吧上网了解了一下自己的公司。本来分公司的强项是轻卡,而君达则是分公司为了顺应04年汽车市场SUV车大发展的势头特意划分出去的一个新公司,目前还只有两款SUV车型,不过据传正准备与国内一家著名的电子厂商合资,他们出钱,集团这边出技术出政策,看起来好像蛮有前途的样子。  “SUV啊,看起来好像比卡车技术含量高一点。”小胡现在觉得自己的运气似乎并不是太糟糕。  第二天一大早小胡便在公交站等车,在这里居然遇到了两个自己的新同事,虽然只认识了短短一天,可大家都努力的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友好和诚意,大家穿着衬衫皮鞋,拎着包,挤在公交车上,对第一天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昨天仅仅与老总见了一面,还没有具体每个人的岗位。所以几个人来到厂里也不知道该去何处,而他们几个又实在来得早了点,几个办公室都没有开门。几个人只好蹲在会议室门口无聊的望天。没一会其他几个新伙伴也都来了,看来大家对第一天上班都是严肃对待,因为此时厂区里还是静悄悄的不见人影。  终于等到会议室开了门,几个人老老实实的像昨天一样“装”了进去。严肃而认真的等待再分配。结果等了一个多小时连个趴窗户看看的人都没有,他们感觉好像来到了一个完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  “怎么回事啊,他们是不是把我们忘了。”牢骚开始发起来了。大家觉得有必要宣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几个人仿佛没头苍蝇一样的乱转,小胡隔着窗户望向办公室里面,办公室里由隔断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办公区间,每个人都在对着电脑,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档,电话不时的响起,一切都显得忙碌而有序。小胡想让自己尽量显得和里面的人相似一点,可他却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小胡的父亲曾经给小胡描述过这种格子间的样貌,每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按小胡父亲的认识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工作。小胡如今自己亲眼见到了这样的格局,不免有些向往。很久一段时间内他都把这种格子间待遇当成一种幸福,一直到后来他去苏州寒山寺发现庙里的和尚办公室也是如此时为止。  小胡他们好奇的打量着办公室里面,而办公室里面的人也友好的打量着他们。一个领导摸样的人出来问他们有什么事,大家却又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事,只好实话实说想知道自己的岗位。那人笑笑,告诉他们领导还在开会研究,让他们先到会议室去等,并且还让人拿来了几张饭票,让大家中午自己打饭。  几个人只好又悻悻的回到空荡荡的会议室,下巴趴在桌子上出神。  中间旁边技术部的两个人出来围着一台车子研究着什么,会议室的八个人呼啦一下围了上去,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将来可能的工作。结果不知是不是这种仿佛围观打架的阵势吓到了人家,很快那两个人又躲回了办公室。  如此一直到太阳偏西,熬到了下班的时间。  “下班了下班了。”有个家伙带头站了起来。  “回去吃饭喽。”第二个人站了起来。  小胡迷迷糊糊的也站起来,从早到晚这么枯坐一天还是很有难度的。  “明天,买报纸来!”第一个站起来的家伙提议道。  “大家可不要买重了啊。”小胡补充道。  这就是小胡人生中第一天正式上班的经历。  
  MARK一下
  【六】技术开发部         第二天居然真的有位兄弟带了份报纸过来,众家兄弟大喜,一份报纸每人分了几张,众人刚刚把报纸拿起来,会议室的门被打开了,公司几个部门的领导鱼贯而入。大家一惊,手忙脚乱的想把报纸还给那位兄弟,那位兄弟很尴尬的拿眼一瞪,几个人怏怏的把报纸又收了回来。    公司领导假装没有看到几个人的狼狈相,而是拿出一份名单,满脸喜悦的对大家说:“你们的分配方案已经定下来了,今天几个科室的领导都在这里,马上我念到哪个人,你就可以跟随你们领导到办公室去了。”    此时经过多次锻炼的小胡已经不那么紧张了,他唯一的期望就是可以分到技术部门,做技术工作一直是他的理想。    “销售部:连X”这是第一个公布的名字。    连X是南昌一所学校涂装专业毕业的,公司领导解释了一下,因为厂里现在还没有油漆线,暂时不需要涂装专业,所以就把他分配到了销售部,并且销售部还不在厂区,而是在火车站附近,销售部的人开了车子过来,马上会把连X带走。    小胡以前一直以为销售部肯定只要销售相关专业的,而像自己与连X这种技术专业出身的肯定会被分到技术部分,可是目前看来这种预测并不准确,小胡不禁又有点紧张了。    “采购部:邹XX。”    “原来采购部门也要大学生啊。”小胡在心里暗暗地想到。采购部的部长是个魁梧的北方人,在小邹的脖子上拍了一巴掌,“跟我来吧。”    “质量部:鲍XX。”    小胡暗算着看来自己分到技术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质量部的部长笑眯眯的看着小鲍,“不错,我们质量部就要专科生,够用。”    “技术开发部:汤XX、小胡、张XX、袁X。”    小胡暗暗的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技术部的部长就是那天去接他们的那个年轻人,小胡对他印象倒是不错,毕竟领导年轻一点沟通起来也容易。部长领他们走出了会议室,此时会议室中的新人就剩下了一个,小胡临出门前听到了他的去处:“综合管理部”。    技术开发部的办公室就在会议室的隔壁,就一个房间,被分成十二个格子间,已经稀稀拉拉的坐了几个人。技术开发部的部长姓谢,让小胡他们称呼他“谢科”,把他们领到办公室,“你们先自己找个位置坐下来吧,一会在给你们介绍一下。”    办公室里现在的空位很多,小胡的信条一向是要与领导保持距离。他选择了一个与谢科相对的另外半区的一个空位置,没有电脑,桌子下有一个柜子,除此之外就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小胡在位置上坐下来,两只手都不知要往哪里摆放,面前又什么都没有,只好傻傻的坐在那里发呆。    好在这种尴尬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谢科就把所有人又都叫到了会议室,这个会议室是小胡目前对公司最熟悉的地方,到了这里小胡反而感觉比在理论上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更加自在。    开场白惯例是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接下来介绍了几位老员工,目前技术开发部算上谢科共有五人,除了谢科,还有一位老工程师,其余三个都是女的。而新来的则有四人,双方坐在长条桌的两侧,看起来倒还势均力敌。    然后就是每个新人要配一个师傅,袁X——后来被大家尊称为袁胖子,是标准的汽车专业出身,一提起毕业院校,几个老员工一脸茫然,袁胖子连忙又提了一下自己学校的原名,几个老员工这才恍然大悟:“哦,哦,那个学校的汽车专业不错。”被分配到了那位老工程师的名下。汤XX——后来一直被称为小汤,发动机专业出身,被分配给了原来负责发动机及附件的工程师。剩下小胡和老张倒没什么太大的讲究,都是机电专业,万金油。谢科想了想,问他们:“你们学的是偏机一点还是偏电一点?”小胡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偏机械一点,不过小胡上学时参加机器人竞赛搞了两年电子电路,自觉对电方面更得心应手一些,便抢先答道:“我是偏电一些。”后面老张也开了口:“我们偏机械一些。”谢科点点头,这样就好分了,小胡被派去了搞车身电气,而老张则被派去搞底盘系统。    小胡的师傅是一个看起来比小胡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女孩子,基本上也是几个老员工里面最年轻的一个。小胡在学校里听说过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师傅经常刁难自己徒弟的事情,对自己今天的运气很是满意。    技术部的办公室里面还坐着一个人,就是那天和谢科一起去接他们的那个中年人。他是公司的经理助理,姓王,专门负责技术和质量这一块。小胡没想到自己躲来躲去居然还是坐在了一尊大佛的前面,自己坐在座位上越发的不自在起来,关键自己手上还什么东西都没有,仿佛无所事事的样子——当然也确实无所事事。小汤坐在小胡旁边,他的座位上有台电脑,不过据说出了问题不能用了,小汤正弄了张安装CD在那鼓捣。袁胖子的座位上也有电脑,此时袁胖子已经在座位上正襟危坐的对着电脑操作,仿佛有事可做一般。老张在办公室里离小胡最远的角落,小胡看不到他在如何打发时间。    好在刚刚的师傅不是白认的,小胡忽然想起了自己可以依靠的人。他努力的在脸上摆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来,跑去问师傅有没有什么关于汽车电气的书可以先学习一下。师傅在自己的桌子上翻了翻,扒拉出来一本薄薄的《汽车电器基础知识》,小胡如获至宝,往回走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假装翻看起来。    手里有了一本书时间一下子就充实了起来。小胡以前对汽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学校时期开过一个星期的车子而已。对车身电气可以说完全不了解,虽然有师傅带着,可毕竟咱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也不能被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黄毛丫头看扁了不是。    临近下班,师傅忽然过来对小胡说要去另外一个厂看个东西,让小胡收拾收拾和她一起去,估计今天不用回公司了。小胡没想到刚刚到部门就分到了这么重要的任务,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跟师傅走。公司的车子已经等在了外面,两个人上了车,小胡挑了个离师傅比较近的位置,一路上尽量没话找话的向师傅打听一些公司的事情。看起来小胡的师傅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基本上也都是知无不言。    他们去的厂在城市的另外一边,车子开了很长时间。下了车小胡居然发现大黄的单位就在路对面,真可谓人生何处不相逢。小胡他们去的厂是个专门生产冲压件的厂,小胡的师傅似乎对这里很熟悉,带着小胡直接上了二楼的技术部,小胡的师傅在这里的技术部有几个熟人,看起来似乎是一年进入集团的。那几个人明显对小胡这个小徒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旁对着小胡指指点点,小胡只好假装没看见。    “行啊,都开始带徒弟了。”    “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啊。”    ……    小胡撇撇嘴,心说看公司技术部那几个人说不定明年我也可以带徒弟了,最好是个女徒弟。    那天到最后小胡也没有搞清楚到底来干什么,最后好像只是到车间看了一个油箱,最后便搭他们的厂车返回了集体宿舍。车上小胡师傅她们几个总算转移了话题,不再谈论小胡,这让小胡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下车后小胡本想打个招呼就溜回宿舍的,可她们几个准备去饭馆吃饭,自然要把小胡带上。小胡没想到正式到科室第一天还能享受到欢迎晚宴,很是受宠若惊,虽然只是在宿舍门口的小饭馆。    席间小胡的师傅他们谈论一些集团的事情,小胡自然插不上嘴,只好低头吃菜,一直犹豫着一会要不要去付账——当然这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小胡很是怀疑自己身上的钱够不够这顿饭钱。    那天最后谁付的帐小胡已经记不清了,反正不是他     
  我也04毕业,顶
  【七】 电脑  终于发工资了!  小胡终于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两个月的工资一共两千四百块,不过由于众人的保险什么的手续还没办好,所以头两个月的保险都还没有扣,工资条也没有。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小胡一阵阵的感到兴奋,不过是走了几天的正步,再上上课,和大学生活差不多,可一下子就挣出了大学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啊。  小胡一直喜欢电脑,这次从家里出来时已经和父亲商量好,家里给他两千块钱,他自己再凑点钱,买台电脑。如今看来这个愿望已经触手可及了。  现在小胡他们的日子仿佛比上学时还要无聊。每天上班无所事事,最近小胡的师傅拿了一盒图纸,是汽车上面的线束图,让小胡先熟悉一下。小胡对着那些图纸努力的想把图纸上描绘的东西与自己上学时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却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好每天上班都努力的对着那些图纸瞪眼,以期某一天可以获得醍醐灌顶般的开窍。而下了班每天的做饭可以算作一种娱乐活动,虽然只有一只电饭锅,可这并不妨碍海波发挥烹饪技巧,每天弄些丝瓜鸡蛋,青菜豆腐的先在锅里煮一锅汤,然后把汤盛出来,直接再在锅里做米饭。  “这样做出来的米饭好吃。”海波满足的看着冒气的电饭锅,对一旁的小胡指点道。  小胡连忙点点头,他在家里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虽然好东西没少吃,可要说动手做就不行了,现在正对海波崇拜得不得了,每天在一旁打下手,偷师学艺。  大黄对他们这种一个锅中又做饭又烧汤的做法很是不能接受,每天很鄙视的看着这两个家伙围着个电饭锅忙的不亦乐乎,自己则跑到外面去吃。  吃过饭,一天的娱乐活动基本就全部完成了。集体宿舍有一间电视房,每天都有很多无聊男挤在电视房打发时间,最近正是奥运会如火如荼的时候,每天晚上隔着老远都能听到电视房那边传来的欢呼声。小胡经常刷过碗就跑过去凑凑热闹,不过他去的晚,每次只能在后边站着看,而自己的新同事小鲍和小邹倒是经常可以在这里遇到,三个人也和别人一样随着赛场上的动态欢呼或是叹气。  可奥运会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奥运结束后能看的电视节目也就是《天下足球》或《同一首歌》,每周一次。小胡就觉得日子非常的无聊,可他很奇怪其他人似乎并不觉得,或发呆或睡觉日子倒也并不难过。小胡只好自己一个人在吃过饭后出去溜一会。从集体宿舍走到火车站,再从火车站绕到玄武湖,再从玄武湖绕回集体宿舍,这样一圈下来足足可以打发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小胡便经常这样出去绕。  现在手里有了钱,小胡便迫不及待的每天冲到网吧查资料,谋划着自己将要拥有的电脑的配置。  这天正在一边查一边在自己的小本上记录,忽然感觉有人拍自己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新同事小汤。  “天天看你在这里烧钱。”  “大家一起烧,一起烧。”小胡灿灿地笑,每天都来网吧确实不符合小胡的作风。  “我陪同学来的。”小汤指了指网吧的一个角落。  小胡看去,发现小汤指的人似乎就是自己宿舍的邻居。  “要买电脑啊?”小汤看着小胡满屏幕的电脑配件问道。  “是啊。”小胡一提这事就高兴。  “靠,有钱。”  “这不是发工资了吗?”  “别高兴的太早,听说这次发的工资前两个月的保险都没扣,下个月会一起扣,不知能剩下几个钱呢。”小汤指点道。  而小胡此时已经被电脑梦烧糊涂了,压根就没把小汤的高瞻远瞩放在心上。  周末小胡就拉着阿力和大黄直奔电脑市场,小胡在同学中一直享有电脑高手的美誉,其实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掌握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平时吹吹牛还可以,真要让他解决点什么实际问题恐怕就要露馅了。这次决定自己跑去买电脑,正好可以实际锻炼一下。  自己攒电脑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一般都要花上将近一天的时间。小胡他们一大早出来,一直临近晚饭的时间才把一切都搞定,打了一辆出租车连人带电脑拉回了集体宿舍。  小胡兴奋的不得了,如今阿辉搬走,挪出去了一张床,宿舍里宽敞了许多。小胡连忙招呼装电脑。  打开显示器箱子一看:显示器的外壳颜色居然不对,本来要纯白的,不料却拿了个青灰的。小胡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出马就犯了错误,不禁很是气恼。大黄问他要不要回去换,小胡说算了,反正和白色的机箱也配得起来。阿力也说这种带颜色的一般比纯白的还要贵一些。  不料接下来还有更搞笑的,小胡翻遍了几个箱子也没有找到机箱的电源线,看来是最后忘了拿。眼看着电脑躺在自己脚底下却用不起来,小胡彻底无语了。  最后还是小胡与阿力两个人坐公交车又跑回去取了一趟,电脑城里刚才给他们配电脑的业务员正在吃饭,看见他俩回来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手里出去的电脑有什么问题,待听过两人的来意,勉强忍住自己脸上的笑意,找了一根电源线给了两人。  从电脑城出来,阿力劝小胡再去买几张盗版光盘,要不然电脑能干什么。小胡一想也是,如今寝室还没有网络,光有一台电脑确实啥都干不了。  一般电脑城周围都有很多卖盗版光盘的地方,全国皆是如此,南京也不能免俗。两人拎着那根倒霉的电源线刚走出电脑城,一群手拿盗版光盘的中年妇女就迎了上来。  “要盘么?”  “软件、电影、游戏,应有尽有。”  ……  两个人随便挑了一个,那位中年妇女便带着他们七拐八拐的绕到电脑城附近的居民楼里,屋子里摆了几大盒子的盗版光盘,主人很热情的让他们随便挑。小胡挑了几张常用软件的光盘,还有几张游戏盘,而阿力挑来挑去却没有找到中意的。  “这里的电影都太老,我想找找最新的。”出来后阿力对小胡抱怨道。  “那就再找一家。”挑选书籍和挑选光盘时小胡都是最有耐心的。  两人刚走出院门,胡同里的两个中年男子立刻围了上来。  “电影要不要?”  小胡心说这还真是想睡觉天上掉枕头,可一低头就傻了眼,分明看见两个男子手上拿的几张光盘封面上都印着衣着简单的日本女人。  阿力看看也明白了,想了想问道:“你们那有普通的电影吗?”  两个中年男子面露难色,“有,不多。毕竟不是专门做这个的。”  两人最后还是找了另外一家,阿力挑了几张最新的电影光盘。此时已是华灯初上,虽说跑了一整天,可小胡却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丝毫没有感觉到一丝疲倦。
  一下子发这么多,不符合天涯人的一贯作风哦,手机帮顶
  加油 期待更新
  您在河海大学常州分校上的吧,工作应该是南京依维柯的吧
  楼上的朋友高人,毕业院校猜对了,不过工作单位偏了一点
  【八】工艺卡片  海波咕嘟咕嘟的喝了一大口汤,抹抹嘴,开口说道:“我们马上要开始下车间实习了。一个月,先去车身厂,然后是总装厂。不实习不行啊,什么都不懂。你们什么时候实习?”  小胡正给自己盛汤,闻言答道:“我们没听说,估计不实习了,我们现在车间都不生产,想实习也没地方。”  “不实习?那能上手干活吗?那你现在在做什么?”海波没想到居然有不实习的地方。  “我现在在做工艺卡片。”小胡盛好了汤,把塑料盆送到自己嘴边前答道。  “啊?”海波整个傻掉了。  小胡咕嘟咕嘟的喝汤。  君达公司现在还没有什么真正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只是借着04年SUV的东风先搞出了一款和市场上其他产品同质的车子,小胡曾经亲眼看见一辆从车间下线的车子开出来试车的时候一边开一边哗哗的漏水。此外还有一款汽油皮卡,正准备改装柴油机,小汤成了几个新人中最忙的一个,每天围着车间的一台车架团团转。  而据小胡观察,毫无疑问产品开发部目前是整个君达公司最忙的部门。产品没有竞争力,卖不出去,自然不需要车间生产,车间的工人每天早上过来便开始拖车间的地,好在车间够大,基本上拖完地变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大家吃晚饭便呼呼啦啦的骑自行车回家了。车间不生产,自然也就不需要采购零部件,采购部的人也是无事可做。质量部也不需要检查出厂车子的质量,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车子出过厂大门了。工厂里大多数的人每天只上半天班,综合管理部一下子也轻松了许多。  可是,但是,可但是,一个工厂显然不能总是这个样子,产品没有竞争力,谁来改变?自然是光荣的技术开发部!销售部很久以前就做了个报告,认为如果皮卡车上改装柴油皮卡,将会在浙江和福建等地大有作为。而技术部一直限于人手不够,进展缓慢,而如今小胡他们的强力加入显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可不能再拿人手不够来当借口啦,诺,今年不是给技术部新分了四个大学生嘛,这下子技术部的人手几乎翻了一倍啊,其他部门可都没受到过这样的重视啊。技术开发部,好好干吧!  于是小汤每天都是车间办公室一趟一趟的跑,一个月不到新买的一条牛仔裤裤脚就不知在哪里划开了好几个口子。  小胡对小汤的忙碌很是羡慕,不过他自己的清闲日子马上也就到头了。  一天,谢科把小胡叫过去,给他一个文档,让小胡帮他在电脑上打出来。  这样的任务对在校期间一直在学校机房认真练习的小胡小菜一碟,小胡很快就搞定了。  谢科对小胡的电脑操作水平很满意,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递给小胡,“我们现在要做一套工艺卡片,这是我们以前的,现在已经不对了,你参考一下。”接着又拿出一打单子,“这是我们现在的配料单,你对比一下,原来的工艺卡片每一步需要的零部件要全部以这个为准。不过这个可能也有问题,你觉得哪里不对就问问人。”  小胡稀里糊涂的接过两样东西,心说我怎么知道哪里不对,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我没电脑啊。”  谢科愣了一下,说:“那今天你先用我的电脑吧。”  于是小胡就像模像样的在谢科的位置上坐下来,开始一张张的输那份几百张的工艺卡片。  大概是怕小胡接受不了这么枯燥的工作,谢科在一旁蛊惑道:“这是很重要的工艺文件,以后每一页的‘制定’一栏你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必须手写的。”  可小胡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好哄,问道:“那是不是‘批准’这一栏都要科长你签啊?”谢科一愣,没有回答。  接下来的几天办公室的几台电脑每天都被小胡借着用,师傅的,袁胖子的,其他老员工的,用得最多的就是谢科的那台。  于是,几天后,一台新电脑被送了过来,小胡由没电脑一下子跃迁成为办公室电脑最好的人。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办公室的网络接口没有了,最后两个被袁胖子和小汤早就占去了。“无所谓,专心工作呗。”小胡这样安慰自己。  从此小胡每天的工作就被Word排版占据了,那本《汽车电器基础知识》被扔在了一旁,师傅拿过来的图纸也没时间看了。小胡现在想的只是尽快把工艺卡片做好,藉此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  “送风机总成”,“蒸发器总成”,“前门框左下护板支架”,小胡现在每天都在和这些自己完全不知所云的名字较劲。  车间还是完全没有生产,每天在车间里活动的就是小汤还有他师傅以及谢科等几个技术部的人。技术开发部没有配备试制工人,而小汤的师傅又是个女工程师,所有动手的活便全都落到了小汤的头上。小汤每天戴着一副脏兮兮露着九个手指头的手套,拿着扳手什么的在车间拧发动机。小胡每天写工艺卡片写累了便会去车间旁观一会,他觉得这个活比自己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有意思多了。  袁胖子则被委派了一份更有意思的工作。一个与君达公司联系较多的试验场的一个领导喜得贵子。君达公司准备派人过去探望一下,可几个以前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一时都没有空闲。于是在一旁偷偷上网的袁胖子就被领导相中了。  “袁胖子走了快三天了吧。”小胡蹲在小汤旁边,看着小汤正费力的从发动机上拆一个附件下来。  “是啊,这趟差事肯定爽死了,一个人又没人管。”小汤一提起这个第一个出差的同事,不禁也有点兴奋。  “这个是啥东西?”小胡指着小汤刚刚从发动机上拆下来的东西问道。  “涡轮增压机。”小汤对发动机上的东西很熟。  “干嘛的?”小胡最近编工艺卡片编的很是恼火,几乎就没有哪个零部件是小胡有概念的,现在是得机会能问就问。  “增加进气压力,这样可以燃烧更充分。”小汤毫无藏私之意。  小胡觉得工作好像还是比上学有意思一点,上学学的东西都在书本上,全无实际概念,不像现在,什么东西看一眼基本就知道它的工作状态了。  没一会老张也过来了,办公室里总是让人感觉很沉闷,这让几个年轻人都有点不太适应,不喜欢在办公室呆,没事都喜欢跑到空旷的车间里来。老张点了根烟,一脚蹬在车架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小汤忙活。  小汤现在是几个新人里面最早开始做实际东西的,恐怕拿到整个集团里面都可以算是最早的。别的地方的新员工还在车间实习,小汤已经开始动真格的了。  小胡看着小汤拿着卷尺在发动机上量着什么尺寸,心里开始幻想起自己将来开发新车型时的工作。集团留不住人,很多大学生进来三年合同期满都走人了,而小胡的师傅今年正是第三年,也许明年她走了,这里就成了我的天下?小胡对开发工作是怎么样的全无概念,只是觉得似乎不是自己现在这样每天对着电脑打字。最起码也要像小汤这样拿把卷尺量点什么吧。小胡开始恍惚觉得这里的生活并不是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梦想的。  幻想归幻想,现实归现实,小胡自己知道目前最首要的任务还是要先把工艺卡片编好,虽然这项工作十分的枯燥,可看在全公司最新的一台电脑的面子上,还是可以忍受。  过几天袁胖子出差归来,几个人笑嘻嘻的问他有什么出差感受,袁胖子笑笑不说话,仿佛出差的辛苦游玩的乐趣全都是天上的浮云一般。  大集团的好处就在于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和各种福利都比较完善。很快小胡他们又被安排参加了一项CAD软件的使用培训。已经被工艺卡片搞得昏头脑胀的小胡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暂时告别打字员的工作了。  而一周培训结束后,小胡他们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公司将安排他们今年的新员工去珍珠泉玩一天。
  应该属于南汽吧,那要么跃进要么凌野啦。楼主还在南京吗?
  是跃进下面的一个公司:君达,这个不是虚构的。  现在还在南京,在南汽就工作了一年,可君达、无锡、轻卡都呆过  你也在南京吗?
  shuqian  
  恩,是的,跟你一个行业啊,现在在长安的一个配套厂工作,可能一段时间后要去盐城悦达起亚,拼人品啊。。。。。。。。。
  我现在在做CAE软件开发,勉强还算是还在汽车行业吧
  什么软件啊???
  车身板料冲压的有限元分析,主要模拟车身覆盖件的冲压过程,检验模具设计是否合理
  【九】珍珠泉  最终去珍珠泉的人并不仅仅包含小胡他们这些今年刚进公司的新员工,很多老员工也混了进来,包括小胡的师傅,还有车间的几个工人也来了。而反倒是新员工们并没有到齐,君达的八条好汉们只来了六个,袁胖子和老张因为有自己的约会而没来,反倒是海波因为部门新员工实在太少,便凑到了小胡他们这一堆来,久违多时去了销售部的连胖子也加入了进来。  珍珠泉在南京的北郊,好像离小胡他们军训的地方倒是不远。小胡坐在车上看着车子越开越往北,不禁又想起了军训的许多事情。海波坐在小胡旁边,滔滔不绝的讲起在总部机关听到的各种小道消息。一路上的行程并不寂寞,人事部的几个人把旅程组织得热热闹闹,等到了目的地,小胡和海波手上已经拿了好几个纪念品了。  出来玩的这天天气并不是很好,可谁都没放在心上。珍珠泉有山有水,以自然景观取胜。上午大家在山脚下休息了一下,公司组织了很多活动和纪念品,而小胡他们这一组在拔河比赛中出尽了风头。先是轻松淘汰了机关的一群人,接下来的一场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以微弱的劣势输掉了,正在大家遗憾不已的时候,一个哥们跑过来对他们讲对面刚才后来多上了六个人。大家一下子炸锅了。  “太过分了,一下子多上六个!”  “就是,就算多上两个我们也忍了,这也太多了!”  “不行,重比,重比!”  大家聒噪起来。旁边的裁判——也就是人事部的人,听他们的叫嚷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刚才的比赛看起来倒是势均力敌,问问对面的人,对面的对手都有些不好意思。最后决定重新比一次,小胡他们憋足了劲一把就把对面的十来个人全都拉了过来。  费了一身的力气最后得到了一个小闹表,可小胡他们都觉得很高兴,海波混在这一边也跟着混了一个小闹表。  “你们公司很强。”海波由衷的感叹道。  上午的集体活动小胡和海波混了一大把的纪念品,闹表、相册、镜子……两人都觉得不虚此行,看来下个月的生活可以宽松许多。而君达的一干人等也延续了拔河比赛的强势,每个人都是收获满满,旁边的人略带惊恐的看着这群强盗,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楚这个什么君达公司是哪里冒出来的,在这里疯狂敛财。  中午小胡和海波在珍珠泉景区里面转了一转,这里除了山山水水其他地方都还要钱,而两个人都打定了主意今天绝不会让一分钱从口袋之中溜走,便把视线都集中在了山山水水上。  下午很快就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可众人玩兴正高,谁也没把一点小雨放在心上。公司给大家包了几条竹筏,大家七八个人一条的挤上了竹筏。小胡眼看着自己师傅那条竹筏撑出去没多远水就没过了她们的脚脖子。  虽然池塘不大,可撑几条竹筏子还算宽敞,雨中撑竹筏倒也还有意境。可不知哪个捣蛋鬼带头用撑筏子的竹竿打起了水战,局面便一发而不可收了。  两三米的竹竿,用尽力气横扫在水面上,一下子就可以打出一大片水花来,连水带泥的溅人一身。一群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们仿佛回到了小学时代,连带着人事部的年轻领导也和他们一起疯狂起来,嗷嗷叫着往别人身上扫水。  所有人都兴奋了,全都忘了众人身份、职位、年龄上的差距,反正身上已经被雨水打湿了,再湿一点似乎也没关系。一条竹筏追着其他竹筏扫过去,甚至几条竹筏把一条竹筏围在当中,被围的竹筏上的人只能像鸵鸟一样抱着头蹲在竹筏上。一时间池塘里水花四溅,欢声笑语响彻整个景区。路过池塘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池塘中这群疯狂的家伙。  一直疯了一个多小时,众人这才带着一身的泥和水从竹筏上走下来。这时候小胡忽然看见了一个军训时与自己一个班的一个兄弟,小胡对军训时的那帮兄弟印象还都不错,连忙过去打了个招呼,那个人见到小胡也很高兴,此时大家的衣服都是湿的,几个人站在风口不禁都有些发抖,连忙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坐下来。  小胡在军训结束后曾经到几个兄弟的宿舍拜访了一下,大家被分配到哪里的都有,最近的一个在集团的研究中心,上班就和小胡他们在一个院子里,而且居然就是小汤的同学。如今大家都在一个集团里,多认识个朋友毕竟就多条路嘛。军训时的战友毕竟也是一种关系,所以这些同伴战友们彼此见了面都特别的热情。  小胡他们几个坐的地方对面就是一个水上碰碰车的游乐设施。所谓的水上碰碰车其实就是一个轮胎的内胎,配上一台发动机,两个人坐在两边,就可以到水中转上一圈。小胡他们坐下的时候,正好有两个人正在水中玩得不亦乐乎。小胡他们几个便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水中那两个游客。  眼看着快到集合回去的时刻,小胡几个人站起身要走,水中的那两个人也已经准备靠岸,这时候让小胡在后来一直津津乐道的一幕出现了。  船靠岸,第一个人迈步往岸上一跳,没问题。可当第二个人也如法炮制的时候,出问题了。由于第一个人那一跳,船便自然的往相反的方向漂去,这时候第二个人再想蹬船跳上岸却没了着力处,小胡只听见“咕咚”一声,再回头时水面上已经没了那个人的身影。  小胡他们几个人一下子都呆在了那,小胡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时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冲到岸边伸出援助之手。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只见水花一分,刚刚落下水的那位兄弟已然从水中冒了出来,两手撑住岸边,一用力人就翻了上来,有条不紊的从上衣口袋中掏出手机,关机,取下电池,伸手擦了擦头发上的水,昂着头目不斜视的从小胡身边走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小胡好似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站在那里不会动了,等那个人走过去之后才反应过来,扭头看了看其他几个人,几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想把嘴角往上翘,又都拼命的忍住。  后来,小胡把这件事给大黄讲,给阿力讲,打电话给大学同学讲,过年回家给高中同学讲,后来还写个故事放在网上讲。  小胡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对别人掉进水里印象那么的深。
  是不是ansys啊?这个好像用的挺多的。
  不是ansys,ansys主要高校里面用的多,最起码板料冲压这一块实际中用的不多,可能声场磁场那一块ansys用的还比较多
  这是小说吗?
  不能说是小说,算是以第三人称写的一点回忆吧,里面全是真人真事
  【十】巨大打击  别人掉进水里也好,自己落入陷阱也罢,日子还得继续。    后来小胡曾经问老张,你和你女朋友也好多年了,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不能串一天啊,这种公司组织出去玩的机会多难得。    老张夹着半支烟,吸了一口,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盯着天边的一朵白云,仿佛盯着一块棉花糖。    于是小胡直到现在也还不明白。    小胡他们已经逐渐融入了公司这个集体,学会了什么叫做“淡定”,不会再有什么大事小情就东奔西跑的到处打听。各种办公用品也已经逐步发放下来,办公桌上的东西也逐渐多了起来,小胡故意把自己的办公桌弄得像老员工的一样乱,以显示自己工作忙碌的连收拾桌子的时间都没有。    可是君达公司与其他专业厂的差距也开始逐渐显示出来。大黄他们每人都订做了西服,海波他们也发了一件带有公司标志的夹克,两件短袖衬衫。小胡却依然什么都没有拿到。    几个新人在公司仔细的瞄了瞄,似乎君达里面也有很多人穿着公司的衣服。    凭什么我们没有?    新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负责劳保用品发放的人在综合管理部,与小李一个办公室,众人撺掇小李去问一下,小李很气愤,“又让我去,又不是我一个人领衣服,上次你们看我报纸的事我还没跟你们算账呢。”    提起上次的事大家都很惭愧,于是便大家一起去。    负责劳保用品的人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听说了众人的来意,便开口云山雾罩的说了一大套话,小胡他们几乎都被绕得迷迷糊糊,不过还是总结出了一个意思:这件事,得老总批准才行。    这事简单,老总办公室就在隔壁,七个人又一窝蜂的转身涌进了老总的办公室,留下了一脸错愕的眼镜男。    等几个人把老总的意思再转达给眼镜男的时候,眼镜男已经被这群年轻人高效率和不计后果的行事风格给镇住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还是只能给每人发一件短袖衬衫意思一下。众人也没有得寸进尺,一件就一件,咱争的是这口气!    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兴高采烈的聚在一起,谈论着这次小小的胜利。    “这帮孙子,就得和他们争,要不然没人想着你。”老张最为愤愤不平。    “就是,该争的权益就得争,这本来就是我们应得的。”袁胖子也说道。    “那帮家伙能省就省了,才不管我们呢。”小汤也说。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最后小胡用一句很经典的话结束了批判大会。    过了几天,小胡造了一上午的工艺卡片,累得不行,又跑去车间看小汤拆发动机。    一会儿转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桌子上多了一本蓝色的小册子:《品格训练手册》,估计又是用来给新人洗脑的。小胡对这类东西的态度一向是不轻信不传播,抬头看了看,发现对面的袁胖子正手捧这本小册子,面带笑容读得津津有味。小胡在心里做了个“我鄙视你”的手势,正准备坐下,袁胖子仿佛心有灵犀似的抬头看了小胡一眼,还冲他招手。    “过来过来,给你看段好东西。”    小胡心说这种小册子里面能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套话。踱着方步走了过去。    袁胖子指着册子上的一段给小胡看,脸上的笑意仿佛抑制不住似的从心底泛起来。    小胡轻轻的念出来:“4、主动把功劳让给领导;5、主动把过失揽到自己头上;6、主动给领导捧场……”    随着小胡轻声的念出来,袁胖子再也忍不住了,趴在桌子上哈哈大笑起来。    很快这本小册子上的经典段落便被办公室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几位老员工以前好像也没有见过这本小册子,看着这几句话都禁不住又是叹息又是好笑。    “这……这怎么能写出来呢,就算是那么回事也不能写出来啊。”小汤的师傅笑着说道,而小汤此时正拿着办公室的那个相机准备把这几句话拍下来放到网上去。    “这东西谁弄的,太丢人了,脑子怎么想的。”袁胖子的师傅在集团工作多年,对此很是无奈。    而小胡此时正捧着那本小册子仔细翻看。    “没想到这里面有真知识啊。”小胡摩挲着装帧精美的封面,一脸认真的对旁边的小汤说道。    小汤哈哈大笑。    第二天,小胡上班的时候遇到袁胖子,第一句就是:“今天你给领导捧场了吗?”    袁胖子哈哈大笑,在小胡胸口上捶了一拳。    今天大家心情都不错,因为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因为这个月要扣除上两个月的保险、公积金之类,所以肯定没有上次拿得多,可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一只蚊子那也是二两肉啊。    上午大家的工作劲头都十分的高涨,小汤的发动机拆得是愈发的顺手;袁胖子也开始跟着忙活底盘的东西;小胡的工艺卡片初稿已经临近告罄;老张跟着自己师傅也是忙活活的跑前跑后。    中午吃饭时众人都是胃口大开,小胡已经打算好拿到这个月的工资就去拉条网线,电脑买回来后装了个暗黑,小胡海波大黄三人轮番上阵,已经将大菠萝虐杀了不止一次。杀得腻了,小胡便觉得不能老是这么玩下去,正四处找人准备拉条网线,可以上网学点什么。而小汤则正攒钱准备买台二手的笔记本。袁胖子和老张则对自己的金钱去向讳莫如深。四人吃饭时一边抱怨伙食差,一边兴致勃勃的猜测这个月能拿到几个钱。    下午小胡一直强迫自己坐在座位上不动,不再去车间瞧热闹,不再四处闲逛瞎走,小胡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第一时间拿到自己的工资条。虽然拿了两个月的工资,可是前面的并没有发工资条,可以说这个月的工资条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张工资条。小胡心里盘算着要把这张工资条好好的收留起来,说不定自己将来成了什么名人,这个东西是可以拿出去卖钱的。    幸福也许需要等待很久,而不幸总是咣当一下就落到你面前。就当小胡写工艺卡片渐入佳境,都快忘了工资这一茬的时候,他师傅走过来,顺手把他的工资条扔在桌子上,“你的工资条。”    小胡幸福的把工资条抓在手里,甚至没有注意到师傅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心底却还在小小的鄙视了一下自己:“什么时候对这千把块钱这么上心了,没出息。”然后打开了工资条:    技能工资 工资补贴 岗位 书、洗费 房帖 医备 交补 补发 病假 事假 特假 旷工 应扣工资 应发工资    520.00
1407.7    行政扣款 下浮 房水电 储蓄 公积金 养老金 待业保险 医疗保险 会费 抵押 伙食费 所得税 实发工资    425.0
480.0 440.00
-549.30    小胡满头汗的从座位上站起来,看看对面的袁胖子,袁胖子显然淡定得多,对着小胡点点头,微微一笑,脸上憨怪的表情让小胡想笑。坐在袁胖子身后的小胡师傅一直在关注着小胡的反应,此刻见到小胡一脸茫然站在那里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笑了一下。    这是办公室的门一下子被打开,小汤手里抱着个黑乎乎的铁疙瘩风风火火的闯进来,小胡恶作剧似的冲他扬了扬手里的工资条,小汤看见了很高兴。    “发工资了啊。”    小汤冲到自己的座位上看自己的工资条,然后他那边就再没了什么声音。    小胡的师傅看他们的样子实在可怜,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们是不是和公司借钱了?”    这一句一下子把小胡他们几个叫得回了魂,纷纷开口道:“没有啊。就是说上两个月保险没扣,要这个月一起扣,怎么一下子扣了这么多?”    众人正在叫嚷之时,综合管理部负责发工资的杨大姐推门进来。    “不要吵不要吵,我知道你们有疑问,发完工资条我就赶紧跟过来了。”    小胡他们立刻把杨大姐围住,七嘴八舌的询问这“负债”的事。    杨大姐拿过一张工资条,给他们一条条的解释,“行政扣款”就是他们上两个月的保险和公积金,而那个“下浮”480,正常应该是以现金的方式发给他们,不过他们几个这个月就不要想了。应该还会有一百块左右的奖金,这样加起来他们这个月的工资基本还可以保证是个正数,“最后会发给你们几十块的。”杨大姐总结道。    小胡晕头转向的听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每一项都是什么名目,只知道自己不用担心会被公司催债。转头看了看其他几个人,都是一副稀里糊涂的表情。    不用担心会被公司催债,可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这好好的上一个月的班怎么还会欠了公司的钱?自己工作不努力?小胡看看接近完成的工艺卡片,好像不是啊。不知海波他们会怎么样?会不会和自己一样命苦……    小胡胡思乱想的过了一下午,整个办公室也少了他们这群年轻人风风火火的身影,每个人都堆在自己的座位上,苦苦的思索自己来参加工作到底是为什么。办公室几个老员工纷纷拿着他们几个新人的工资条欣赏,啧啧称奇。    小胡忽然想到隔壁质量部的小鲍是专科生,每个月应该会比他们少两百块钱,那岂不是……    晚上下班的时候,几个人挤在厂车上,小鲍第一句话就是“我他妈下个月还得接着扣!”    小胡他们几个人都觉得想笑,可又笑不出来。倒是公司其他同事都听说了这几个小倒霉蛋的悲惨遭遇,在车上看着这几个平日里有说有笑的年轻人如今都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连带着这辆车的气氛都仿佛被冰冻了一般。    回到寝室,海波已经回来了,一见小胡回来,还没得小胡开口,就先叫道:“你们发工资了没?我们只发了四百多。”    小胡没有开口,而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将自己的工资条往海波面前一扔,“你们工资不少。”小胡淡淡的说。  
  哈哈,这个也太神奇啦!!!!!
  那是相当的神奇~
  【十一】柴油皮卡  海波和大黄都结束了各自的生产实习,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正式的工作。而小胡已经开始新岗位的工作一个多月了,却还没怎么见过自己公司的日常生产是什么样子的,小胡觉得这个事很搞笑。    原有的SUV和汽油皮卡卖不出去,不知哪位天才老兄提议要造柴油皮卡。这事说起来倒也简单。不过是换个发动机而已,与发动机相关的部分改改,主要也就是排气、空调、电气部分改改,然后让车子跑起来就万事大吉了。    这款车子的电气部分一直是小胡的师傅在搞,小胡一直在很努力的往电脑里敲什么“货箱线束总成”“左前门线束总成”之类。    可现在的问题是,就在试验车即将装车的时候,小胡的师傅出差了。    “哎,你明天要来一下,我们把新车子装起来。”周五的时候小胡正拎着包小心翼翼的走过科长的位置,不料还是被科长发现了。    小胡他们被招聘的时候人事部门的人曾经承诺可以每月拿到一千五百左右的工资,很少加班。可现在小胡感觉自己是被卖到了非洲,更重要的是似乎海波大黄他们都美滋滋的享受到了当初的承诺,这让小胡有一种受了委屈无处倾诉的孤单。    第二天是周六,厂区空荡荡的没什么人。只有技术科的几个人:科长、小胡、小汤和一个新分到技术部的司机。小胡手忙脚乱的翻看师傅留下的图纸,小胡忽然发现原来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图纸,现在居然有一点能看懂了。    小汤和科长他们几个人正在动手把驾驶室垛在车架上。小胡连忙弄了一副手套过去帮忙。四个人弄一个驾驶室还是有一些困难,司机杨师傅操纵行车,把驾驶室慢慢的移动到车架上方,谢科、小汤、小胡三个人扶着驾驶室一点点的往车架上对,临近接触的时候,小汤松开手,拿着几个大垫片钻到车底下,在每个连接点上放几个垫片,又钻出来,谢科和小胡扶着驾驶室慢慢落下,几个接触点落实,驾驶室总成就与底盘总成就装好了。    小胡看看自己衣服前的油污,吐了一口气,感觉心口有什么东西堵得慌,回头看到谢科的衣服也是如此,心中才好过一点。    剩下的活计主要就是小胡的了,将发动机舱四周的线束接头一个个接到发动机上。小胡手里的图纸是汽油发动机的线束图,和柴油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小胡战战兢兢的一个线头一个线头的接,暗暗祈祷待会千万别爆炸。    小胡一直期盼的“开窍”似乎及时来到了,小胡暗自庆幸,一个个的对着图纸连线,发动机上有不懂的就问小汤,其他有不懂的就问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破完处心理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