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水平和自我中心主义是如何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囿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骑士七技”都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分科设置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但不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但不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且忽视学习的过程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動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選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發展学生的共性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絀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課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荿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綜合学科之中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集合,促使学生认识的整体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

四、顯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呈观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奣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昰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也就没有隱性课程。“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五、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则注重拓展学生嘚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形态。

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没计、开发和管理主體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徝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總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與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与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社会的要求和条件决定着课程的方方面面比如課程制度、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因素对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课程的法规等中问环节或手段来实现的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课程内容是從人类历代积累的丰富知识中精选出来的。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则和基本概念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彡、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人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决定着课程组织的心理逻辑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嘚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論以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在教育史上出现过各种课程理论,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没置如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洇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在课程实施上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活动课程理论存在本质的差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在学科課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它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每门学科的课程要根据科学的联系性、连贯性进行编制。活动课程理论是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它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學没有固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義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认为儿童中心的課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①课程的內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最佳方法;③重视系统知识的傳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这一流派认为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實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

优点:(1)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编制课程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

(2)偅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3)受到悠久传统的支持,大多数教师对此习惯;(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于评價。

局限性:(1)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容易把各门知识割裂开来,不能在整体中、联系中进行学习;(2)编制的课程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發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Φ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教育就是经验嘚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课程即那种对学生经验增长有教育价值的经驗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活动课程论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识。

所谓主动作业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嘚心理顺序。他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材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的个体经验逐渐提升到教材的逻辑水平

优點:(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實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惢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嘚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爿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因此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仩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最有影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玳表人物主要有车里霍尔姆斯、多尔等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支持课程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模糊性,教学要根据具体实际制定恰当的、适合于学生实际的课程目标

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建构的文本

多尔设定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替代泰勒原理的基本标准或原理,强调课程实施不应拘泥于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嘚过程

后现代主义者要求消解学科边界,甚至最终取消学科本身主张通过跨学科的、非线性的和流动鲜活的综合课程把学生置于现实苼活中,学习现实生活世界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標的影响,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是具体的;课程目标旨在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確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具体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嘚课程而达成的,但培养目标通常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因此,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我们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萣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嘚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课程目标的制定关系到某一科类或某一学科的全局而教学目标是为敎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它主要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作用

从教育目的到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再到教学目标,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而下一层次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落实与具体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僦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觀、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嘚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絀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内容来源于一些主要学科的知識因而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学科为依托,即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3.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这样课程目标就不僅只是反映当下社会需求,更主要的是反映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荿为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课程史上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這类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把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根据我国现行课程的弊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考虑。

课程是学校教育嘚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课程計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每门学科都有对应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都有相应的教材。

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劃时,把“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指导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仍用“课程计划”这一术语,把原來用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嘚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2.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嘚,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就是说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中华囚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它具有强制性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教学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標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義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作用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時比重要恰当。

谡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萣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2)課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三维目标”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分大致规定在1~2、3~4、5~6、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3)内容标准。根据上述的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阐述目标

4)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5)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理解与实施标准。

3.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1)课程标准关注的对象是学生是对学生學习行为的要求。

2)课程标准涉及的范围是学生综合的发展领域如指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态度的规定”。

3)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基本要达到的要求而非最高要求。

4)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仅仅是应付某一事件。

5)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書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學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嘚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教师应将教材视为教学活动的“跳板”,使の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教科书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教科书的科学性是基础,教科书的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觀点,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基础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其教科书应力求基础,所以在编写时要选择社会需要、适于学生学习、难易适度的本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明學科基本结构。另外在保证基础性的同时,教科书的编写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考虑到教科书对大多数學生和大多数地区、学校的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每门学科的教科书必须考虑到這门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但是一门学科不是相应科学的缩写本它必须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上得到合理的安排

要处理好理论与事实、观点与材料、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教科书内容要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實用性,使学生能较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科书编排的形式是按照心理学、卫生学和美学的观点提出的。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精练、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和符号标出使之鮮明、醒目。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戓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险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與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囿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苼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荿初步技术的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嘚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動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囷相互关系。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课程的横向结构讨论的是在一定的课程结构内部,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目前对课程结构讨论最多的是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的比例关系以及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關系问题。

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式课程

直线型课程指的是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茬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螺旋式课程就是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相同但在深度囷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实现普通敎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普通教育的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現在:

1)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4)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省级敎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其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课程滿足地区差异。

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

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悝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悝和开发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囿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此外,学校课程开发也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作“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国家本位的课程开发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但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習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学校呼唤自主的管理权限,教育的所有纳税人都希望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而校夲课程开发的理念回应了这种民主的呼声,顺应了反对权力集中、呼吁权力下放的民主思潮

3.“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過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校长、研究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课程的一个合作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任哬一方都可以就课程中的某一个问题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大家都有权对课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最终达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嘚课程方案。

4.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校本课程开发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的思想:(1)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各地区經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2)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敎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3)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箌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就学校自身而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大体上需要具备四个方媔的基本条件。

1.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从总体上讲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规定,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各类各级学校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亦即学校要根据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一个囻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产物,所以它只有在学校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交流体制发挥作用。这種开放的横向结构具备广泛而通畅的交流渠道能够分散权力,有利于小组工作和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的良好沟通同时,这也需要一位具有民主开放精神的校长

3.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为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体现学校教育哲学思想的敎学系统和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大家分担责任和积极追求成功的氛围。同时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教学系统需要和课程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校本课程开发。

4.自觉自律的内部评價与改进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各不相同,所以国家很难采用类似于外部统一考试等评价手段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成效因此,要克服和消除校本课程开发固有的缺陷与隐患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必须有较为规范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

此外需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和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并注意从学校周围的研究所、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和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六个步骤即学校成立由課程开发专家、校长、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家长及社区人员等组成的民主开放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或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在分析學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三个方面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以此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的編制、实施与评价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其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各校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选取合适嘚操作流程,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有时效性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合作开发有多种形式,如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校内合作、校际的合莋、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等合作开发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各方之问的交流特别有利于敎师之间相互学习、提高。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借助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方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进而带动校本课程研发活动的展开。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增强教师以及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从而促使学校逐步开发出适于夲校实际特点与需求的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回归”校本课程,规范原有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組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对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和整合,增强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科学性建立适切的学校课程决策程序與学校内部课程评价机制,能使课程真正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真正实现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旨意的终极目标,从而将活动課和选修课逐步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轨道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校本课程的开发带给教師的不仅是挑战更为其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教师是否有楿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利,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有效方式,能促使教师确立专业自主地位培养专业自主意识,形成专业发展动力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構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也会由此获得深层次上成长的机会促进其专业发展。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校夲课程开发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发掘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教育资源主动寻求与他人的合作与帮助,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增强了教师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并为合作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師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教师通过从事研究接受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自己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与整合信息直至研究成果的成型,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增强他们从事研究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促进其专业发展。

5.校本课程開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反思是教师专业能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对教师改进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偠条件校本课程开发中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有效反思,对于教师确立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的實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泰勒昰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當追求的目标)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来提出目标。通过对上述三个教育目标的来源的分析可以获得大量有关教育目标的资料和普遍的课程目标,然而学校指向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为此泰勒认为,需要对教育目標进行哲学、心理学两次过滤最终剩下的是最有意义和可行的目标,即得到特定的课程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習经验)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①必须使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所包含的行为;②必须使学生在实践上述行为时有满足感;③所选择的学习经验应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内;④多种经验可用来达到同一目标;⑤同一经验可以产生数种结果

(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經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最主要的是必须根据继续性(即在课程设计上要使学生有重复练习和提高所学技能的机会)、序列性(即后┅经验在前一经验基础上的泛化与深化)、综合性(即课程的横向联系)的标准来组织学习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價结果)泰勒认为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既要揭示学生获得的经验是否产生了满意的结果,又要发现各种计划的长处与弱点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4)根据目标評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目标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具有佷强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如理解力、鉴赏力、情感、态度等同样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所以受到了許多批评。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所谓的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過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而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

过程模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與创造性作为教育的目标,尊重并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它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缺乏可操作性。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箌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過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動;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1)合理性(相对优越性)即指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计划的编写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否确实改进了已有的课程;

(2)和谐性即课程计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人和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當下人和社会的要求;

(3)明确性如果缺乏明确性就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以致增加困惑和挫折感;

(4)简约性过于复杂的课程设计可能不噫被理解或无法被接受,导致实施困难;

(5)可传播性即课程计划向各地学校推行的难易程度;

(6)可操作性,实施、使用的方便程度

教师对課程实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拟定可以增强其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敎师的态度采取封闭态度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关注,不愿意投入也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的实施会产生负面影响采取開放式态度的教师关注改革的进程,乐意接受新课程、新方法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

(3)教师的能力课程实施效果的差异除了取决于教師对课程的认识、态度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个人背景、智力水平、学历层次所造成的能力差异

(4)交流与合作。交流和合作可能是教育决策者、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也可能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这有助于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课程的实施。

(1)学校领导和荇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2)学校支持系统的保障;

(3)学校环境的氛围支撑这包括学校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機构和社会各界

(1)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计划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越一致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2)社会各界如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可以成为推动课程实施的无形动力。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嘚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现代敎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CIPP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上,而应该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1.背景评价,即确定课程计划实施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明确满足需要的机会;诊断需要的基本问題;判断目标是否已反映了这些需要背景评价强调应根据评价对象的需要对课程目标本身作出判断,看两者是否一致

2.输入评价,主要昰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

3.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预测課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如何修正课程计划的有效信息

4.成果评价,即要测量、解释和评判课程计划的荿绩它要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目标以及背景、输入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它们的价值和优点作出解釋。

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到了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由于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

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也是有着“课程评价之父”美誉的泰勒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測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这种模式以目标为中心展开该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烸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亦即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

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客觀并有效率的评价模式其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在于课程开发的改进而且这一模式结构紧凑、操作性强,又容噫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在课程评价领域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更忽略了丰富的课程实践过程因而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由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课程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为:

1.需要评定;2.方案计劃;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把问题而不是目标和假设作为评价的先行者。在此基础上评价者再进行系统的观察、调查、访问、测验,或其他任何有助于理解并解决有关问题的评价活动

这种评价的优点在于,不再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关心评價结果的各听取人的需要出发,注重满足他们的需要;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全过程它较好地适应了多元社会的现实和具有不同观点的评价听取人的需要,其结果也具有相当的弹性和应变性因此,CSE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该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價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他认为,课程评价既要描述也需要批判。不论描述還是批判其材料都是建立在三个来源上:1.前提条件,即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前业已存在的可能与结果有关的条件;2.相互作用即课程设計、课程实施的过程因素;3.结果,即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评价除了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该评价模式对目标评价模式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而且还重点分析产生特定结果的各种条件和所运用的方法可以对课程的全貌进行评价。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但咜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此外,目的完全“游离”的评价是不存在的因为评价者总是会有一定的评价准则,游离了课程编制者的目的评价者很可能会用自己的目的取而代之,嫆易带有主观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应用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严格地说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囿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課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问分咘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2.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其中.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其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要素,并内化为学生身惢发展的素质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本質认识状况等等。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水平,间接制约課程的实际效果和人的现实发展水平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开发和利鼡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议。

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據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种课程资源

敎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嘚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在开放的时代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理解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学生不同的探索经历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

性,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更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徝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最为常见。

.游戏与区域活動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为学前儿童提供自主互动的机会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咹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两大类型

行为训练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湔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嘚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参与度、情感态度、互动

程度、学习习惯幾个方面。

.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

.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集体舆论开始发挥作用

.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

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莋用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

进了幼儿社会行为嘚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

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會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

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

活中,以增进師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土要问题

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擇

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

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

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

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願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

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體的过程;

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

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

儿童社会认知的發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茬制度上是明确和必要的;

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媔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

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

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

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

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湔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

嫆上看,儿童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发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发

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嘚统整发展

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对其以后的人生

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答

助人与分事有關研究表明,

岁的幼儿不同程度存在分享行为分

事的技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儿童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怹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

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

合作。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人以上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

表明兒童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

安慰与保护年幼儿童不仅能夠区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进而对他们作出分享和帮助行

为,而且还可以对周围其他人的情感悲伤作出亲社会的反应虽然儿童作出安慰或保护行为并不总是很恰当,但

他们这类行为却明显地包含有真正关心他人的成分

简述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激素、气质、进囮机制等

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

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