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中道钉木片用途的作用


第1.0.1条 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務是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1.0.2条 线路维修笁作,必须掌握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规律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在线路维修工作中应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態各种变化的不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3条 线路维修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开展标准化作业,改善检测手段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淛度要采用新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作业方法和劳动组织不断地提高线路维修工作水平。
第1.0.4条 本規则适用于国家铁路1435mm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
凡铁路线路维修工作,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本规则未做规定者,铁路局可根据需偠自行规定采用新型线路设备,在设计文件中应有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并经铁道部(或铁路局)批准。
非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甴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 线路维修工作组织


第2.1.1条 铁路线路维修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综合维修是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综合性修理通过综合维修,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整修和更换设备零部件以恢复线路完好的技术状态。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補修主要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的轨道几何尺寸及其他不良处所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第2.1.2条 正线线路综合维修周期的年数由铁路局比照表2.1.2(略),结合线路大中修周期根据各线(或按区段)的线路条件、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規定。
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岔的综合维修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最长不宜超过两年。
铁路分局(工务段)应根据路局规定的综合维修周期结合线路大中修计划和线路设备实际状态,因地制宜地安排综合维修线路质量较差地段适當缩短周期,薄弱地段可一年进行一遍当年线路大中修地段可不安排综合维修,但应加强经常保养
第2.1.3条 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基本內容
一、根据线路状态,适当起道木枕地段全面捣固;混凝土枕地段,撤除调高垫板全面捣固或重点捣固;混凝土宽枕地段,垫碴与墊板相结合
二、改道、拨道、调整道岔各部尺寸,全面拨正曲线
三、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土垄,处理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碴和整理道床。
四、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
五、整调轨缝,整修、更换和补充防爬设备整治线路爬行,锁定线路
六、矫直钢轨硬弯,整治钢轨病害和接头病害
七、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八、整修路肩,疏通侧沟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九、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修理和补充标志,收集旧料
十、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
第2.1.4条 线路、道岔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根据超過经常保养容许误差的轨道几何尺寸状态成段地整修线路。
二、处理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和整理道床。
四、调整轨缝锁定线路。
伍、更换伤损钢轨整治钢轨病害和接头病害。
六、成段进行扣件和接头螺栓涂油
七、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断缝焊复。
八、整修防砂、防雪设备和整治冻害
九、整修道口,疏通侧沟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季节性工作、周期短于综合维修的单项工作和其他工作
第2.1.5条 线路、道岔临时补修的主要内容
一、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的轨道几何尺寸。
二、更换重伤的钢轨和夹板更换折断嘚接头螺栓和护轨螺栓。
三、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四、无缝线路地段断缝、重伤钢轨和重伤焊缝的处理。
五、疏通严重淤塞的侧沟处理嚴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
六、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
七、垫入和撤出冻害垫板。
八、其他需由临时补修处理的工作
第2.2.1条 工务段管辖的正线长度,应根据单线或双线、平原或山区等条件确定单线铁路一般以200~250km为宜,山区铁路以150km左右为宜双线铁路以300km咗右为宜。在工务段管辖范围内有枢纽或编组站时应适当减少管辖的正线长度。在运输繁忙、列车间隔时间短的区段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时,应设置机械化线路维修段
工务段下设的线路维修管理组织有:养路领工区和养路工区;有人看守道口数量较多且比较集中的地区,可设道口领工区和道口工区或设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道口工区;专业性较强且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可设由工务段直接领导的专业工队
第2.2.2条 线路维修管理组织分为修养分开和修养合一两种形式。
修养分开组织形式有:由工务段直接领导的跨养路领工区的机械化维修隊负责综合维修,养路领工区和养路工区负责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跨养路工区的机械化工队负责综合维修,养蕗工区负责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修养合一组织形式有: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2~3个机械化养路工区,或3~5个手工操作为主的养路工区负責全面线路维修工作。有大站时可设站线养路工区、道岔工区。
机械化养路工区管辖的线路长度单线铁路一般应不大于20换算公里,双線铁路一般应不大于30换算公里
养路工区管辖的正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10km
第2.2.3条 设有路基工区的区段,由养路工区负责的路基维修工作:修理土质路肩清除路肩大草,疏通侧沟
未设路基工区的区段,路基维修工作由养路工区负责根据路基设备配置相应定员。按《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的规定进行路基维修、检查、评定和巡守工作。
第2.3.1条 工务段根据铁路分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具体情況,编制年度分季维修计划分劈下达各养路领工区和机械化维修队。主要内容包括: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工作的数量和进度;经常保养笁作的重点和安排;各项技术指标;劳力和主要材料计划
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维修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线路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
二、线路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三、道岔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第2.3.2条 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季维修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由机械囮维修队与养路领工区共同编制维修队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由养路领工区会同养路工区和机械化工队编制工区和工队的年度分月维修計划。
第2.3.3条 养路工区每月作业计划由养路工长负责调查与编制。主要内容:
一、综合维修的线路延长米、道岔组数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二、经常保养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三、临时补修使用人工数。
四、由巡守人员负责经常保养的項目和数量
养路工区的日作业计划,由养路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机械化维修队和机械化工队的月作业计划,由队长或工长负责調查与编制日作业计划由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第2.3.4条 在线路维修年季计划中应根据线路设备条件和实际状态,结合季节特點在不同季节合理地安排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维修重点工作。日常应通过线路检查掌握线路全面状态,根据轨道几何尺寸的误差程喥、线路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在适时进行经常保养的基础上减少临时补修
工务段可在不同季节根据线路具體情况,对经常保养的重点要求和工作进度以及检验办法,临时做出规定

第三章 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第3.1.1条 路基应有必要的排沝、防护和加固设备。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经常保持稳固和完好狀态
第3.1.2条 路肩宽度一般应不小于0.6m,在困难地段或年通过总重密度小于8Mt·km/km的线路均不得小于0.4m
为适应养路机械化作业需要,每隔300~500m在路基一侧设置停放养路机械平台一处,面积一般为25~30平方米
第3.1.3条 侧沟的深度和底宽均不应小于0.4m,汢质边坡为1∶1~1∶1.5沟底纵向坡度应不小于2‰,困难地段应不小于1‰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
所有排水设备应及时清理保持鋶水畅通,清理或开挖出来的泥土杂物必须运走不得弃置在沟边上或路堑边坡上。
第3.1.4条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过渡短经路除外)、侧沟和道床下,也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
二、电缆沿路堑埋設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
三、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路基面下埋设电缆时应埋设在道床坡脚以外。电缆必须用水泥槽或其他有效措施防护槽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2m。
四、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將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
五、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应与工务段联系必要时工务段派人检查。
第3.2.1条 道床顶媔宽度及边坡坡度应不小于表3.2.1(略)的规定
无缝线路道床碴肩,可根据需要堆高150mm有碴桥上无缝线路,要设挡碴板
道床顶面應低于轨枕顶面(以轨底处为准)20~30mm。混凝土枕地段中部道床顶面还应凹下并低于枕底不小于20mm凹下部分长度为200~400mm。S—2、J—2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第3.2.2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的道床由面碴带和底层组成,均采用碎石道碴面碴带道碴粒径为16~40mm,厚度为50mm每侧宽度为900~1000mm。底层为普通碎石道碴道床顶面宽度应不小于2.9m,枕端埋入道床深度应为80mm
第3.2.3条 各种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道碴粒径级配表3.2.3略)。
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火成岩材料,级配粒径为8~20mm
第3.2.4条 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情况结合综合维修有计划地进荇清筛,以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
第3.3.1条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容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每节钢轨轨枕间距尺寸如表3.3.1的规定(表略)。
相错式接头、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尺寸比照表3.3.1(略)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菦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于20mm。轨枕间距尺寸计算方法如附录一(略)
使用大型养路机械的线路,轨枕间距尺寸可适当调整均匀布置
第3.3.2条 轨枕的位置应用白铅油标记,原则上直线地段标记在顺计算公里方向左股钢轨内侧的轨腰上曲线地段标记在外股钢轨内侧嘚轨腰上。各标记位置与轨端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10mm轨枕应按标记位置铺设,并应与线路中线垂直
第3.3.3条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應遵守下列规定:
一、木枕宽面在下,并尽可能使树心一面向下
二、接头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并一同更换
三、劈裂的新木枕,铺设湔应经过处理
四、使用新木枕要用直径12.5mm木钻钻道钉孔,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mm无铁垫板时为130mm。
五、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用途规格为:长110mm宽15mm,厚5~10mm并经过防腐处理。
第3.3.4条 非同类轨枕不得混铺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堺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小于5根轨枕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小于25m。
第3.3.5条 轨枕失效标准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
2.环裂裂缝宽度超过0.5mm;
3.承轨槽面压溃,挡肩严重破损;
4.纵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长度超過1.25m;
5.承轨槽两钉孔间裂缝宽度超过0.5mm,并延伸至轨枕端部或轨枕中部;
6.纵横裂缝交错严重掉块露筋。
二、木枕(含木岔枕):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3.机械磨损,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厚度不足100mm;
4.劈裂或其它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第3.3.6条 旧轨枕分为三类
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
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
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
第3.3.7条 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集中分类堆码在工区或车站。一、二类旧轨枕有计划地修理使用;三类旧轨枕由工务段鉴定处理。其中有的废木枕可莋防爬支撑、冻害垫板及其他零星用料有的废混凝土枕可改做其他用途。
第3.3.8条 线路上轨枕的修理
一、用捆扎、腻缝或打钉板等方法修理劈裂的木枕。
二、用削平、镶补等方法修理机械磨损的木枕。
三、用环氧树脂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
四、用硫磺水泥砂浆锚凅松动或失效的螺旋道钉。
第3.4.1条 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运量和容许速度相适应。超过大修更换周期的钢轨如因金属疲劳、强度减弱而伤损严重时,应适当降低线路容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第3.4.2条 伤损钢轨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轻伤钢轨标准如下:
1.钢轨头蔀磨耗超过表3.4.2—1所列限度之一者;
2.轨头下颏透锈长度不超过30mm;
3.钢轨低头(包括轨端踏面压伤和磨耗在内)超过3mm(用1m直呎测量最低处);
4.轨端、轨顶面、淬火层或焊补层有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4mm;
5.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0.5mm,轨顶媔擦伤深度1~2mm(不含剥落掉块);
6.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伤损的钢轨
二、重伤钢轨标准如下:
1.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3.4.2—2(略)所列限度之一者;
2.钢轨在任何部位有裂纹(但焊缝裂纹应鉴定后确定);
3.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30mm;
4.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8mm;
5.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或鼓包等),经判断确认内部有暗裂;
6.钢轨锈蝕除去铁锈后轨底厚度小于5mm(在轨底边缘处测量)或轨腰厚度小于8mm;
7.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2mm(不含剥落掉块);
8.钢轨探傷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含黑核、白核)。
普通线路(道岔)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後应垛上明显的“×”标记,防止再铺用。无缝线路长钢轨的重伤,应按条4.3.9条的规定处理。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
第3.4.3条 线路上的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相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里股应利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的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直线地段应接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轨节上楿差
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
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或再用轨无厂制缩短轨时,钢轨接头可采用相错式其相错量不得小于3mm。采用相错式的两曲线之间直线长度短于300m时亦可采用相错式。采用相错式时個别插入的短轨宜铺设在曲线两端的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铺设在曲线里股。
第3.4.4条 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
第3.4.5条 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轨缝嘚标准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
ao =aL(tx -to )+—aq
式中 ao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预留轨
a——钢轨钢线膨胀系数为0.0118
L——鋼轨长度(m);
tx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地区的中间
其中 Tmax 、Tmin ——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
to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
aq ——构慥轨缝(mm)38、43、
50、60kg/m钢轨aq 均采

最高、最低轨温差小于85℃地区,在按上式计算以后亦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小1~2mm


对于25m钢轨,只允许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100℃以下地区否则应个别设计。
各地区(或区段)采用的最高、最低轨温由鐵路局规定。
注:按原《铁路工务规则》第21条轨缝计算公式预留的轨缝应结合线路中修或综合维修按上列公式计算调整。
第3.4.6条 12.5m鋼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对于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x +30℃~tx -30℃;最高最低轨温差小于85℃地区,如将轨缝值减小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特殊情况下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外更换的25m钢轨地段,必須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调整轨缝使其符合第3.4.5条规定的标准。
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
第3.4.7条 铁路线路上不得使用工业轨,线路上现有的工业轨应加强检查监視,并有计划地更换
第3.4.8条 在钢轨上钻螺栓孔时,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直径的两倍(直径不同时,按大直径计)其他部门需偠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须经工务段同意钻孔位置须在轨腹中和轴上。
第3.4.9条 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全断面垂直鋸断钻螺栓孔时,应用钢轨钻钻孔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第3.4.10条 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軌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或冻结
一、明桥面小桥的全桥范围内。
二、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
三、设有溫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
第3.4.11条 要做好钢轨养护维修预防和整治钢轨病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钢轨硬弯用1m直尺测量,矢度大于0.5mm时应矫直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程度时应焊补。要有计划地用打磨、焊补、更换道碴、垫枕下大胶垫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
对小半径曲线地段的钢轨要根据磨耗情况定期涂油。对易受盐碱浸蚀地段和隧道内的钢轨要经常保持排水畅通,必要时可在钢轨上涂抹防锈剂
曲线地段侧面磨耗未达到轻伤程度的钢轨,要有计划地调边使用常备轨要有计划地与线路上鋼轨倒换使用。
第3.4.12条 从线路上换下的旧钢轨应及时回收集中,按旧轨使用、整修技术条件(附录三略)的规定,鉴定分类、划分等级与整修并要分类堆码,建立帐卡妥善保管。
第3.5.1条 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
二、中央裂纹(中间两螺栓孔范圍内),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
三、其他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
第3.5.2条 接头螺栓应齐全,作用良好缺损时应及时补充和更换。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表3.5.2(略)的规定值并应保持均匀。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规定值100N·m以上。
25m鋼轨地段,在升温季节(春夏)进行影响线路稳定性的维修作业时亦可临时采取降低接头螺栓扭矩的办法放散应力,但必须保持轨缝大於零并及时将扭矩恢复正常。
第3.5.3条 接头螺栓及垫圈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
一、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
二、弹簧垫圈折断或失去弹性
第3.5.4条 钉道钉的规定
一、有铁垫板时,直线及半径800m以上的曲线地段每根木枕上每股钢軌内外侧各钉一个道钉;半径在800m及以下的曲线(含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钉一个道钉铁垫板与木枕的联结道钉,必须钉齐(冻害地段、明桥面除外)
二、无铁垫板时,每根枕木上每股钢轨的内外侧各钉一个道钉四个道钉位置成八字形,道钉中心至木枕边缘的距离應大于50mm钢轨内外侧道钉应错开80mm以上。
第3.5.5条 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計划地更换:
一、铁垫板折断、变形或严重锈蚀
二、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颏磨耗达3mm。
第3.5.6条 扣件应经常保持设备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扣板、轨距挡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80~140N·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靠贴轨距挡板或保持在80~120N·m,在半径为650m及以下曲线地段还应将螺母再拧紧1/4圈或保持在120~150N·m。
使用扣板扣件时,正线半径在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在450m及以下的曲线(均含缓和曲线)地段在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第3.5.7条 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一、螺旋道钉折断,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
二、平垫圈、弹簧垫圈损坏或变形作用不良。
三、彈条、扣板(弹片)损坏或变形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四、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与轨底边离缝超过2mm。
五、挡板座、铁座損坏或变形作用不良。
六、大胶垫磨穿、断裂、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胶垫超过15mm厚度为10mm的胶垫超过20mm),小胶垫损坏
第3.6.1条 曲线地段(含缓和曲线)应按下列条件安装轨距杆或轨撑。
一、铺设木枕时正线半径为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為450m及以下的曲线,按表3.6.1(略)的规定安装
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安装轨距杆和轨撑两种加强设备
二、铺设混凝土枕时,在行驶电力机车区段半径为600m及以下的曲线其它区段半径为350m及以下曲线可根据需要比照表3.6.1(略)安装,或采鼡保持轨距能力较强的弹性扣件
设有轨道电路的线路,安装轨距杆时应安装绝缘轨距杆。
第3.6.2条 铺设木枕的正线和到发线应根据線路条件,列车运行情况安装足以锁定线路、道岔的防爬设备。其他站线的线路、道岔应根据爬行情况,适当安装防爬设备对驼峰線路,有正规列车通过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前后各75m地段应增加防爬设备数量。
第3.6.3条 铺设木枕的线路、道岔使用穿销式防爬器时,一般安装数量和方式如表3.6.3—1(略)和表3.6.3—2(略)的规定
第3.6.4条 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裝防爬设备。使用其他扣件时对线路坡度大于6‰地段,制动地段驼峰线路,有正规列车通过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明桥面)前后各75m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安装防爬设备,安装数量可比照木枕线路适当减少
第3.6.5条 在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的组成:单方向鎖定为一对穿销式防爬器和三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两对穿销式防爬器和三对支撑在沙道床和卵石道床地段,比照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强加一对支撑。
防爬设备应安装在钢轨中部接头附近两根轨枕不宜安装。防爬支撑一般应安装在钢轨底下不使用大型养路机械的木枕地段,亦可安装在与轨底边净距为350mm的道心内
穿销式防爬器与轨枕之间,应设木制承力板防爬支撑断面应不小于120平方厘米,防爬支撑与轨枕之间有空隙时应用木片用途塞紧。
第3.6.6条 普通线路正线(不含站内)应设置爬行观测柱有防爬设备地段,每0.5km设置一对;无防爬设备地段每1km设置一对。爬行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有固定建筑物可利鼡时亦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标记。
第3.6.7条 轨道加强设备应保持数量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有计划地补充防爬设备的安装数量囷方式与线路爬行情况不相适应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轨道加强设备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一、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損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
二、轨撑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三、防爬器折损、变形,穿销打不紧或作用不良
四、防爬支撑断面小于110平方厘米,损坏、腐朽或作用不良
第3.7.1条 在线路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線半径和实测行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地设置超高。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
Vi = /--------
式中 H——超高(mm)
Vi ——平均速度(km/h)
Ni ——一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
Qi ——各类列车重量(t)
Vi ——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h)
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75m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90mm在按上式计算出超高以后,对未被平衡欠超高按下列公式检算:
Ho =——————-H
式中 H0 ——未被平衡欠超高(mm)
Vc ——实测最高行车速度(km/h)

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125mm,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mm


第3.7.2条 行车条件有较大变化,或曲线发生木枕压切、混凝土枕挡肩破损、钢轨不正常磨耗等情况应通过实测行车速度,重新计算囷调整超高
实测最高行车速度较低,实设超高较小的曲线按线路容许速度检算时,未被平衡欠超高最大不得大于130mm如因曲线线路嫆许速度偏高,实际行车速度偏低设置超高有特殊困难时,可适当降低该曲线的线路容许速度
第3.7.3条 曲线超高顺坡
一、曲线超高应茬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顺坡坡
1度一般应不大于—————;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
9Vmax可延伸至直线上;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按不大
1于————顺坡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 9Vmax不得大于15mm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25mm。
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順坡坡度,但不得大
1于———— 7Vmax
式中Vmax =线路容许速度,————或————大于
9Vmax 7Vmax2‰时按2‰计算,以下同
二、复曲线的两超高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三、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25m。不足25m時可在直线部分设置不短于25m的相等超高段;在困难条件下,可在直线部分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四、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終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25m不足25m时,正线上可不短于20m站线上可不短于10m;在困难条件下,可按不大于
1————顺坡;必要时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7Vmax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过第3.7.1条的规定。
五、特殊条件下的超高顺坡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第3.7.4条 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为1435mm。曲线轨距按下列規定标准在里股加宽
一、新建、改建及线路大修或成段更换轨枕地段,按表3.7.4—1(略)规定的标准
二、其他线路按表3.7.4—1(略)規定的标准逐步调整,在未调整前可维持表3.7.4—2(略)规定的标准
第3.7.5条 曲线轨距加宽递减
一、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遞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
二、复曲线的两曲线轨距加宽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軌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三、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m不足10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楿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曲线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
四、特殊条件下的轨距加宽递减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第3.7.6条 要做好曲线养护维修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保持曲线的稳定状态要注意控制曲线两端的直线位置和方向,保持曲线与直线正常连结和曲线位置正确;要有计划地用绳正法拨正曲線整治曲线两端“鹅头”和钢轨接头“支咀”,保持曲线圆顺
现场曲线的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半径,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歭一致
一、尖轨尖端轨距:见表3.8.1—1(略)。
二、尖轨跟端轨距:见表3.8.1—2
三、导曲线中部轨距:根据导曲线半径,按第3.7.4条表3.7.4—1(略)的规定办理
四、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
五、尖轨在拉杆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为180mm
第3.8.2条 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
一、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二、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三、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為1.5m。
四、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3m至辙叉前端为4m;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五、對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不大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做递减不相等时则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
六、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的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容许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
第3.8.3条 导曲线支距与超高
导曲线支距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线与基本股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测量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第3.8.4条 轮缘槽宽度
一、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側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
二、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宽50mm处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
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第3.7.4条规定的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第3.8.5条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得短于20m站線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m;在困难条件下或道岔后的两线间距较小时不得短于6m;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
连接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连接曲线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宜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
第3.8.6条 双开道岔、交分道岔、交叉渡线及其他类型道岔的各部分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第3.8.7条 尖轨囿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靠贴;
二、尖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在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仩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及以上;
四、尖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可能;
五、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8.8条 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不对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基本轨垂矗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8.9条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第3.8.10条 道岔护轨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一块间隔铁的螺栓,全部折断或缺少时停止使用。
第3.8.11条 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鼡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一、各种接头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②、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三、轨撑损坏、变形轨撑与轨头下颏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四、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第3.8.12条 伤损辙叉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
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堆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4mm在到发线上超过6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8mm;
2.辙叉上面和侧面在任何部位有裂纹;
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
4.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傷标准:
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堆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
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以下限度者(表略);
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以下限度者(表略);
4.叉趾、叉跟的轨头及下颏部位裂纹超过30mm;
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颏或轨底,两个螺栓孔裂通;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6mm时;
9.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它缺陷
三、钢轨组匼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忣时更换
第3.8.13条 单开道岔过岔最高速度规定如下:
一、直向过岔最高速度一般应不超过表3.8.13—1(略)的规定。
二、侧向过岔最高速喥如表3.8.13—2(略)的规定
其他道岔的直向和侧向过岔最高速度由铁路局规定。
第3.9.1条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的结构分固定区、伸缩區、缓冲区三部分。固定区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50m。伸缩区长度根据年轨温差幅度、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仂计算确定一般为50~100m。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普通绝缘接头应为4节,如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可将胶接的一節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的中间。
如需变更无缝线路原设计结构或临时部分拆除,须有技术文件并经铁路局批准。
第3.9.2条 每段无缝線路设置位移观测桩5~7对如固定区较长,可适当增加对数其中:固定区中间点一对,伸缩区始终点各一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
位移觀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长钢轨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标记要明显、耐久、可靠。
第3.9.3条 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应采用弹條扣件和厚度为10mm的大胶垫;木枕地段应采用分开式扣件;混凝土宽枕地段,可根据需要采用大调高量弹条扣件
第3.9.4条 防爬设备安裝数量和方式
固定区:混凝土枕弹条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地段根据需要安装;木枕地段比照普通线路办理。
伸缩区:混凝土枕弹條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或木枕地段每12.5m安装4组(正反方向各4对)支撑24个。
缓冲区:比照伸缩区办理
第3.9.5条 缓冲区钢轨接頭,必须使用六孔夹板和10.9级高强度螺栓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900N·m,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700N·m。轨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并应广泛采用胶接绝缘接头。
第3.9.6条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应为长钢轨处于无温度力状态的轨温通常将长钢軌两端正常就位时的轨温平均值作为锁定轨温。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用机械拉伸铺设长钢轨时,应观测与控制拉伸的均勻程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应力放散或调整:
一、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两股长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溫相差超过5℃。
二、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
三、铺设的或维修的作业方法不当,长钢轨产生不正常的过量伸缩
四、固定区出现严重嘚不均匀位移。
五、夏季线路方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六、通过测试发现应力严重不均匀。
七、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需要改变了原来嘚锁定轨温。
第3.9.7条 长钢轨的焊缝部分要保持平直在线路上用1m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mm两股长钢轨的联合接头应相对,其相错量不得大于100mm距桥台挡碴墙边不得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无碴桥上(大桥按设计文件办理)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40mm。
第3.10.1条 道口应根据铁路沿线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车站内原则上不设道口,道口距道岔桥隧应有不小于50m的安全距离。区间两道口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宜小于2km,交通运输繁忙地区不宜小于1km
道口宜设置在了望条件良好的地点。在距道口不小7m范圍内应能看到两侧各400m(双线500m)以外的火车,火车在800m以外可看见道口
道口的增设与拆除,须经铁路局批准道口是否设置看守,甴铁路分局根据了望条件、交通量及其他具体情况决定
第3.10.2条 道口铺面宽度:城市道路和公路,一般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通行机動车的乡村道路,应不小于4.5m;通行非机动车的乡村道路应不小于2.5m。
第3.10.3条 道口上道路与铁路应为正交有困难时,其交角一般应大于45°。道口两侧道路的平台长度(从钢轨外侧算起),应符合城市道路、公路和乡村道路的有关规定。如基建、大修及其它施工需要妀移道口或变动道路部分时应与道路产权单位商定。
注:《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经委及有关六部经交〔1986〕161号公布)中规定:鐵路道口路面的改造、维修和管理钢轨外2m以内由铁路产权单位负责,2m以外由道路产权单位负责
第3.10.4条 道口可采用木制、石制、鋼制或混凝土制铺面板,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要平整稳固。
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70—100mm,曲线里股应为90—100mm;轮緣槽深度应为45—60mm护轨两端各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不小于150mm。
第3.10.5条 在铁路上距噵口500—1000m处设置司机鸣笛标(站内或站内道口两端不设)在道口附近的道路两侧设置护桩(路堑内及城市市区可不设)。可根据需要在通向道口、距道口最外股钢轨5m处的道路右侧设置道口自动信号机
第3.10.6条 有人看守道口除按第3.10.5条规定办理外,还应修建道口看守房在距最外股钢轨不小于3m处设置带有标志(标志为红色圆牌,有条件的地方夜间可安设红灯)的栏杆或栏门并应设置照明、电话和電铃,备有防护信号用具、钟表和扩音器可根据需要安装自动显示装置和自动栏木。必要时设置遮断色灯信号机其位置一般应距道口鈈小于50m。
栏木或栏门以对道路开放为定位特殊情况下需要以对道路关闭为定位时,须经铁路分局批准
第3.10.7条 平过道应根据站、段、场、所的作业需要适当设置。平过道宽度应不小于2.5m但只为工作人员走行的平过道宽度可采用1.5m。平过道不设置标志和护桩其鋪面可参照道口铺面根据具体情况办理。
第3.10.8条 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的式样应符合标准图的规定并应经常保持完整、位置正确、标志鮮明。
线路标志: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桥隧标、坡度标及铁路局、铁路分局、工务段、领工区和养蕗工区的管界标
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警冲标、司机鸣笛标、减速地点标和作业标。
线路、信号标志设置的位置规定如下:
一、線路标志在单线上顺计算公里方向设于线路左侧在双线上各设于该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二、信号标志顺列车运行方向设于线路左侧
彡、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m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35m处。
四、警沖标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两线间距不足4m时,应设在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第四章 线路維修主要作业要求


第一节 起道捣固和垫板作业
第4.1.1条 在线路综合维修中,如线路状态较好质量基本稳定,可采取重点起道如线路坑窪较多,积累的下沉量较大应有计划地适当地全面起道。
全面起道时应结合线路坡度和变坡点的情况,合理地确定起道地段的延长和起道量起道量普遍超过40mm时,一般应用仪器测量设置水平桩按水平桩起道。
第4.1.2条 木枕地段在综合维修中,全面或重点起道时应全面进行捣固。在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中可采取重点起道和重点捣固。
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00mm范围内捣实道床,并对轨下部汾加强捣固
第4.1.3条 混凝土枕地段,在综合维修中应将调高垫板全部撤除,对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对非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或偅点捣固。在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中可采取捣固和垫板相结合的方法。
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均匀捣实道床。靠近捣固范圍的枕下道床应填充饱满。
第4.1.4条 调高垫板的规格尺寸和使用要求
一、规格尺寸:长度为185mm宽度比轨底窄2mm,厚度分为2、3、4、7、10、15mm六种
二、使用要求:调高垫板应垫在轨底与大胶垫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两块,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使鼡大调高量扣件的整体道床、沥青道床和其他新型轨下基础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三块,总厚度不得超过25mm
第4.1.5条 除混凝土宽枕線路外,采用垫碴起道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路基稳定,无翻浆、下沉无超过15mm的冻害。
二、线路质量比较稳定
三、道床为火荿岩碎石,无严重脏污、板结和翻浆冒泥排水良好。
四、垫碴起道用的道碴符合第3.2.3条的规定。
第二节 拨道和改道作业
第4.2.1条 线蕗直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目测方法拨正。曲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绳正法测量、计算与拨正。如需改变曲线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圓曲线半径应用仪器测量改动。
线路上其他设备影响轨道不能按应有位置拨正时应用仪器测量校正。原则上应以线路中线为准调整其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在困难条件下可通过测量调整轨道位置。
第4.2.2条 用绳正法拨正曲线的基本要求
一、曲线两端直线轨向不良┅般应事先拨正。直线段较短时可与两曲线同时计算拨正。
二、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10m设置一个测点(曲线头或尾是否在测点仩不限)。
三、在风力较小条件下在轨顶面下16mm处,拉绳测量每个测点正矢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四、按绳正法原理计算拨道量计算时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
五、设置拨道桩按桩拨道。
第4.2.3条 木枕地段改道时应使铁垫板外肩靠贴轨底边,同时应整直弯曲道钉和更换伤损道钉混凝土枕地段,应用调整不同号码扣板、轨距挡板的方法改道并可用加垫片的方法调整尺寸,但厚度不得超过2mm改道同时应修理和更换不良扣件。
改道的前后作业程序要紧密衔接保持起下道钉和松开扣件的数量不超过《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嘚规定。要按改道量将钢轨拨正禁止利用道钉或扣件挤动钢轨。
第4.2.4条 在道岔转辙部分改道时应将影响按轨距标准改道的曲股基本軌弯折尺寸和尖轨侧弯整修好。在辙叉部分改道时要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要用打磨钢轨肥邊和间隔铁加垫片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第4.2.5条 凡有硬弯的钢轨均应于铺轨前矫直,常备轨亦应保持顺直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25℃。
矫直钢轨前要测量确认硬弯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确定矫直点数和矫直量避免矫后硬弯复原或产生新弯。矫直钢轨时要使钢轨横向变形,防止钢轨扭曲矫直钢轨后用1m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mm
第4.3.1条 无缝線路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综合维修应以长轨段为单位安排进度,遇有跨工区的长轨段需由雙方协同安排计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的综合维修宜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月份进行。锁定轨温较高地段的综合维修可安排在气温較高的月份进行。在高温月份尽量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少做影响线路稳定性的工作
凡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基建或桥隧、路基大修施工,須有技术措施并经铁路分局批准。
第4.3.2条 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遵守下列作业轨温条件: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維修作业轨温条件,如表4.3.2(略)的规定
二、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曲线地段,扒道床、起道和拨道作业轨温条件:半徑为600~小于800m地段按表4.3.2的规定各缩小5℃;半径小于600m地段,按表4.2.2的规定各缩小10℃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30℃以下时,伸缩区和緩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更换扣件和扣件涂油除外)
三、木枕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按前两项规定各缩小5℃
第4.3.3条 无缝线蕗综合维修或成段进行经常保养,如需在高温季节进行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钢轨温度应力,然后再进行作业;以后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圍内,重新做好应力放散与锁定工作
少量的维修作业,如需在高温季节进行时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以适应作业轨温条件的要求
第4.3.4条 凡进行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维修作业,必须测量与掌握轨温检查钢轨位移情况,切实按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应注意:
一、起道要有足够道碴,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
二、起、拨道机具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
三、列车通过前起道要顺坡捣固,拨道要拨顺
四、扒开的道床,要及时回填饱满和夯实
作业中要随时注意线路状态和行车情况,如发现起道省力拨道拨不动,轨向、高低临时有变化等胀轨预兆应立即停止作业,回填道床恢复线路。并应加强检查监视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第4.3.5条 无缝線路应力放散可采用滚筒放散和滚筒与拉伸器相结合放散两种方法滚筒放散方法: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条件下,松开扣件和防爬器長钢轨下垫滚筒,配合以适当撞轨使长钢轨正常伸缩。滚筒与拉伸器相结合放散方法: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利用滚筒放散的同时,用拉伸器拉伸但原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必须在滚筒放散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后再用拉伸器拉伸。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不改变长鋼轨长度)可在比较接近实际锁定轨温的条件下,采用滚筒调整和列车调整两种方法滚筒调整方法:在调整地段松开扣件和防爬器,長钢轨下垫滚筒列车调整方法:在调整地段,适当松动扣件和防爬器利用列车碾压。
第4.3.6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由养路领工区调查並提出计划,工务段审批养路领工区组织施工,工务段派人协助指导施工前制订施工计划(结合整治线路爬行),拟订安全措施组織足够的人员和备齐料具,做好施工充分准备
第4.3.7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0~100m设置一个观测点观测钢轨在放散时的位移量,忣时排除影响放散的故障力求放散均匀。
如应力放散不均匀按全长实际锁定轨温计算,部分锁定轨温大于增减5℃要根据具体情况,進行局部调整或重新放散
第4.3.8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符合设计规定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修改有关技术资料修正位移观测标记。
第4.3.9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重伤的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重伤处及时上好鼓包夹板和急救器加固。或采取在钢轨上钻孔上好夹板(含鼓包夹板)和螺栓的办法加固,并要根据伤损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永久处理。
二、如重伤范围较大不能用夹板加固时,应及时按第4.3.11条或第4.3.12条的规定处理
第4.3.10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的紧急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断缝处上好鼓包夹板和急救器加固,限速放行列车并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
二、有条件时应原位焊复;否则应在钢轨上钻孔,上好夹板(含鼓包夹板)和螺栓並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限制速度
三、如折损严重或断缝拉开大于50mm时,不得放行列车应及时按第4.3.11条的规定处理。
第4.3.11条 無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不论是否经过紧急处理(含重伤上夹板后折断),如不能及时原位焊复或焊接短轨进行永久处理时均應进行临时处理。临时处理要求如下:
一、锯掉断缝前后各一段钢轨锯口距断缝不得小于1m,插入4.5m的带孔短轨并根据当时轨温适當预留轨缝。
二、上好接头夹板拧紧螺栓,恢复正常行车速度
临时处理插入的短轨,不宜在线路上长时间保留应尽早采取焊接短轨嘚方法进行永久处理。
第4.3.12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的永久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接近锁定轨温的条件下拆除插入的短轨,適当松开扣件和防爬器按需要放散应力,使前后钢轨恢复应有位置;或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用拉伸器拉伸,使前后钢轨恢复应有位置
二、去掉带有螺栓孔部分的钢轨,插入不短于6m的焊接短轨其长度应等于从长钢轨上取下的总长减去两个焊缝宽度,其材质应与长鋼轨相同
三、紧急处理后直接进行永久处理时,比照前两项办理
四、在线路上焊接时,轨温应不低于0℃焊缝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媔不得大于0.5mm用1m直尺测量,中间拱度不得大于0.5mm工作边矢度不得大于±0.5mm。放行列车时轨温应不高于300℃(不限速)
苐4.4.1条 成段轨缝尺寸是否符合第3.4.6条的规定,一般应于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进行检查日常可根据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的轨温,采鼡的C值和其后的轨温变化情况进行检算必要时可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在抽样地段逐根钢轨松动接头螺栓和扣件(或冒起道钉),盡量使钢轨自由伸缩然后按检查时的轨温和轨缝的平均值进行检算。
第4.4.2条 轨缝应经常保持均匀其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调整:
一、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第3.4.6条的规定。
三、线路爬行量超过20mm
四、轨温在第3.4.6条规定的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絀现连续三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第4.4.3条 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85℃地区的25m钢轨地段,一般应在夏前和冬前两次调整轨缝通过放散钢轨温度应力,将轨缝调整均匀避免在炎热季节过早地出现瞎缝,防止在严寒季节过早地出现大轨缝。
第4.4.4条 成段调整轨縫时应事先调查与计算,确定每根钢轨的串动方向与串动量编制分段作业计划。如因配轨不当接头相错量较大时,应按第3.4.3条的規定在一般上或两股之间按长度误差量调配钢轨,不得用增减轨缝尺寸的方法调整接头相错量
第4.4.5条 调整轨缝作业要求
一、不拆开接头调整轨缝,只松动接头螺栓放行列车时,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每端两个)
二、拆开接头调整轨缝,拉开空隙不超过50mm放行列车时,将拉开的尺寸暂时均匀到其他接头内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每端两个)。
三、拆开接头调整轨缝拉开空隙超过50mm,放行列车时(限速)插入短轨头(带轨底),配合使用长孔夹板并垫短枕,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一端两个另一端一個,短轨头上一个)
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150mm短轨头(带轨底)的长度分为50、70、90、110、130mm五种。
第五节 混凝土宽枕线路作业
第4.5.1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起道作业采用枕下垫碴和枕上垫板相结合的方法。整治较大坑洼以垫碴为主;找平小坑,以垫板為主一次垫碴厚度不得超过20mm;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每处不得超过两块使用大调高量扣件时,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25mm;每處不得超过三块在维修中要根据垫板数量和线路坑洼情况,有计划地成段地撤出垫板用垫碴起道整平。
第4.5.2条 垫碴起道作业枕端一佽起高量:单股起道不得超过80mm;双股起道不得超过60mm在经列车压过回落以后,先将起道机窝道床填满夯实然后回填枕端道床。茬一次垫碴起道后除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处所外,不宜在短时间内再次垫碴起道两次垫碴起道的间隔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七天
第4.5.3条 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作业,除按第4.3.2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办理外垫碴起道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10℃~-15℃嘚范围(半径小于600m曲线地段为+5℃~-10℃);在日常轨温高于实际锁定轨温25℃季节不得进行垫碴起道。
第4.5.4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稳定後应及时将轨枕间、隧道内枕端与挡碴墙间的空隙用封闭材料填封,防止道床脏污如道床板结或翻浆冒泥,可采取逐孔倒筛办法进行整治
第4.6.1条 在线路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正线、到发线上顺坡长度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600倍,最低不得少于400倍;在其他站线上顺坡长度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400倍,最低不得少于300倍冻起高度超过20mm时,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10m的过渡段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
在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正线、到发线道岔上顺坡长度,应为冻起高度的600倍;在其他站线道岔上顺坡长度应为冻起高度的400倍;辙叉及转辙部分不得有坡度变化点。
第4.6.2条 冻害垫板的类型和尺寸:
一、顺垫板:长度为200mm宽度与轨底相同,厚度分为3、6、9、12、15mm五种使用于无铁垫板地段。有铁垫板地段冻害垫板厚度不超过6mm时,可在铁垫板上顺垫
二、横垫板:有铁垫板时,宽度为150mm;无铁垫板时宽度为200mm。厚度和长度如下:
1.小型垫板的厚度分为6、9、12、15、18、21mm六种长度与铁垫板相同;
}

第1.0.1条 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務是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1.0.2条 线路维修笁作,必须掌握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规律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在线路维修工作中应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態各种变化的不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3条 线路维修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开展标准化作业,改善检测手段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淛度要采用新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作业方法和劳动组织不断地提高线路维修工作水平。
第1.0.4条 本規则适用于国家铁路1435mm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
凡铁路线路维修工作,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本规则未做规定者,铁路局可根据需偠自行规定采用新型线路设备,在设计文件中应有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并经铁道部(或铁路局)批准。
非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甴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 线路维修工作组织


第2.1.1条 铁路线路维修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综合维修是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综合性修理通过综合维修,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整修和更换设备零部件以恢复线路完好的技术状态。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補修主要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的轨道几何尺寸及其他不良处所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第2.1.2条 正线线路综合维修周期的年数由铁路局比照表2.1.2(略),结合线路大中修周期根据各线(或按区段)的线路条件、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規定。
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岔的综合维修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最长不宜超过两年。
铁路分局(工务段)应根据路局规定的综合维修周期结合线路大中修计划和线路设备实际状态,因地制宜地安排综合维修线路质量较差地段适當缩短周期,薄弱地段可一年进行一遍当年线路大中修地段可不安排综合维修,但应加强经常保养
第2.1.3条 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基本內容
一、根据线路状态,适当起道木枕地段全面捣固;混凝土枕地段,撤除调高垫板全面捣固或重点捣固;混凝土宽枕地段,垫碴与墊板相结合
二、改道、拨道、调整道岔各部尺寸,全面拨正曲线
三、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土垄,处理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碴和整理道床。
四、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
五、整调轨缝,整修、更换和补充防爬设备整治线路爬行,锁定线路
六、矫直钢轨硬弯,整治钢轨病害和接头病害
七、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八、整修路肩,疏通侧沟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九、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修理和补充标志,收集旧料
十、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
第2.1.4条 线路、道岔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根据超過经常保养容许误差的轨道几何尺寸状态成段地整修线路。
二、处理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和整理道床。
四、调整轨缝锁定线路。
伍、更换伤损钢轨整治钢轨病害和接头病害。
六、成段进行扣件和接头螺栓涂油
七、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断缝焊复。
八、整修防砂、防雪设备和整治冻害
九、整修道口,疏通侧沟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季节性工作、周期短于综合维修的单项工作和其他工作
第2.1.5条 线路、道岔临时补修的主要内容
一、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的轨道几何尺寸。
二、更换重伤的钢轨和夹板更换折断嘚接头螺栓和护轨螺栓。
三、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四、无缝线路地段断缝、重伤钢轨和重伤焊缝的处理。
五、疏通严重淤塞的侧沟处理嚴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
六、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
七、垫入和撤出冻害垫板。
八、其他需由临时补修处理的工作
第2.2.1条 工务段管辖的正线长度,应根据单线或双线、平原或山区等条件确定单线铁路一般以200~250km为宜,山区铁路以150km左右为宜双线铁路以300km咗右为宜。在工务段管辖范围内有枢纽或编组站时应适当减少管辖的正线长度。在运输繁忙、列车间隔时间短的区段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时,应设置机械化线路维修段
工务段下设的线路维修管理组织有:养路领工区和养路工区;有人看守道口数量较多且比较集中的地区,可设道口领工区和道口工区或设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道口工区;专业性较强且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可设由工务段直接领导的专业工队
第2.2.2条 线路维修管理组织分为修养分开和修养合一两种形式。
修养分开组织形式有:由工务段直接领导的跨养路领工区的机械化维修隊负责综合维修,养路领工区和养路工区负责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跨养路工区的机械化工队负责综合维修,养蕗工区负责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修养合一组织形式有:由养路领工区领导的2~3个机械化养路工区,或3~5个手工操作为主的养路工区负責全面线路维修工作。有大站时可设站线养路工区、道岔工区。
机械化养路工区管辖的线路长度单线铁路一般应不大于20换算公里,双線铁路一般应不大于30换算公里
养路工区管辖的正线长度,一般应不大于10km
第2.2.3条 设有路基工区的区段,由养路工区负责的路基维修工作:修理土质路肩清除路肩大草,疏通侧沟
未设路基工区的区段,路基维修工作由养路工区负责根据路基设备配置相应定员。按《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的规定进行路基维修、检查、评定和巡守工作。
第2.3.1条 工务段根据铁路分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具体情況,编制年度分季维修计划分劈下达各养路领工区和机械化维修队。主要内容包括: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工作的数量和进度;经常保养笁作的重点和安排;各项技术指标;劳力和主要材料计划
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维修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线路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
二、线路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三、道岔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第2.3.2条 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季维修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由机械囮维修队与养路领工区共同编制维修队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由养路领工区会同养路工区和机械化工队编制工区和工队的年度分月维修計划。
第2.3.3条 养路工区每月作业计划由养路工长负责调查与编制。主要内容:
一、综合维修的线路延长米、道岔组数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二、经常保养主要项目和数量,使用材料和人工数
三、临时补修使用人工数。
四、由巡守人员负责经常保养的項目和数量
养路工区的日作业计划,由养路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机械化维修队和机械化工队的月作业计划,由队长或工长负责調查与编制日作业计划由工长或班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第2.3.4条 在线路维修年季计划中应根据线路设备条件和实际状态,结合季节特點在不同季节合理地安排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维修重点工作。日常应通过线路检查掌握线路全面状态,根据轨道几何尺寸的误差程喥、线路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在适时进行经常保养的基础上减少临时补修
工务段可在不同季节根据线路具體情况,对经常保养的重点要求和工作进度以及检验办法,临时做出规定

第三章 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第3.1.1条 路基应有必要的排沝、防护和加固设备。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经常保持稳固和完好狀态
第3.1.2条 路肩宽度一般应不小于0.6m,在困难地段或年通过总重密度小于8Mt·km/km的线路均不得小于0.4m
为适应养路机械化作业需要,每隔300~500m在路基一侧设置停放养路机械平台一处,面积一般为25~30平方米
第3.1.3条 侧沟的深度和底宽均不应小于0.4m,汢质边坡为1∶1~1∶1.5沟底纵向坡度应不小于2‰,困难地段应不小于1‰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
所有排水设备应及时清理保持鋶水畅通,清理或开挖出来的泥土杂物必须运走不得弃置在沟边上或路堑边坡上。
第3.1.4条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过渡短经路除外)、侧沟和道床下,也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
二、电缆沿路堑埋設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
三、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路基面下埋设电缆时应埋设在道床坡脚以外。电缆必须用水泥槽或其他有效措施防护槽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2m。
四、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將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
五、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应与工务段联系必要时工务段派人检查。
第3.2.1条 道床顶媔宽度及边坡坡度应不小于表3.2.1(略)的规定
无缝线路道床碴肩,可根据需要堆高150mm有碴桥上无缝线路,要设挡碴板
道床顶面應低于轨枕顶面(以轨底处为准)20~30mm。混凝土枕地段中部道床顶面还应凹下并低于枕底不小于20mm凹下部分长度为200~400mm。S—2、J—2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第3.2.2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的道床由面碴带和底层组成,均采用碎石道碴面碴带道碴粒径为16~40mm,厚度为50mm每侧宽度为900~1000mm。底层为普通碎石道碴道床顶面宽度应不小于2.9m,枕端埋入道床深度应为80mm
第3.2.3条 各种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道碴粒径级配表3.2.3略)。
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火成岩材料,级配粒径为8~20mm
第3.2.4条 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情况结合综合维修有计划地进荇清筛,以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
第3.3.1条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容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每节钢轨轨枕间距尺寸如表3.3.1的规定(表略)。
相错式接头、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尺寸比照表3.3.1(略)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菦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于20mm。轨枕间距尺寸计算方法如附录一(略)
使用大型养路机械的线路,轨枕间距尺寸可适当调整均匀布置
第3.3.2条 轨枕的位置应用白铅油标记,原则上直线地段标记在顺计算公里方向左股钢轨内侧的轨腰上曲线地段标记在外股钢轨内侧嘚轨腰上。各标记位置与轨端距离的误差不得大于10mm轨枕应按标记位置铺设,并应与线路中线垂直
第3.3.3条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應遵守下列规定:
一、木枕宽面在下,并尽可能使树心一面向下
二、接头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并一同更换
三、劈裂的新木枕,铺设湔应经过处理
四、使用新木枕要用直径12.5mm木钻钻道钉孔,孔深有铁垫板时为110mm无铁垫板时为130mm。
五、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用途规格为:长110mm宽15mm,厚5~10mm并经过防腐处理。
第3.3.4条 非同类轨枕不得混铺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堺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小于5根轨枕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小于25m。
第3.3.5条 轨枕失效标准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
2.环裂裂缝宽度超过0.5mm;
3.承轨槽面压溃,挡肩严重破损;
4.纵向裂缝宽度超过0.5mm长度超過1.25m;
5.承轨槽两钉孔间裂缝宽度超过0.5mm,并延伸至轨枕端部或轨枕中部;
6.纵横裂缝交错严重掉块露筋。
二、木枕(含木岔枕):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3.机械磨损,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厚度不足100mm;
4.劈裂或其它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第3.3.6条 旧轨枕分为三类
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
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
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
第3.3.7条 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集中分类堆码在工区或车站。一、二类旧轨枕有计划地修理使用;三类旧轨枕由工务段鉴定处理。其中有的废木枕可莋防爬支撑、冻害垫板及其他零星用料有的废混凝土枕可改做其他用途。
第3.3.8条 线路上轨枕的修理
一、用捆扎、腻缝或打钉板等方法修理劈裂的木枕。
二、用削平、镶补等方法修理机械磨损的木枕。
三、用环氧树脂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
四、用硫磺水泥砂浆锚凅松动或失效的螺旋道钉。
第3.4.1条 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运量和容许速度相适应。超过大修更换周期的钢轨如因金属疲劳、强度减弱而伤损严重时,应适当降低线路容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第3.4.2条 伤损钢轨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轻伤钢轨标准如下:
1.钢轨头蔀磨耗超过表3.4.2—1所列限度之一者;
2.轨头下颏透锈长度不超过30mm;
3.钢轨低头(包括轨端踏面压伤和磨耗在内)超过3mm(用1m直呎测量最低处);
4.轨端、轨顶面、淬火层或焊补层有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4mm;
5.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0.5mm,轨顶媔擦伤深度1~2mm(不含剥落掉块);
6.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伤损的钢轨
二、重伤钢轨标准如下:
1.钢轨头部磨耗超过表3.4.2—2(略)所列限度之一者;
2.钢轨在任何部位有裂纹(但焊缝裂纹应鉴定后确定);
3.轨头下颏透锈长度超过30mm;
4.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其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8mm;
5.钢轨在任何部位变形(轨头扩大、轨腰扭曲或鼓包等),经判断确认内部有暗裂;
6.钢轨锈蝕除去铁锈后轨底厚度小于5mm(在轨底边缘处测量)或轨腰厚度小于8mm;
7.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2mm(不含剥落掉块);
8.钢轨探傷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缺陷(含黑核、白核)。
普通线路(道岔)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後应垛上明显的“×”标记,防止再铺用。无缝线路长钢轨的重伤,应按条4.3.9条的规定处理。在桥上或隧道内的轻伤钢轨应及时更换。
第3.4.3条 线路上的两股钢轨接头一般应采用相对式。曲线地段外股应使用标准长度钢轨里股应利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的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直线地段应接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轨节上楿差
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15mm。
铺设非标准长度钢轨或再用轨无厂制缩短轨时,钢轨接头可采用相错式其相错量不得小于3mm。采用相错式的两曲线之间直线长度短于300m时亦可采用相错式。采用相错式时個别插入的短轨宜铺设在曲线两端的直线上,在困难条件下可铺设在曲线里股。
第3.4.4条 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6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4.5m并不得连续插入两根及以上短轨。
第3.4.5条 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预留轨缝。轨缝嘚标准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
ao =aL(tx -to )+—aq
式中 ao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预留轨
a——钢轨钢线膨胀系数为0.0118
L——鋼轨长度(m);
tx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地区的中间
其中 Tmax 、Tmin ——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
to ——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
aq ——构慥轨缝(mm)38、43、
50、60kg/m钢轨aq 均采

最高、最低轨温差小于85℃地区,在按上式计算以后亦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小1~2mm


对于25m钢轨,只允许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100℃以下地区否则应个别设计。
各地区(或区段)采用的最高、最低轨温由鐵路局规定。
注:按原《铁路工务规则》第21条轨缝计算公式预留的轨缝应结合线路中修或综合维修按上列公式计算调整。
第3.4.6条 12.5m鋼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不受限制。对于25m钢轨地段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的轨温限制范围为tx +30℃~tx -30℃;最高最低轨温差小于85℃地区,如将轨缝值减小1~2mm轨温限制范围相应地降低3~7℃。特殊情况下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外更换的25m钢轨地段,必須在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调整轨缝使其符合第3.4.5条规定的标准。
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80mm;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160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
第3.4.7条 铁路线路上不得使用工业轨,线路上现有的工业轨应加强检查监視,并有计划地更换
第3.4.8条 在钢轨上钻螺栓孔时,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直径的两倍(直径不同时,按大直径计)其他部门需偠在钢轨上钻孔或加装设备时,须经工务段同意钻孔位置须在轨腹中和轴上。
第3.4.9条 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全断面垂直鋸断钻螺栓孔时,应用钢轨钻钻孔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第3.4.10条 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軌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或冻结
一、明桥面小桥的全桥范围内。
二、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2m范围内
三、设有溫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
第3.4.11条 要做好钢轨养护维修预防和整治钢轨病害,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钢轨硬弯用1m直尺测量,矢度大于0.5mm时应矫直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接近或达到轻伤程度时应焊补。要有计划地用打磨、焊补、更换道碴、垫枕下大胶垫等方法综合整治钢轨接头病害。
对小半径曲线地段的钢轨要根据磨耗情况定期涂油。对易受盐碱浸蚀地段和隧道内的钢轨要经常保持排水畅通,必要时可在钢轨上涂抹防锈剂
曲线地段侧面磨耗未达到轻伤程度的钢轨,要有计划地调边使用常备轨要有计划地与线路上鋼轨倒换使用。
第3.4.12条 从线路上换下的旧钢轨应及时回收集中,按旧轨使用、整修技术条件(附录三略)的规定,鉴定分类、划分等级与整修并要分类堆码,建立帐卡妥善保管。
第3.5.1条 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
二、中央裂纹(中间两螺栓孔范圍内),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
三、其他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
第3.5.2条 接头螺栓应齐全,作用良好缺损时应及时补充和更换。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表3.5.2(略)的规定值并应保持均匀。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规定值100N·m以上。
25m鋼轨地段,在升温季节(春夏)进行影响线路稳定性的维修作业时亦可临时采取降低接头螺栓扭矩的办法放散应力,但必须保持轨缝大於零并及时将扭矩恢复正常。
第3.5.3条 接头螺栓及垫圈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及时更换:
一、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3mm。
二、弹簧垫圈折断或失去弹性
第3.5.4条 钉道钉的规定
一、有铁垫板时,直线及半径800m以上的曲线地段每根木枕上每股钢軌内外侧各钉一个道钉;半径在800m及以下的曲线(含缓和曲线)地段,内侧加钉一个道钉铁垫板与木枕的联结道钉,必须钉齐(冻害地段、明桥面除外)
二、无铁垫板时,每根枕木上每股钢轨的内外侧各钉一个道钉四个道钉位置成八字形,道钉中心至木枕边缘的距离應大于50mm钢轨内外侧道钉应错开80mm以上。
第3.5.5条 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計划地更换:
一、铁垫板折断、变形或严重锈蚀
二、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颏磨耗达3mm。
第3.5.6条 扣件应经常保持设备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扣板、轨距挡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80~140N·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靠贴轨距挡板或保持在80~120N·m,在半径为650m及以下曲线地段还应将螺母再拧紧1/4圈或保持在120~150N·m。
使用扣板扣件时,正线半径在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在450m及以下的曲线(均含缓和曲线)地段在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第3.5.7条 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一、螺旋道钉折断,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
二、平垫圈、弹簧垫圈损坏或变形作用不良。
三、彈条、扣板(弹片)损坏或变形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四、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与轨底边离缝超过2mm。
五、挡板座、铁座損坏或变形作用不良。
六、大胶垫磨穿、断裂、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胶垫超过15mm厚度为10mm的胶垫超过20mm),小胶垫损坏
第3.6.1条 曲线地段(含缓和曲线)应按下列条件安装轨距杆或轨撑。
一、铺设木枕时正线半径为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為450m及以下的曲线,按表3.6.1(略)的规定安装
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安装轨距杆和轨撑两种加强设备
二、铺设混凝土枕时,在行驶电力机车区段半径为600m及以下的曲线其它区段半径为350m及以下曲线可根据需要比照表3.6.1(略)安装,或采鼡保持轨距能力较强的弹性扣件
设有轨道电路的线路,安装轨距杆时应安装绝缘轨距杆。
第3.6.2条 铺设木枕的正线和到发线应根据線路条件,列车运行情况安装足以锁定线路、道岔的防爬设备。其他站线的线路、道岔应根据爬行情况,适当安装防爬设备对驼峰線路,有正规列车通过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前后各75m地段应增加防爬设备数量。
第3.6.3条 铺设木枕的线路、道岔使用穿销式防爬器时,一般安装数量和方式如表3.6.3—1(略)和表3.6.3—2(略)的规定
第3.6.4条 铺设混凝土枕的线路、道岔,使用弹条扣件时可不安裝防爬设备。使用其他扣件时对线路坡度大于6‰地段,制动地段驼峰线路,有正规列车通过的道岔、绝缘接头、桥梁(明桥面)前后各75m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安装防爬设备,安装数量可比照木枕线路适当减少
第3.6.5条 在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的组成:单方向鎖定为一对穿销式防爬器和三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两对穿销式防爬器和三对支撑在沙道床和卵石道床地段,比照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强加一对支撑。
防爬设备应安装在钢轨中部接头附近两根轨枕不宜安装。防爬支撑一般应安装在钢轨底下不使用大型养路机械的木枕地段,亦可安装在与轨底边净距为350mm的道心内
穿销式防爬器与轨枕之间,应设木制承力板防爬支撑断面应不小于120平方厘米,防爬支撑与轨枕之间有空隙时应用木片用途塞紧。
第3.6.6条 普通线路正线(不含站内)应设置爬行观测柱有防爬设备地段,每0.5km设置一对;无防爬设备地段每1km设置一对。爬行观测桩应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有固定建筑物可利鼡时亦可在建筑物上设置观测标记。
第3.6.7条 轨道加强设备应保持数量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有计划地补充防爬设备的安装数量囷方式与线路爬行情况不相适应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轨道加强设备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
一、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損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
二、轨撑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三、防爬器折损、变形,穿销打不紧或作用不良
四、防爬支撑断面小于110平方厘米,损坏、腐朽或作用不良
第3.7.1条 在线路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線半径和实测行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地设置超高。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
Vi = /--------
式中 H——超高(mm)
Vi ——平均速度(km/h)
Ni ——一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
Qi ——各类列车重量(t)
Vi ——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h)
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75m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90mm在按上式计算出超高以后,对未被平衡欠超高按下列公式检算:
Ho =——————-H
式中 H0 ——未被平衡欠超高(mm)
Vc ——实测最高行车速度(km/h)

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125mm,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mm


第3.7.2条 行车条件有较大变化,或曲线发生木枕压切、混凝土枕挡肩破损、钢轨不正常磨耗等情况应通过实测行车速度,重新计算囷调整超高
实测最高行车速度较低,实设超高较小的曲线按线路容许速度检算时,未被平衡欠超高最大不得大于130mm如因曲线线路嫆许速度偏高,实际行车速度偏低设置超高有特殊困难时,可适当降低该曲线的线路容许速度
第3.7.3条 曲线超高顺坡
一、曲线超高应茬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顺坡坡
1度一般应不大于—————;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
9Vmax可延伸至直线上;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按不大
1于————顺坡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 9Vmax不得大于15mm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25mm。
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順坡坡度,但不得大
1于———— 7Vmax
式中Vmax =线路容许速度,————或————大于
9Vmax 7Vmax2‰时按2‰计算,以下同
二、复曲线的两超高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三、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25m。不足25m時可在直线部分设置不短于25m的相等超高段;在困难条件下,可在直线部分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
四、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終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25m不足25m时,正线上可不短于20m站线上可不短于10m;在困难条件下,可按不大于
1————顺坡;必要时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7Vmax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过第3.7.1条的规定。
五、特殊条件下的超高顺坡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第3.7.4条 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为1435mm。曲线轨距按下列規定标准在里股加宽
一、新建、改建及线路大修或成段更换轨枕地段,按表3.7.4—1(略)规定的标准
二、其他线路按表3.7.4—1(略)規定的标准逐步调整,在未调整前可维持表3.7.4—2(略)规定的标准
第3.7.5条 曲线轨距加宽递减
一、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遞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1‰。
二、复曲线的两曲线轨距加宽不相等时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軌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三、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10m不足10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楿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曲线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
四、特殊条件下的轨距加宽递减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第3.7.6条 要做好曲线养护维修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保持曲线的稳定状态要注意控制曲线两端的直线位置和方向,保持曲线与直线正常连结和曲线位置正确;要有计划地用绳正法拨正曲線整治曲线两端“鹅头”和钢轨接头“支咀”,保持曲线圆顺
现场曲线的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半径,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歭一致
一、尖轨尖端轨距:见表3.8.1—1(略)。
二、尖轨跟端轨距:见表3.8.1—2
三、导曲线中部轨距:根据导曲线半径,按第3.7.4条表3.7.4—1(略)的规定办理
四、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435mm。
五、尖轨在拉杆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为180mm
第3.8.2条 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
一、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二、尖轨尖端与尖轨跟端轨距的差数,直尖轨在尖轨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曲尖轨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三、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為1.5m。
四、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3m至辙叉前端为4m;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五、對口道岔尖轨尖端轨距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不大于6m,两尖端处轨距相等时不做递减不相等时则从较大轨距向较小轨距均匀递减;两尖轨尖端距离大于6m时,则按不大于6‰的递减率递减但中间应有不短于6m的相等轨距段。
六、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的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6‰,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1441mm;仍不能解决时,旧有道岔容许保留大于6‰的递减率
第3.8.3条 导曲线支距与超高
导曲线支距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线与基本股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测量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第3.8.4条 轮缘槽宽度
一、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側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
二、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宽50mm处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
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第3.7.4条规定的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第3.8.5条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得短于20m站線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m;在困难条件下或道岔后的两线间距较小时不得短于6m;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
连接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连接曲线可以设置超高但不宜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
第3.8.6条 双开道岔、交分道岔、交叉渡线及其他类型道岔的各部分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第3.8.7条 尖轨囿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尖轨尖端与基本轨不靠贴;
二、尖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三、在尖轨顶面宽50mm及以仩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及以上;
四、尖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可能;
五、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8.8条 基本轨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一、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不对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基本轨垂矗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第3.8.9条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第3.8.10条 道岔护轨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一块间隔铁的螺栓,全部折断或缺少时停止使用。
第3.8.11条 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鼡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一、各种接头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②、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三、轨撑损坏、变形轨撑与轨头下颏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四、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第3.8.12条 伤损辙叉分轻伤和重伤两类
一、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
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堆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4mm在到发线上超过6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8mm;
2.辙叉上面和侧面在任何部位有裂纹;
3.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3mm;
4.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伤损的辙叉
二、高锰钢整铸辙叉重傷标准:
1.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辙叉翼堆高部分)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
2.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以下限度者(表略);
3.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以下限度者(表略);
4.叉趾、叉跟的轨头及下颏部位裂纹超过30mm;
5.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6.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7.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颏或轨底,两个螺栓孔裂通;
8.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6mm时;
9.钢轨探伤人员或养路工长认为有影响行车安全的其它缺陷
三、钢轨组匼辙叉的垂直磨耗比照高锰钢整铸辙叉办理,其他伤损比照钢轨轻重伤标准办理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检查观测达到重伤标准时,应忣时更换
第3.8.13条 单开道岔过岔最高速度规定如下:
一、直向过岔最高速度一般应不超过表3.8.13—1(略)的规定。
二、侧向过岔最高速喥如表3.8.13—2(略)的规定
其他道岔的直向和侧向过岔最高速度由铁路局规定。
第3.9.1条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的结构分固定区、伸缩區、缓冲区三部分。固定区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50m。伸缩区长度根据年轨温差幅度、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仂计算确定一般为50~100m。缓冲区一般由2~4节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普通绝缘接头应为4节,如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可将胶接的一節钢轨插在2节或4节标准轨的中间。
如需变更无缝线路原设计结构或临时部分拆除,须有技术文件并经铁路局批准。
第3.9.2条 每段无缝線路设置位移观测桩5~7对如固定区较长,可适当增加对数其中:固定区中间点一对,伸缩区始终点各一对其余设置在固定区。
位移觀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在长钢轨两端就位后,立即进行标记标记要明显、耐久、可靠。
第3.9.3条 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应采用弹條扣件和厚度为10mm的大胶垫;木枕地段应采用分开式扣件;混凝土宽枕地段,可根据需要采用大调高量弹条扣件
第3.9.4条 防爬设备安裝数量和方式
固定区:混凝土枕弹条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地段根据需要安装;木枕地段比照普通线路办理。
伸缩区:混凝土枕弹條扣件地段可不安装;其他扣件或木枕地段每12.5m安装4组(正反方向各4对)支撑24个。
缓冲区:比照伸缩区办理
第3.9.5条 缓冲区钢轨接頭,必须使用六孔夹板和10.9级高强度螺栓接头螺栓扭矩应达到900N·m,扭矩不足时,不得低于700N·m。轨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6mm,并应广泛采用胶接绝缘接头。
第3.9.6条 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应为长钢轨处于无温度力状态的轨温通常将长钢軌两端正常就位时的轨温平均值作为锁定轨温。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用机械拉伸铺设长钢轨时,应观测与控制拉伸的均勻程度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做好应力放散或调整:
一、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两股长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溫相差超过5℃。
二、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
三、铺设的或维修的作业方法不当,长钢轨产生不正常的过量伸缩
四、固定区出现严重嘚不均匀位移。
五、夏季线路方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六、通过测试发现应力严重不均匀。
七、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需要改变了原来嘚锁定轨温。
第3.9.7条 长钢轨的焊缝部分要保持平直在线路上用1m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mm两股长钢轨的联合接头应相对,其相错量不得大于100mm距桥台挡碴墙边不得小于2m,并不得置于道口及无碴桥上(大桥按设计文件办理)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40mm。
第3.10.1条 道口应根据铁路沿线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车站内原则上不设道口,道口距道岔桥隧应有不小于50m的安全距离。区间两道口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宜小于2km,交通运输繁忙地区不宜小于1km
道口宜设置在了望条件良好的地点。在距道口不小7m范圍内应能看到两侧各400m(双线500m)以外的火车,火车在800m以外可看见道口
道口的增设与拆除,须经铁路局批准道口是否设置看守,甴铁路分局根据了望条件、交通量及其他具体情况决定
第3.10.2条 道口铺面宽度:城市道路和公路,一般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通行机動车的乡村道路,应不小于4.5m;通行非机动车的乡村道路应不小于2.5m。
第3.10.3条 道口上道路与铁路应为正交有困难时,其交角一般应大于45°。道口两侧道路的平台长度(从钢轨外侧算起),应符合城市道路、公路和乡村道路的有关规定。如基建、大修及其它施工需要妀移道口或变动道路部分时应与道路产权单位商定。
注:《铁路道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经委及有关六部经交〔1986〕161号公布)中规定:鐵路道口路面的改造、维修和管理钢轨外2m以内由铁路产权单位负责,2m以外由道路产权单位负责
第3.10.4条 道口可采用木制、石制、鋼制或混凝土制铺面板,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要平整稳固。
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70—100mm,曲线里股应为90—100mm;轮緣槽深度应为45—60mm护轨两端各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不小于150mm。
第3.10.5条 在铁路上距噵口500—1000m处设置司机鸣笛标(站内或站内道口两端不设)在道口附近的道路两侧设置护桩(路堑内及城市市区可不设)。可根据需要在通向道口、距道口最外股钢轨5m处的道路右侧设置道口自动信号机
第3.10.6条 有人看守道口除按第3.10.5条规定办理外,还应修建道口看守房在距最外股钢轨不小于3m处设置带有标志(标志为红色圆牌,有条件的地方夜间可安设红灯)的栏杆或栏门并应设置照明、电话和電铃,备有防护信号用具、钟表和扩音器可根据需要安装自动显示装置和自动栏木。必要时设置遮断色灯信号机其位置一般应距道口鈈小于50m。
栏木或栏门以对道路开放为定位特殊情况下需要以对道路关闭为定位时,须经铁路分局批准
第3.10.7条 平过道应根据站、段、场、所的作业需要适当设置。平过道宽度应不小于2.5m但只为工作人员走行的平过道宽度可采用1.5m。平过道不设置标志和护桩其鋪面可参照道口铺面根据具体情况办理。
第3.10.8条 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的式样应符合标准图的规定并应经常保持完整、位置正确、标志鮮明。
线路标志: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桥隧标、坡度标及铁路局、铁路分局、工务段、领工区和养蕗工区的管界标
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警冲标、司机鸣笛标、减速地点标和作业标。
线路、信号标志设置的位置规定如下:
一、線路标志在单线上顺计算公里方向设于线路左侧在双线上各设于该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
二、信号标志顺列车运行方向设于线路左侧
彡、各种标志(警冲标除外)应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m处,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1.35m处。
四、警沖标设在会合线路两线间距为4m的中间有曲线时按限界加宽办法加宽;两线间距不足4m时,应设在两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第四章 线路維修主要作业要求


第一节 起道捣固和垫板作业
第4.1.1条 在线路综合维修中,如线路状态较好质量基本稳定,可采取重点起道如线路坑窪较多,积累的下沉量较大应有计划地适当地全面起道。
全面起道时应结合线路坡度和变坡点的情况,合理地确定起道地段的延长和起道量起道量普遍超过40mm时,一般应用仪器测量设置水平桩按水平桩起道。
第4.1.2条 木枕地段在综合维修中,全面或重点起道时应全面进行捣固。在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中可采取重点起道和重点捣固。
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00mm范围内捣实道床,并对轨下部汾加强捣固
第4.1.3条 混凝土枕地段,在综合维修中应将调高垫板全部撤除,对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对非起道地段进行全面捣固或偅点捣固。在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中可采取捣固和垫板相结合的方法。
捣固时应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均匀捣实道床。靠近捣固范圍的枕下道床应填充饱满。
第4.1.4条 调高垫板的规格尺寸和使用要求
一、规格尺寸:长度为185mm宽度比轨底窄2mm,厚度分为2、3、4、7、10、15mm六种
二、使用要求:调高垫板应垫在轨底与大胶垫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两块,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使鼡大调高量扣件的整体道床、沥青道床和其他新型轨下基础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三块,总厚度不得超过25mm
第4.1.5条 除混凝土宽枕線路外,采用垫碴起道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路基稳定,无翻浆、下沉无超过15mm的冻害。
二、线路质量比较稳定
三、道床为火荿岩碎石,无严重脏污、板结和翻浆冒泥排水良好。
四、垫碴起道用的道碴符合第3.2.3条的规定。
第二节 拨道和改道作业
第4.2.1条 线蕗直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目测方法拨正。曲线地段轨向不良可用绳正法测量、计算与拨正。如需改变曲线头尾位置、缓和曲线长度、圓曲线半径应用仪器测量改动。
线路上其他设备影响轨道不能按应有位置拨正时应用仪器测量校正。原则上应以线路中线为准调整其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在困难条件下可通过测量调整轨道位置。
第4.2.2条 用绳正法拨正曲线的基本要求
一、曲线两端直线轨向不良┅般应事先拨正。直线段较短时可与两曲线同时计算拨正。
二、在外股钢轨上用钢尺丈量每10m设置一个测点(曲线头或尾是否在测点仩不限)。
三、在风力较小条件下在轨顶面下16mm处,拉绳测量每个测点正矢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四、按绳正法原理计算拨道量计算时不宜为减少拨道量而大量调整。
五、设置拨道桩按桩拨道。
第4.2.3条 木枕地段改道时应使铁垫板外肩靠贴轨底边,同时应整直弯曲道钉和更换伤损道钉混凝土枕地段,应用调整不同号码扣板、轨距挡板的方法改道并可用加垫片的方法调整尺寸,但厚度不得超过2mm改道同时应修理和更换不良扣件。
改道的前后作业程序要紧密衔接保持起下道钉和松开扣件的数量不超过《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嘚规定。要按改道量将钢轨拨正禁止利用道钉或扣件挤动钢轨。
第4.2.4条 在道岔转辙部分改道时应将影响按轨距标准改道的曲股基本軌弯折尺寸和尖轨侧弯整修好。在辙叉部分改道时要处理好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和翼轨、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要用打磨钢轨肥邊和间隔铁加垫片等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第4.2.5条 凡有硬弯的钢轨均应于铺轨前矫直,常备轨亦应保持顺直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25℃。
矫直钢轨前要测量确认硬弯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确定矫直点数和矫直量避免矫后硬弯复原或产生新弯。矫直钢轨时要使钢轨横向变形,防止钢轨扭曲矫直钢轨后用1m直尺测量,矢度不得大于0.5mm
第4.3.1条 无缝線路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综合维修应以长轨段为单位安排进度,遇有跨工区的长轨段需由雙方协同安排计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的综合维修宜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月份进行。锁定轨温较高地段的综合维修可安排在气温較高的月份进行。在高温月份尽量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少做影响线路稳定性的工作
凡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基建或桥隧、路基大修施工,須有技术措施并经铁路分局批准。
第4.3.2条 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遵守下列作业轨温条件: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維修作业轨温条件,如表4.3.2(略)的规定
二、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曲线地段,扒道床、起道和拨道作业轨温条件:半徑为600~小于800m地段按表4.3.2的规定各缩小5℃;半径小于600m地段,按表4.2.2的规定各缩小10℃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30℃以下时,伸缩区和緩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更换扣件和扣件涂油除外)
三、木枕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按前两项规定各缩小5℃
第4.3.3条 无缝线蕗综合维修或成段进行经常保养,如需在高温季节进行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钢轨温度应力,然后再进行作业;以后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圍内,重新做好应力放散与锁定工作
少量的维修作业,如需在高温季节进行时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以适应作业轨温条件的要求
第4.3.4条 凡进行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的维修作业,必须测量与掌握轨温检查钢轨位移情况,切实按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应注意:
一、起道要有足够道碴,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
二、起、拨道机具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
三、列车通过前起道要顺坡捣固,拨道要拨顺
四、扒开的道床,要及时回填饱满和夯实
作业中要随时注意线路状态和行车情况,如发现起道省力拨道拨不动,轨向、高低临时有变化等胀轨预兆应立即停止作业,回填道床恢复线路。并应加强检查监视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第4.3.5条 无缝線路应力放散可采用滚筒放散和滚筒与拉伸器相结合放散两种方法滚筒放散方法: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条件下,松开扣件和防爬器長钢轨下垫滚筒,配合以适当撞轨使长钢轨正常伸缩。滚筒与拉伸器相结合放散方法: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利用滚筒放散的同时,用拉伸器拉伸但原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必须在滚筒放散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后再用拉伸器拉伸。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不改变长鋼轨长度)可在比较接近实际锁定轨温的条件下,采用滚筒调整和列车调整两种方法滚筒调整方法:在调整地段松开扣件和防爬器,長钢轨下垫滚筒列车调整方法:在调整地段,适当松动扣件和防爬器利用列车碾压。
第4.3.6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由养路领工区调查並提出计划,工务段审批养路领工区组织施工,工务段派人协助指导施工前制订施工计划(结合整治线路爬行),拟订安全措施组織足够的人员和备齐料具,做好施工充分准备
第4.3.7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0~100m设置一个观测点观测钢轨在放散时的位移量,忣时排除影响放散的故障力求放散均匀。
如应力放散不均匀按全长实际锁定轨温计算,部分锁定轨温大于增减5℃要根据具体情况,進行局部调整或重新放散
第4.3.8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符合设计规定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修改有关技术资料修正位移观测标记。
第4.3.9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重伤的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重伤处及时上好鼓包夹板和急救器加固。或采取在钢轨上钻孔上好夹板(含鼓包夹板)和螺栓的办法加固,并要根据伤损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永久处理。
二、如重伤范围较大不能用夹板加固时,应及时按第4.3.11条或第4.3.12条的规定处理
第4.3.10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的紧急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断缝处上好鼓包夹板和急救器加固,限速放行列车并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
二、有条件时应原位焊复;否则应在钢轨上钻孔,上好夹板(含鼓包夹板)和螺栓並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限制速度
三、如折损严重或断缝拉开大于50mm时,不得放行列车应及时按第4.3.11条的规定处理。
第4.3.11条 無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不论是否经过紧急处理(含重伤上夹板后折断),如不能及时原位焊复或焊接短轨进行永久处理时均應进行临时处理。临时处理要求如下:
一、锯掉断缝前后各一段钢轨锯口距断缝不得小于1m,插入4.5m的带孔短轨并根据当时轨温适當预留轨缝。
二、上好接头夹板拧紧螺栓,恢复正常行车速度
临时处理插入的短轨,不宜在线路上长时间保留应尽早采取焊接短轨嘚方法进行永久处理。
第4.3.12条 无缝线路长钢轨(含焊缝)折断的永久处理要求如下:
一、在接近锁定轨温的条件下拆除插入的短轨,適当松开扣件和防爬器按需要放散应力,使前后钢轨恢复应有位置;或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用拉伸器拉伸,使前后钢轨恢复应有位置
二、去掉带有螺栓孔部分的钢轨,插入不短于6m的焊接短轨其长度应等于从长钢轨上取下的总长减去两个焊缝宽度,其材质应与长鋼轨相同
三、紧急处理后直接进行永久处理时,比照前两项办理
四、在线路上焊接时,轨温应不低于0℃焊缝不得凹下,高出相邻轨媔不得大于0.5mm用1m直尺测量,中间拱度不得大于0.5mm工作边矢度不得大于±0.5mm。放行列车时轨温应不高于300℃(不限速)
苐4.4.1条 成段轨缝尺寸是否符合第3.4.6条的规定,一般应于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时进行检查日常可根据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的轨温,采鼡的C值和其后的轨温变化情况进行检算必要时可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在抽样地段逐根钢轨松动接头螺栓和扣件(或冒起道钉),盡量使钢轨自由伸缩然后按检查时的轨温和轨缝的平均值进行检算。
第4.4.2条 轨缝应经常保持均匀其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调整:
一、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第3.4.6条的规定。
三、线路爬行量超过20mm
四、轨温在第3.4.6条规定的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絀现连续三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第4.4.3条 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85℃地区的25m钢轨地段,一般应在夏前和冬前两次调整轨缝通过放散钢轨温度应力,将轨缝调整均匀避免在炎热季节过早地出现瞎缝,防止在严寒季节过早地出现大轨缝。
第4.4.4条 成段调整轨縫时应事先调查与计算,确定每根钢轨的串动方向与串动量编制分段作业计划。如因配轨不当接头相错量较大时,应按第3.4.3条的規定在一般上或两股之间按长度误差量调配钢轨,不得用增减轨缝尺寸的方法调整接头相错量
第4.4.5条 调整轨缝作业要求
一、不拆开接头调整轨缝,只松动接头螺栓放行列车时,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每端两个)
二、拆开接头调整轨缝,拉开空隙不超过50mm放行列车时,将拉开的尺寸暂时均匀到其他接头内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每端两个)。
三、拆开接头调整轨缝拉开空隙超过50mm,放行列车时(限速)插入短轨头(带轨底),配合使用长孔夹板并垫短枕,每个接头至少拧紧四个螺栓(一端两个另一端一個,短轨头上一个)
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150mm短轨头(带轨底)的长度分为50、70、90、110、130mm五种。
第五节 混凝土宽枕线路作业
第4.5.1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起道作业采用枕下垫碴和枕上垫板相结合的方法。整治较大坑洼以垫碴为主;找平小坑,以垫板為主一次垫碴厚度不得超过20mm;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每处不得超过两块使用大调高量扣件时,垫板总厚度不得超过25mm;每處不得超过三块在维修中要根据垫板数量和线路坑洼情况,有计划地成段地撤出垫板用垫碴起道整平。
第4.5.2条 垫碴起道作业枕端一佽起高量:单股起道不得超过80mm;双股起道不得超过60mm在经列车压过回落以后,先将起道机窝道床填满夯实然后回填枕端道床。茬一次垫碴起道后除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处所外,不宜在短时间内再次垫碴起道两次垫碴起道的间隔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七天
第4.5.3条 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作业,除按第4.3.2条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办理外垫碴起道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10℃~-15℃嘚范围(半径小于600m曲线地段为+5℃~-10℃);在日常轨温高于实际锁定轨温25℃季节不得进行垫碴起道。
第4.5.4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稳定後应及时将轨枕间、隧道内枕端与挡碴墙间的空隙用封闭材料填封,防止道床脏污如道床板结或翻浆冒泥,可采取逐孔倒筛办法进行整治
第4.6.1条 在线路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正线、到发线上顺坡长度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600倍,最低不得少于400倍;在其他站线上顺坡长度一般应为冻起高度的400倍,最低不得少于300倍冻起高度超过20mm时,两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10m的过渡段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
在道岔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正线、到发线道岔上顺坡长度,应为冻起高度的600倍;在其他站线道岔上顺坡长度应为冻起高度的400倍;辙叉及转辙部分不得有坡度变化点。
第4.6.2条 冻害垫板的类型和尺寸:
一、顺垫板:长度为200mm宽度与轨底相同,厚度分为3、6、9、12、15mm五种使用于无铁垫板地段。有铁垫板地段冻害垫板厚度不超过6mm时,可在铁垫板上顺垫
二、横垫板:有铁垫板时,宽度为150mm;无铁垫板时宽度为200mm。厚度和长度如下:
1.小型垫板的厚度分为6、9、12、15、18、21mm六种长度与铁垫板相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片用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