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学家的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形象:《申报》和《人民日报》案例研究电子版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李武装,王志刚.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LI Wuzhuang,WANG Zhigang.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2]袁爱清.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YUAN Aiqing.An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Principles of Media Happiness[J].,6.
工具/Tools
统计/Statistics
摘要浏览/Viewed90
全文下载/Downloads72
评论/Comments硕博论文网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
> 新闻报道中媒介形象的研究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中的内蒙古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先后完成了理论综述、样本统计和特点分析、策略分析三个阶段的研究工作。
1.1相关概念界定
《说文解字》中&形,象形也。&'《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形象的解释为:(1)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如图画教学时通过形象来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2)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任务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心理学家泰斗霍布斯认为,东西拿走或我们的眼睛闭上后,我们仍然保留着这种东西的停留相貌和外部轮廓,只是比目视的时候模糊和不清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象。画Savage(1967)表示,当眼光从一个物体身上转移离JF,在我们脑海中会对它保留一种印象和认识,而这种印象在另一方出现时会再度出现和呈现,帮助我们去解释此类的抽象事物的情况或状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象。
一般的,在心理学上讲,人对事物的认知,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眼、鼻、或者手的触摸得到&感觉&,进而形成对事物的感知,通过记忆表象和想想表象共同构成事物的&形象&,所以,形象就是:&人们对于人或着事物认知的总和。它是一个人为的抽象的概念。&正如我们对一个人的形象评价,可以是落落大方的,也可以是时尚甜卫的。同样的,一个机构也可以有其独特的形象,例如我们提到法院,第一形象就是国徽,是公正和严肃的象征。
1.1.2媒介形象
依照&形象&的定义,媒介形象似乎可以想当然的认定为人们对媒介的认知总和。其实不然,关于媒介形象的定义,可以从两个主体出发。从传播者的主体出发,可以说,媒介形象是传播者的形象。中央电视台及中央级媒体的形象,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传播内容的重要性,被广大受众定位为权威、&国家的声音&。地方性电视台则由于其传播内容的侧重而给受众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最为明显的是湖南卫视,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娱乐节目在娱乐节目中独占鳌头,加之一系列娱乐播报类节目,从整体上塑造的&娱乐卫视&。又如凤凰卫视以其公正、客观的立场播报新闻,并且自我认知为以&拉近全球华人距离&为宗旨,全力为全世界华人提供高质素的华语电视节目。公众对其的印象也是海外的、公正的媒体。从另一个主体出发,即通过媒介所反映出来被表现方的形象,则是悬剑关于媒介再现形象的定义。两者共同构成了媒介形象的整体定义,媒介形象是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再现事物的认知的总和。在本论文的论述中,所提到的媒介形象,是狭义的媒介形象,是指内蒙古在大众媒介中(人民日报)中的媒介形象。也即内蒙古的媒介再现形象。
1.2研究背景及意义
提到内蒙古至今仍有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大草原,是骑着马、住着蒙古包的游牧民族,除了蓝天白云,就是彪悍蒙古汉子和落后的生产力。这种印象的产生,是由于那些南方甚至更远地方的人没有亲自來过内蒙古,而从大众媒介上获得的印象。在大众媒介就是真实社会&客观&反映的今天,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内蒙古有广豪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却是一个落后的边疆地区。这时的内蒙古就已经&被印象&了。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形象,尤其是对外形象,很大程度上都会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塑造,而其中,以新闻为代表的&硬形象&更是具有很高的可信性。那么,从主流媒体或者说代表国家权威声音的媒体中,通过分析其媒介产品一新闻作品中,对内蒙古新闻事件的报道,来分析和梳理内蒙古城市形象形成的原因,为以后改善或者提升区域形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3研究综述
1.3.1国内外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在我国,媒介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于媒介形象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派别,一个为传播者的媒介形象即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形象,另一个为被传者的媒介形象。在传播者的媒介形象中,有的学者把媒介形象等同于媒介品牌,如许向东《媒体形象的理念与塑造》,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是着眼于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有的学者则把媒介形象等同于传播者的媒介形象,如栾轶玫《媒介形象引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媒介形象问题的理论专著。而对于被传者的媒介形象,是指媒介作为一个反映的中介,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或人的在媒介中的形象。这其中,多以个体媒介形象研究为主,有关注国家媒介形象的,也有关注国家领导人形象的,有关注个别行业,也有关注性别,关注个别群体,关注城市形象等。大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宣剑的博士论文《媒介形象系统论》,则首创性的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并分析其结构和功能。在知网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媒介形象&,共有550篇论文,其中140篇硕士论文,5篇博士论文。
属于新闻与传媒类的论文有388篇,占总数的70%。在知网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媒介地区形象,共有1篇学位论文(《试述媒介图式在地区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以媒介中的云南形象为例》敬蓉)在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学者有栾铁玫和宣剑,两者分别有关于媒介形象的博士论文。另有栾轶玫的专著《媒介形象学导论》&楽轶玫关于媒介形象的论文在知网中共收录了 11条。(1.媒介形象的&四张面孔&2.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3.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4.媒介形象的&三重资本&价值、5.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6.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观点摘编、7.媒介竞争的形象制胜、8.从媒介形象的角度看经济广播的形象定位、9.媒介竞争的形象制胜、10.中国广电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11.媒介形象生成的社会空间&一个关于媒介空间关系资源的理论)
&&& 1.4 研究方法................. 12-13&
&&& 1.5 论文难点创新点 .................13-14
二 理论基础 .................14-17
&&& 2.1 媒介形象 .................14-15
&&& 2.2 区域传播 .................15-16
&&& 2.3 区域形象 .................16-17
三 《人民日报》中涉蒙报道分析 .................17-35
&&& 3.1 人民日报概况 .................17-18
&&& 3.2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18-20
&&& 3.3 研究样本 .................20-21
&&& 3.4 研究框架 .................21-32
&&& 3.5 内蒙古自治区大庆报道的特点及原因 .................32-35
四 小结 35-44
&&& 4.1 《人民日报》中内蒙古形象的特点 .................35-37
&&& 4.2 《人民日报》中内蒙古形象存在的问题 .................37-39&
&&& 4.3 《人民日报》中内蒙古形象偏差及整改建议 .................39-44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中的内蒙古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与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先后完成了理论综述、样本统计和特点分析、策略分析三个阶段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人民日报》涉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报道,通过分析报道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形象特色,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得出内蒙古形象与其媒介形象的异同,并通过比较为内蒙古自治区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传播提供策略。通对2001 & 2010三年间的《人民日报》按一定标准进行抽样分析,共获得样本报道172个,经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涉及内蒙古的报道中,经济和政治题材的报道数量稳定,内蒙古近年來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类报道占主体。关于生态环境的报道占很大部分,大部分为面形象报道。从形象展现角度来看,内蒙古的蒙古民族形象和快速发展的民族地区形象较为鲜明,但是形象的展现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和谐文明发展角度,相对较弱。通过与与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报道特点的比较,本文认为内蒙古可通过加强议程设置及导向性、积极承办大型赛会、加强实施政府信息公幵制度、改善生态和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和增强多媒体联动等方式促进其在大众传媒中的形象传播。
[1]许慎.说文解字.【M】,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第18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3]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萨円郎.大众媒体上内蒙古产品形象塑造.【J】,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贾丽英.内蒙古形象在本土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过程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
[5]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6]罗治英.DIS,地区形象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7]王飞、冯年华、曾刚?区域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师》2006年第3期
[8]孙江华,严威,《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传播形象的统计测度分析》.【J】,
[9]董树君、吴团英、乌恩、金海.内蒙古的.'文化大区&建设应如何定位.【A】,《论草原文化》第四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祟尚自然、践行幵放、格守信义一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原文地址:/news/6678.html,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您可能在寻找新闻媒体论文方面的范文,您可以移步到新闻媒体论文频道(/news/)查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2011 – 2012 SBLUNWEN.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论文网免费提供专科论文,大学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范文,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烦恼。<meta name="dc.title" xml:lang="en" content="Comments on Media Image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People's Dailyand Yangtze Evening Post" />
<meta name="dc.description" xml:lang="en" content="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social factor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its unique media images. Through analyses of report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15 from People's Daily, a representative of party newspapers, and Yangt-ze Evening Post, a representative of metropolitan newspapers, we find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ewspapers in tiiming of reports, types of reports, select of topics, and in attitudes taken, etc. To improve the media reporting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o upgrade the dissemination imag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 need to better cooperate with the media for positive effects and better timing of media report, and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institutes to do their propagation work. What deserves our concern is that the current negative report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re mainly about such aspects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solidificati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employment difficulty caused by mismatch of economic-talent structure, etc. apart from the system itself. To fully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media imag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seri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s must be carried out such as the reform of enrollment system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o tha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an better function as a channel for talent selecting and citizen quality promotion." />
<meta name="dc.subject" xml:lang="en" content="People's Daily" />
&&&&2016, Vol. 18 Issue (5): 100-106
李槿.高考的媒体形象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和《扬子晚报》的比较[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00-106.
ments on Media Image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People's Dailyand Yangtze Evening Post[J]. 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00-106.
高考的媒体形象研究——基于《人民日报》和《扬子晚报》的比较&&&&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 江苏 南京 210024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立项课题“媒体眼中的高考:变迁、原因及启示”(K-e/2015/04)
作者简介:李槿(1984-), 女(汉族), 陕西安康人, 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招考管理
摘要: 高考在一系列社会背景因素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媒体形象。借助以《人民日报》和《扬子晚报》为代表的党报和都市报在2015年期间关于高考的报道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报道时间、报道类型、议题类型及报道倾向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改进高考媒体报道工作,提升高考传播形象,应该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做好宣传媒体、时机选择,同时,还要加强考试机构宣传能力建设。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当前关于高考的负面形象报道,除去高校招生、生源分配等高考制度本身的因素外,更多地集中于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阶层固化、经济结构-人才结构不匹配所造成的就业难等方面。因此,高考媒体形象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
《人民日报》&&&&
《扬子晚报》&&&&
Comments on Media Images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People's Dailyand Yangtze Evening Post
General Office, Jiangsu Provinci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4,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social factor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its unique media images. Through analyses of report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15 from People's Daily, a representative of party newspapers, and Yangt-ze Evening Post, a representative of metropolitan newspapers, we find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ewspapers in tiiming of reports, types of reports, select of topics, and in attitudes taken, etc. To improve the media reporting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o upgrade the dissemination imag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 need to better cooperate with the media for positive effects and better timing of media report, and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institutes to do their propagation work. What deserves our concern is that the current negative report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re mainly about such aspects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solidificati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employment difficulty caused by mismatch of economic-talent structure, etc. apart from the system itself. To fully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media imag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seri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s must be carried out such as the reform of enrollment system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o tha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an better function as a channel for talent selecting and citizen quality promotion.
Key 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eople's Daily&&&&
Yangtze Evening Post&&&&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的入学考试。高考于1952年实行,1965年废除,又于1977年恢复。近年来,大陆地区高考人数保持在900万以上,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正因如此,关于高考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高考制度研究。冯科、聂海峰分析了高考分数录取机制下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李晓燕、刘慧珍发现,异地高考具体规则也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博弈[]。二是高考的社会效应研究。李煜分析了高考所带来的代际教育不平等问题[]。刘精明进一步指出,这种不平等背后与社会分层等多项因素有关[]。邢春冰、李实研究发现,始于1999年的扩招使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受益更多,而少数民族的女性、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受益较少[]。但梁晨、李中清等研究却发现,总体来看从年,高考使得我国高等精英教育生源日趋多样化[]。三是高考招录研究。杨志明、张雷、马世晔等从多元概化理论分析了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张向葵、张林、马利文的研究则表明,考生的高考压力受到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聂海峰还发现,考生志愿填报也深受信息完整性的影响[]。四是高考改革研究。刘海峰指出,中国高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还兼具着复杂的社会功能,这些必须在改革中予以重点关注[]。柳博的研究表明,高考制度本身也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知识等因素的制约[]。而刘海峰则表示,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既有研究对高考本身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高考弃考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对高考指责不断,现有研究却关注不够。上述现象,其实严格来说,是在舆论、认知等复杂因素作用下的行为选择。因此,值得从舆论、形象及认知等角度对高考做出研究和分析。
1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文本分析法来展现媒体对高考的报道和分析,从而勾勒出高考的媒体形象。
1.1 分析对象
媒体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有人指出,现代社会即为媒体社会。媒体种类繁多,可分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等,但其中最为稳定、最易获取的当属报纸,所以,笔者将分析报纸作为重点。而具体来看,本文选择了两类各有侧重的纸媒:侧重于代表官方声音的《人民日报》和大众化的都市类报纸《扬子晚报》。《人民日报》在1948年6月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报”。《扬子晚报》于1986年元旦创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通过借助相关报纸全文数据库,可以完整地获得上述两份报纸所有刊登内容。
1.2 样本抽取
本研究的时间覆盖范围为日至日。资料来源为中国报纸资源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全国各大报社开发的以中国报纸资源为主体的全文数据库系统,是国内首个整报完整收录的报纸全文数据库,已获得《人民日报》和《扬子晚报》授权。
在具体的样本抽取过程中,本研究将“出处”分别设置为“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内容设置为“高考OR录取OR高校招生OR学测OR自主招生OR进城务工子女”,所得结果再经人工识别及编码。
1.3 分析框架
着眼于分析媒体“如何说”高考、“说什么”以及所透露出的报道倾向。侧重于分析以下几方面:
时间是新闻的重要因素,所以,通过报道日期也能反映新闻媒体对于高考的关注程度的变化。以《扬子晚报》为例,在至9日前后,推出十几乃至二三十个版面的高考特刊,也达到一年中对高考报道的最高峰。
(2)消息来源、转载源
消息来源是新闻传播研究中的重点之一,会影响报道的倾向甚至消息的真实性[]。本研究则相对简单地将消息来源分为采写、转载、综合其他来源、投稿等四种类型。消息来源表明了新闻报道的信息源,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媒体报道的重要因素。与此相关,对于“转载”的信息将标注“转载源”。比如,《人民日报》在日转载了《中国教育报》的评论《高考改革要有历史耐心》,力挺当前的高考改革。《中国教育报》是权威的行业报纸,其评论受到《人民日报》转载,即显示出其专业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3)版号、版面
版面是新闻呈现的具体位置,突出体现了媒体对报道重要性的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版面是报纸发言的重要手段” []。比如,《扬子晚报》在高考期间均会在头版设置大幅导语明确告诉读者其关注的重点,并引向其高考专刊、专版。
(4)报道类型
突出体现“如何说”。一般来说,新闻体裁分为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在对所有高考报道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笔者将报道类型划分为消息、评论、专访、图片报道、人物报道、深度报道及其他等七类。
(5)议题类型
集中体现“说什么”。主题被称为“新闻报道的灵魂”,影响着新闻素材的取舍、裁剪和呈现[]。笔者将媒体报道分为高考政策、高考命题、工作动态、信息服务、特定群体、高考现象、软文、其他等八类。具体来看,高考政策类主要是指聚焦目前高考招录规则及高考改革议题的报道;高考命题是指关注对高考题目评价及趋势分析类,但具体题目分析则放在信息服务类;工作动态主要是招录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及推进信息报道;信息服务则是指提供对家长、考生直接相关且有用的信息;特定群体类是指对高考状元、弱势群体、尖子生等考生群体的报道;高考现象则是指社会中和高考相关的现象,比如,家长在英语听力考试时阻拦车辆通行等;宣传软文主要是部分高校、课外辅导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等的软广告;对于无法归纳至上述七类的内容,则归为其他类。
(6)报道倾向
新闻报道常常会带有一定的倾向,特别是新闻标题,往往呈现了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甚至呈现出报道的倾向。比如,日《扬子晚报》的新闻《新高考方案6月底前上报教育部》就是报道江苏新高考方案工作的最新动态;而《人民日报》在日发表的评论《高考标语,多点平常心(且行且思)》则显示出对当下部分高考标语所显示的浮躁倾向提出批评。本研究将报道倾斜分为三类:一是“正面”,即持肯定、赞扬态度;二是“负面”,是表现出批评、否定态度的;上述二者之外的其余报道均归为“中性”。
1.4 编码员间信度评估
本研究编码工作由两名编码员操作。在两名编码员对编码表取得一直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编码员间检验。本研究先从研究文本中随机抽取15%样本,由两名编码员独立进行编码,并进行检验。通过史考特Pi指数检验,编码员间信度在0.93~1.00之间(如),由于编码员间信度较高,因此,可以保证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
表1 编码员间信度评估
表1 编码员间信度评估
2 数据分析及发现
完成数据编码及建立分析框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主要集中于数量及分布、消息源、版面安排、报道类型、议题类型、倾向等6个维度。媒体报道是社会的呈现和反映,所以,在数据分析过程之中,我们特别注意外部社会环境对于高考、高考媒体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与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都市大众媒体在报道关注的重点、策略、倾向等各方面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当然这与媒体自身定位和受众等均有关系。
2.1 报道数量及分布
在2015年的《人民日报》《扬子晚报》中,关于高考的报道分别有105条、327条。按月份归类汇总如。
媒体高考报道情况分布图(2015年)
2.2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情况,具体如所示。
高考报道的消息来源分布图
媒体对高考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六、七两个月,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占该报全年关于高考报道的比重分别为38.10%、16.19%,《扬子晚报》则分别占到50.76%、25.08%。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高考目前安排在6月,阅卷、录取等工作也主要在该时段完成,因此媒体予以了高度关注。比如,6月6日,《扬子晚报》安排4个专版报道高考情况,《人民日报》也有7篇文章关注高考。此后一周内,《扬子晚报》均有数量不等的专版进行高考报道。
但是,《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在报道数量及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是在总量上,《扬子晚报》报道总量大,是《人民日报》的3.11倍。这主要是因为,《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关注的领域更广、视角更宽,因此,每一个具体社会议题着墨也就相对有限;而《扬子晚报》定位为都市报,直接面向市民,服务民生需求,而高考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此也就不惜篇幅进行报道。二是在分布上,《扬子晚报》的报道更为集中,《人民日报》对高考关注的持续性、平稳性更高。
作为纸媒,内容采写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媒体关于高考报道的消息来源看,不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扬子晚报》,两者关于高考的报道超过90%来自于采写。也正是如此,在网站缺乏采访权的情况下,纸媒仍然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在转载来源中,《人民日报》多为《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和《解放日报》,而《扬子晚报》则多为新华社。可见,行业媒体、党报及国家级新闻媒体对于纸媒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3 报道版面安排
报纸版面安排往往显示出消息的重要程度。《人民日报》关于高考的报道版面分布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文化、评论、文教周刊、要闻(),其相应版号分别为12~20,5,17~18,1~6,在高考期间,头版均有相关消息,可见《人民日报》对高考予以较高关注。
《人民日报》报道版面分布图
而《扬子晚报》作为都市媒体,版面相比而言设置得比较灵活,高考期间对高考的报道,主要集中于高考特刊(十几到二十多个版面不等);平时关于高考的消息,则分布在要闻和教育咨询版。可见,其对于高考的报道也非常重视。
2.4 报道类型
从报道类型来看,《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均对于消息采写投入较多。但在其他类型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所示)。《人民日报》中评论占到38.1%,而《扬子晚报》仅为2.75%,这说明作为党报《人民日报》更倾向于做出判断,进行舆论引导。《扬子晚报》48.01%的报道用于高考有关的软文宣传,推介出国留学服务信息。对人物报道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扬子晚报》多为类似《南京文理最高分畅谈“最得意的智慧”》《走近四才女:高考最牛是这样练成的》等集中于高考状元、尖子生等报道上,而《人民日报》则主要是关注残疾人、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的报道,如6月8日题为《盲人考生提前进场》的报道。
表2 高考报道类型分布
表2 高考报道类型分布
人民日报/篇
扬子晚报/篇
40(38.10%)
48(45.71%)
124(37.92%)
157(48.01%)
2.5 议题类型
在报道议题类型上(如所示),《人民日报》涉及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考政策(35.24%)、高考现象(26.67%)、工作动态(18.10%);而《扬子晚报》排在前三位的则为信息服务(59.94%)、高考现象(12.23%)、工作动态(11.01%),由此可见,《扬子晚报》主要消息集中于信息服务,占整个议题报道类型的比例近60%。
高考报道议题类型分布图
这种报道议题上的差异,主要是由报纸定位、地位所决定的。《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毋庸置疑具有一定的政策话语权,在关于高考的报道上也主动地进行政策报道,甚至于积极参与政策咨询和制定,比如《让农村孩子摆脱“成才困境”》等报道。而《扬子晚报》则致力于提供具体资讯服务,对高考政策等议题涉及很少,占比仅为3.67%。
2.6 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上,《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差异尤显突出()。前者肯定、批评、中立报道比重分别为14.28%、15.24%、70.48%,可见批评略高于肯定,但中立比重则超过七成。而《扬子晚报》的肯定、批评、中立报道比重分别为0.61%、2.45%、96.94%,肯定、批评虽然比重很低,但批评报道却是肯定报道的4倍,同时其近97%报道是持中立态度的。
媒体报道倾向示意图
两相比较,《人民日报》显然比《扬子晚报》更容易表现观点,约占三成报道具有明显倾向(肯定、批评),而《扬子晚报》只有约3%的报道具有明显倾向(肯定、批评)。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日报》肯定性与批评性报道相当,而《扬子晚报》批评性报道却远超出肯定性报道。就绝对数量来看,《扬子晚报》批评性报道约为《人民日报》的2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都市报接触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党报党刊,因此,其影响力仍不应小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改进高考媒体报道工作,提升高考传播形象提供一系列有益的启示:
(1)加强与媒体的互动
不论是《人民日报》代表的党报党刊,还是《扬子晚报》代表的都市媒体,均对高考予以极大程度的关注和报道。考试信息服务是服务考生的重要内容。除去考试部门自身建设的网站、报刊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外,大众最常接触的仍然是大众传媒,同时,传媒也凭借着其强大的传播力在塑造着大众对于高考的认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与媒体的互动,更好地借助媒体将服务信息及时传播开来。在具体实践中,在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上,可以创造更多沟通渠道,主动向媒体传达工作内容、工作动态、高考政策等,借此来引导媒体议题设置,从而从源头上改善高考报道。
(2)做好媒体、时机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媒体(党报或都市报)的传播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传播渠道时就应有更强的针对性:对于具有政策创新性的实践,可以通过党报党刊、行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而对于服务性消息,都市媒体往往更为合适,其也愿意投入更多人力进行采写,给予更多版面。而在传播时机上,都市媒体往往就集中于高考期间,因此,需要在该时期内向媒体推送传播内容,而党报却能对高考一直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
(3)提升考试机构的宣传能力
正是因为普通民众接触的媒介多为大众传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往往需要考虑自身的生存、营收状况,因此,会炒作某些话题抓人眼球,提高媒体曝光率。同时,也会在服务信息中借助软文等形式,夹带营利性信息,有时会造成民众对于政策的误读、误判。因此,考试机构必须建立多元考试信息服务架构,借助纸质媒介、网站、新媒体、线下咨询会等形式,实现信息在线上与线下的有效传递,从而为民众提供权威的信息来源。
总之,高考媒体形象改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对批评性报道的文本解读可以看出,目前对于高考的质疑,除去高考招生、生源分配等高考制度本身的因素外,更多的是集中于中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阶层固化、经济结构—人才结构不匹配所造成的就业难等方面。由于高考仍然是我国目前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因此,高考可能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引爆点之一,所以,要全面改善提升高考的媒体形象,必须要深化包括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畅通高考为国选材、提升民众素质的通道。
冯科, 聂海峰. 高考录取机制的帕累托效率分析[J].
李晓燕, 刘慧珍. 异地高考政策:具体规则与利益博弈[J].
李煜.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J].
刘精明. 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 [J].
邢春冰, 李实. 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
梁晨, 李中清.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J].
杨志明, 张雷, 马世晔. 从多元概化理论看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改进[J].
张向葵, 张林, 马利文. 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关系的研究[J].
聂海峰. 填报高考志愿哪种方式对考生有利?[J].
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
柳博. 我国高考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分析[J].
刘海峰. 科举研究与高考改革[J].
臧国仁. 消息来源组织与媒介真实之建构——组织文化与组织框架的观点[J].
广告学研究, 1998
大众传媒导论[M].
科学出版社,
郭乾湖. 主题:新闻报道的灵魂[J].
传播统计学[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媒介女性形象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